秦晉影戲

秦晉影戲,中國地方影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晉影戲
  • 流行地區:陝西、山西與河南北部、西部
流行地區,特點,主要劇目,

流行地區

流傳於陝西、山西與河南北部、西部的皮影戲的統稱。陝西為中國影戲的發源地,至今仍甚流行。

特點

影偶製作精美,表演技術巧妙,影調複雜,戲文高雅。陝西現在經常演唱的皮影戲有10餘種唱腔,其中較為普遍的五大調為:老腔、碗碗腔、阿宮腔、弦板腔和秦腔。另外還有陝西各地的道情、安康的越調和八步景等。陝西皮影用牛皮雕刻,影人結構大致分為頭(帽與頭相連)、雙臂、雙手、上身、下身、雙腿等11個部分。影人身高約33厘米,頭與身軀的比例為1∶5,故頭大而個性突出。造型風格可分東、西兩路。東路皮影造型以碗碗腔皮影為代表。其形體小巧,表情誇張大膽。生旦角色,鼻尖口小,秀婉嫵媚。以平眉、立眉區別人物性格。平眉表現清秀文靜的文人雅士,立眉表現英武強悍的武生將帥。因樂器中有碗碗(形如小銅鐘)為主要節拍器得名。腔調分花音、平音、哭音。一般情緒用平音,高興時用花音,激昂時用哭音。

主要劇目

傳統劇目有手抄本240多本,以《春秋配》、《香蓮珮》、《如意簪》、《玉燕釵》等16本最具代表性。其流傳地域廣闊,深受民眾喜愛。西路皮影造型以弦板腔皮影為代表。其形體較大,高約40厘米,人物多刻通天鼻形。因其主要樂器為“弦子”和打擊樂器“板子”而得名。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關中西部地區,西至甘肅東部的正陽、正寧、天水一帶。劇目豐富,計有500本以上。武戲多於文戲,語言通俗、故事曲折,但比較粗糙,各劇本之間雷同唱詞頗多。阿宮腔皮影戲(又作遏工、臥弓皮影戲),又名梆子燈影,為陝西北路皮影戲,流行於涇陽、三原、富平、高陵、耀州、鹹陽一帶。其腔調傳說是秦時阿房宮宮女所唱的調子,故名。
影偶雕繪精細,所用樂器以弦子為主,月琴輔之。無論生、旦、淨、醜,唱念只由一人,多為弄影者承擔。秦腔燈影戲流行於渭河南北。其腔調鑼鼓與秦腔中亂彈完全相同,生、旦、淨、醜由幕後人分別演唱。所唱劇目皆采自大戲。山西影戲,以影幕區分,有紙窗影和紗窗影兩種;按腔調區分,有皮腔戲、碗碗腔戲兩種。碗碗腔又有晉南碗碗腔和晉中碗碗腔之別。皮腔紙影戲起源甚早,是孝義地區廣泛流行的民間藝術。因其演出時以白色麻紙為窗,以燈光顯影,故當地民眾習稱為紙窗燈影兒。影偶造型逼真,形體高大,身高58~60厘米。明代以前以羊皮雕刻,清代改用牛皮,造型未變,尺寸略縮,圖案簡潔、虛實有致。
劇目多為神魔故事,如《封神榜》;另有不少道教傳說戲,如《真武出家》、《霍青氣》、《森羅陣》、《雅觀樓》等。據說劇目近百本。音樂唱腔獨特别致,深受民眾歡迎。山西碗碗腔紗影戲由陝西傳入,有孝義碗碗腔影戲和曲沃碗碗腔影戲兩種。因其以紗為影窗得名。影偶造型、唱腔、樂器和劇目都與陝西碗碗腔影戲相同或相似。由於廣泛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和地方劇種之所長,加上方言語調的變異,山西碗碗腔紗影戲形成不同於陝西碗碗腔的獨特風韻。同出於一源的孝義碗碗腔影戲和曲沃碗碗腔影戲,也由於分居晉南與晉北而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