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秦口河是一條古老的自然河流,也是黃河口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眾河相比,秦口河顯得有些另類,上半部是淡水,下半部是海水。每當海潮漲起,海水溯河而上,時常泛濫。自古以來,秦口河帶給兩岸百姓的不僅僅是糧豐漁興好光景,更多的是愛恨相加的無奈。
秦口河像首曲子,用單調低沉的旋律抒吟著兩岸民眾的酸甜苦辣、悲悲喜喜;秦口河像本史書,用豪邁不羈的文筆記錄了滄桑歲月、世道輪迴。
滔滔黃河,繞河套,撞龍門,過潼關,穿山越嶺跨平原,奔流入海不復回。在我國古代,黃河被稱為“四瀆之宗”(古稱江、河、淮、濟為四瀆)、百水之首,並以多泥沙,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於世。從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黃河最早的文字記載)至1855年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入海的2400多年間,黃河有6次大變遷,26次大改道,1590次大決泛。黃河下遊河道遊蕩不定和頻繁擺動,造就了沿海大量陸地淤填並滋生了眾多河流和湖泊。渤海灣畔的秦口河就是其中之一。
秦口河因臨近秦始皇(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0年)求“仙丹”的“秦台”而得名。與眾河相比,秦口河有些另類,上半部是淡水,下半部是海水。
秦口河與《打漁殺家》戲劇
秦口河西岸佘家港以北有個古老的漁村叫“石橋村”。該村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因附近有一石橋而得名。這裡早先曾是渤海灣畔一處聞名的碼頭。
據史料記載,石橋村早先緊靠朝廷官辦的永利鹽場,水陸交通便利,一些綠林人物或充發鹽場的“配軍”常在這裡會友。據說,梁山群雄聚義失敗後,阮小七化名蕭恩,隱居石橋村靠打漁謀生。《水滸》里《打漁殺家》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也有人說《打漁殺家》發生在江蘇太湖,也有的說在邳州的官湖一帶。但1938年《國樂唱片》中,蕭桂英的第一句唱詞:“白浪滔滔海水發”;接著蕭恩唱道:“父女打漁在河下,家貧哪怕人笑咱,桂英兒掌舟舵父把網撒。”江蘇太湖或邳州官湖都是淡水湖,哪有“白浪滔滔海水發”的場景發生?由此推斷,蕭恩打漁的地點當是位於有潮汐出現的海口地域。
康熙版《海豐(無棣)縣誌》表述:石橋海口南臨秦代遺蹟秦台和東漢古城光武城,周圍是永利鹽場,漁鹽業興盛,蘆盪連綿,人口密集,水陸交通便利,加之又位於宋遼的邊境地帶,朝廷對這一帶的控制相對薄弱,是綠林英豪隱居避難的理想場所。但這裡也滋生了一些土豪劣紳,常常激起百姓反抗,丁自燮全家被蕭恩殺掉,就是其中一例。
傳說
關於秦口河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有兩個與當地物產有關的傳說。
冬棗是霑化的特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傳說,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贈予東海龍王兩顆仙棗。龍王雙手捧著仙棗駕雲回東海,想給龍太后品嘗。可到了霑化,一不留神,一顆仙棗從手中滑出。他急忙降下雲頭,可仙棗已碎,核入土中。龍王撿起沾了土的棗肉,去河中沖洗,另一個仙棗又掉入河中順水漂走。龍王捧著仙棗肉回龍宮,龍太后一嘗便埋怨:“這么好吃的仙棗丟了,可惜!”於是龍王派三太子去尋找。三太子找到了一條大河,從入海口找到源頭,又從源頭找到入海口,也沒找到仙棗。這條河經三太子這么一攪和,從此再沒清過。這條河就是滔滔黃河。
第二年,在仙棗核入土之地,長出了一棵參天大樹,當年開花結果,吃一個百病皆治,延年益壽,被當地百姓奉為神樹。東海龍王聽說這事,把樹上的仙棗搶了個精光,並施仙術企圖移走大樹,可大樹紋絲不動,龍王一怒之下,打了個霹靂擊毀了大樹。後來,大樹所生之地又鑽出了很多小樹,形成了一片仙棗林,並延續了下來。
另一個是金茅草的傳說。“黃河口,三大寶,蘆葦、荊條和茅草。”茅草可搓草繩、打草墊,編草鞋或蓑衣,茅草根還可用來治病。
相傳,黃河沿岸有戶任姓父子,他們給百姓治病,從不收錢。有一年當地流行水痘和百日咳,患者重者喪命,輕者會落下終生癆疾。任家父子發誓要為鄉親們治好病。可查閱醫書,采遍草藥和配藥,還是找不到良方。父親過度勞累染上了這種病。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對兒子說:“我死後你一定要找到治病的良方。”父親死後,兒子不停地配藥試驗,就是不對症。患者急劇增加,小伙子無奈中想到到海邊找藥方。步行幾百里到了海邊,見不少漁民在捕魚,魚多的拖不動網,他主動幫忙拖網。當網拖上來時,他發現有一條樣子特別的小魚,於是懇求漁民,將小魚放入海中。第二天小伙子沿海邊繼續尋找藥方。忽然,從水中鑽出一金髮少女,跟小伙子說道:“不必害怕,我是龍王的小女兒,感謝救命之恩,父王想見您。”小伙子跟隨少女進了深海。老龍王見到小伙子連連說道:“感謝你救了小女性命。昨天小女貪玩化作魚形,幸虧遇上你才免遭一死。”老龍王見小伙子一表人才、忠厚善良,想招其為婿。可小伙子說:“我只想尋找為鄉親們治病的良方。”小龍女說:“只有我的金髮能治凡人的病,我甘願獻出我的金髮。”老龍王默允。小龍女剪下金髮說:“將我的頭髮撒在陸地上,很快會生成茅草,永遠用不完。”小伙子回到了岸上照做,沒過幾天地里遍便長出片片茅草。患者用茅草根煎水喝,徹底消除了病魔。
滔滔黃河水,悠悠秦口河。繼濱州城區“中海”和黃河左岸白龍灣至公鐵大橋兩處國家水利風景區之後,09年秦口河水利風景區又躋身第九批國家水利風景區。秦口河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秦口河下游,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2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達90﹪。該景區依託豐富的水域和人文資源、完善的水利設施、廣袤的生態濕地和大片的冬棗園林,以“體驗水上遊樂,品嘗冬棗,享受自然風光”為主題,充分挖掘“天女賜棗、徐福獻棗、鵲橋相會”等美麗傳說,這裡成為了一處無與倫比的旅遊勝地。
村鎮
溫店、下窪、西堼、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