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據《嶗山縣地名志》載:明洪武年間,秦氏祖由雲南大槐樹裡頭遷此建村,以村東“小水河”冠姓,故名。社區位於街道駐地西南4.5公里,小水河畔,丹山嶺下,與流亭街道接壤,三O八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2004年村改居,改稱秦家小水社區,土地總面積17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100公頃,住宅面積約30公頃,建設用地約40公頃。有926戶,245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家小水社區居委會
- 地理位置:街道駐地西南4.5公里
- 耕地面積:約100公頃
- 土地總面積:170公頃
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經濟狀況
秦家小水歷史上以農為主,多植果樹,1984年全村有果樹11900株,屬農果經濟村。二十世紀70年代,村里搞起工副業,到1984年已發展有機修、預製、建築、鉚焊安裝等行業,年產值達18萬元,其中鉚焊安裝後來成為村里副業的強項。利用地處丹山工業園區、三0八國道兩側,交通便利的優勢,到2004年,先後引進外資企業12家,契約利用外資2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00萬美元。年產值3.4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75萬元。為鼓勵私營企業發展,沿三0八國道西側蓋起5000餘平方米的商業網點樓房,形成商業一條街。目前全社區有民營企業5家,餐飲服務業23家,個體工商戶30餘家,運輸業戶13家,從業人員600餘人,年總收入8300萬元,成為夏莊街道經濟強村。2004年,經濟總收入4.23億元,可支配財力986萬元,人均收入6680元。
社會事業
1996年,投資160萬元建起小水國小教學大樓和幼稚園,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免費入學;1997年全村安裝了有線電視;1999年投資60餘萬元建設了村文化中心,遊藝室、圖書閱覽室天天開放,柳腔劇團、秧歌隊定期活動,每年正月參加街道民間藝術節。2001年,在村北建設了水上公園和健身廣場。對小水河分期進行治理,沿河鋪設健身步行道,全面進行綠花美化。舊村改造工程全面啟動,至2003年已有全村三分之二的村民搬進樓房。男60歲、女55歲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187元的生活補助,考取大本的學生、當兵的青年給予2000元的獎勵。2004年,全村參加農村新型養老保險1567人,參保率100%;有2466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100%。是區經濟發展強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