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體:雄鯢全長130毫米左右。頭部扁平,軀幹略呈圓柱狀,背部略扁平,尾基較圓,向後逐漸側扁。吻端鈍圓,吻棱不顯;鼻孔略近吻端,鼻間距大於眼間距;眼適中,眼徑約與眼間距等大;口角達眼后角下方,唇緣平直,無唇褶;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在內鼻孔之間排成“ひ”形,個別為“⌒⌒”形,間距較窄;舌大,橢圓形,兩側游離,前後端粘連於口腔底部,舌面上有許多細縱褶。
前肢前伸指端達眼前角,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僅相遇;掌、蹠部無角質鞘,指、趾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4個,指長順序為2、3、4、1,第二、三指幾等長;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掌、蹠突各2,內側者略大,但均不明顯。尾長略等於或略短於頭體長;尾高約為頭體長的1/7,尾肌發達,尾背鰭褶肥厚而平直,起自尾基部後段,隆起成嵴狀;
腹鰭褶在接近尾後端才部位出現,尾末端鈍圓。
皮膚光滑:自眼后角至頸側有一條淺縱凹溝,略成弧形,在口角上方有一分枝彎向下方與口角處的短膚溝相交,頸側部位較為突出;體側有肋溝13條;咽喉部無縱膚溝;頸褶明顯平直;四肢及尾末端均未角化,僅指、趾端有淺棕色的角化層。生活時頭部棕褐色雜以少數金黃小斑;體、尾正中部位為金黃色與少數深褐色交織成的不規則雲斑塊,其兩側為深棕褐色紋;體側漸成暗黃綠色,至腹側為藕褐色,散以細白點。四肢背面及尾兩側均有淺色斑點。腹正中部位有一條縱長藍灰色紋。液浸標本金黃色部位為灰黃色,斑紋仍明顯。
第二性徵:雄鯢肛部微隆起,肛孔縱裂,其前緣有短橫褶,略呈“↑”形,橫褶中央有一個肉質突。頭、體和四肢背面均無小白刺。
骨骼:頭骨前後幾等寬,上頜骨向外後方傾斜與翼骨相隔甚遠,左右上頜骨間距與方骨外側間距幾相等;犁骨齒列較短,呈兩弧形,內枝略長於外枝,兩內枝相接與否有變異,每側有小齒7~10枚,大多數為8~9枚,個別的11枚;內端起於犁齶骨內側後端;前頜骨和鼻骨中縫間囟門大;淚骨入
鼻孔,入或不入眼眶。上舌骨軟骨質,無骨化團;基舌軟骨呈三角形;第一對角鰓軟骨與第一對上鰓軟骨合併,前者基端不成角狀;第二對角鰓骨與第二對上鰓骨骨化,後者末端為軟骨。
卵及胚胎:卵粒圓形,呈乳黃色,單行排列在淡黃色略透明的卵膠袋內;卵膠袋呈長筒形,自然彎曲長度平均56.2(39~76)毫米,外側中線長152.5(122~195)毫米,中段直徑10.6(10~11.5)毫米;每個卵膠袋內有卵6~11粒。觀察15對卵膠袋中的卵大多已發育成早期胚胎,全長17毫米左右,胚體之間以膠膜相隔;當袋內有9個以上胚體時,胚體多橫置,有的袋內胚體排列不規則,頭端朝向卵膠袋的近端或遠端。個別的卵膠袋已成空袋或僅有4~5個發育不完善的胚胎,有1個袋內有一全長43毫米的幼體和兩個發育停滯的死胚胎。卵膠袋中胚胎全長17.5毫米,尾長5.7毫米時,頭部粗鈍,3對感受器均已發育,二嗅窩在頭側下方,角膜透明,兩眼下後方有1對平衡枝,其長0.5毫米;口部在頭腹面。頸側3對外魚恩的主枝扁平,遠端漸細尖;主枝腹側出現鰓絲,第一對主枝較短,鰓絲2條,其餘2對較長而不超過前肢芽,鰓絲5條,遠端較長;前肢芽短錐狀,無指的分化;軀幹部卵黃囊極明顯,長橢圓形,在其前端腹面可透視其心藏;尾側扁,尾背鰭褶自體中段驟然開始隆起,至尾中段又逐漸下斜達尾末端,腹鰭褶平直;肛孔己現,胚體上有細小而稀疏的棕色小點,
卵黃囊黃色。
幼體:生活幼體40毫米時,背面淺藕褐色,密布深色小點,背脊兩側者較大,尾鰭褶有大小細點,腹面乳白色,少數個體在中部有極少的小黑點。全長50毫米時,背面棕褐色;60毫米時,體色及斑紋接近於成銳,背面出現大的金黃色斑,腹面下頒緣及胸、腹部深藕褐色。40毫米左右時的幼體,頭部扁平,軀幹較細,尾部極側扁,尾背、腹鰭褶薄而明顯,分別始自尾基部背面及肛後,尾末端鈍圓;眼大;口裂小;上、下唇褶均明顯,已出現上、下頜齒,上、下頜齒外緣有棕色角質層,犁骨齒列呈“/\”形排列;頸腹面有弧形頸褶;平衡枝已消失;外鰓3對,主枝寬扁,腹面有2排側扁的
鰓絲,外排14~15條,內排6條左右,較外排者短,指4個、趾5個,均寬扁,末端有棕褐色角質鞘,呈爪狀;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距約1條肋溝;肛孔卵圓形,邊緣微隆起。幼體全長50毫米左右時,軀幹渾圓;上、下眼瞼出現;有的個體角質頜部分已消失;色素較深,背面棕褐色。60毫米以上時,口裂大,唇褶退化,僅口角處留有少許;鰓絲及尾部腹鰭褶明顯萎縮,已接近完成變態。發育過程中主要特徵變化是:外鰓逐漸消失,眼瞼分化;唇褶、下頜緣的角質層、指、趾末端的角質鞘逐漸消退,尾部的腹鰭褶亦漸消失;犁骨齒列由“/\”形變為“⌒⌒”形排列。身體各部增長比例不同,口裂加大,眼間距增寬,頭部相對變窄和加長,後肢及尾增長,尾部逐漸低矮,色素增加,斑紋出現。
變異:四川萬源5個雄鯢的尾及後肢略長於陝西周至的標本;腹面色略淺。
生活習性
秦巴擬小鯢生活在秦嶺、大巴山海拔1770~1860米的小山溪及其附近。流溪水量小,坡度不大,在階梯式的低凹處為淺水凼,溪水清澈見底,pH5.5~6.0,水底多碎石,並雜有少量淤泥和落葉;溪邊以草本植物和灌叢為主,植被茂密,十分陰濕。晝伏夜出,成體不直接生活在水中,白天大多隱蔽在溪邊或乾涸的溪底大石塊下或碎石坭縫中。幼體多在石塊下遊動或匍匐在淤泥上,幼鯢亦活動在岸邊石堆中;行動敏捷,受驚擾後即迅速進入其他石塊下或石縫中。解剖觀察胃內容物有蝦類、鱗翅目幼蟲及其他昆蟲附肢、幾丁質碎片等,表明該鯢以小型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
陝西(周至、寧陝)、
四川(
萬源)、河南(內鄉)、重慶(城口)。
繁殖方式
5~6月在溪內發現卵膠袋和大量幼體。卵膠袋成對,一端相連成“柄”粘附在石塊下面,另一端細尖而游離於水中,彎曲呈香蕉狀或“C”形。曾見到在溪底一塊30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的石塊下貼上著5對卵膠袋,袋內的胚體大多數已出現3對外鰓。根據5~6月在同一環境中採到的成鯢、幼體和卵膠袋中正在發育的胚胎等情況分析,估計該鯢繁殖期較長,可能在4月末至6月下旬,5月為產卵盛期。
卵袋長39~79毫米,中段直徑10~11毫米,其自然彎曲似香蕉狀形;卵粒單行排列在卵袋內,每一袋內有卵6~11粒,每一雌鯢產卵13~20粒。幼體全長達60毫米以上時,外鰓逐漸萎縮至變態成幼鯢。
保護現狀
種群狀態: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易危(VU)。
主要價值
秦巴擬小鯢對害蟲有一定的防除作用。四川當地民眾將此鯢作為“羌活魚”,用於治療胃癰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