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天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燥地堡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八千年的文明史給這裡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戲劇就是其中的瑰寶之一,今天的人們大都知道,三秦大地秦聲飛揚,其實,在一定意義上講,秦聲的發源地就在古城天水。黃慶誠、黃維先生多年來從事秦州歷史文化的研究,他們潛心撰寫的《天水戲曲史話》是我們全方位地了解秦腔在天水發展的重要史料,今刊發以滿足讀者閱讀。
天水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戲劇藝術,更是一簇艷設達麗的奇葩,綻放在隴上。天水人不但愛看戲,更是懂戲,也愛唱戲,過去的天水,有許多有名的票友,象劉世德、劉安父子、姚喜耐、郭榮花等,近年來的票友有張麗萍、孫玉琴、閆有信、李玉林、趙玉林、謝歲本、謝學文父子等。天水在過去就有唱江湖(即清唱)的習俗,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有許多退休的戲劇愛好者,自動組織起來,自拉自唱,組成自樂班,光秦州區城內就有好幾家,這些班子的活動經費都是由愛好者自願籌集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還參加過市、區縣每年舉辦的各種形式的秦腔大賽,有的人還得過大獎,其藝術表演功底與專業選手不相上下。
代表作品
天水是個出人出戲的地方。在解放前的天水戲劇表演班子中,有秦腔、豫劇、
京劇、評劇、曲劇等多種班社,在天水地區出現過許多有名的戲劇表演班社。在秦腔方面有陳旺領班的《魁盛社》、李炳南、趙歲乖、李映東領班的《西秦鴻盛社》、《鴻盛社》、《紅勝社》,吳映堂領班的《化民社》,李益華領班的《醒民社》,張玉武領班的《正風社》,王哲貴領班的《育華社》,劉毓中領班的《新聲社》,劉易平領班的《新秦社》,王朝建領班的《警鐘社》,郭愛玲領班的《新齡社》,沈和中領班《蘭州秦劇實驗社》,李益華、丁醒民領班的《銀光劇團》,付兆乾、孫達武領班的《三盛社》、任建清領班的《祥盛社》等。此外,還有很早以前清末到民國初年的戲班,如武山余大班長領班的《余家班》,付幫領班的《寧遠戲班》、潘領、王雙福領班的《武山戲班》、馮月秋領班的《輔德班》、李茂領班的《聚樂班》、蔡根福領班的《蔡根福班》、董虎成領班的《董虎成班》、秦雙喜領班的《黑雙喜班》、王琪領班的《王大淨班》、吳生榮領班的《榮盛班》、王來運領班的《白駝班》、任建清、周升領班的《任周班》。
解放後有《天水秦劇團》、《天水市秦劇團》、《張川秦劇團》、《清水縣劇團》、《秦安縣秦劇團》、《酷騙備武山符她采殼縣秦劇團》、《甘谷縣秦團》、《天水縣秦劇團》。另外原來徽縣、西和、禮縣等地屬天水地區時,還有《徽縣秦劇團》、《西和秦劇團》、《漳縣秦劇團》等。
在這一凶束樂朵時期《天水秦劇團》是由於地區合併而將武都五一劇團和天水市秦劇團合併組建而成,故此該劇團力量強大,有很知名的生、旦、淨、醜名角,行當齊全,劇目繁多,新老並舉,輝煌一時,在西安演出時一炮打響,轟動甘陝。後隨著天水和武都又分家,原五一劇團的演員又回到武都。這時天水市又從各地縣劇團上調了一批優秀演員以充實劇團,並和天水藝校分成一、二、三隊演出。
主要作品
這些劇團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西秦鴻盛社》,它是西秦腔最早的表演班社,查遍陝西、
青海、
甘肅、新疆等地的演出班社、掛有西秦稱謂的班社,只有《西秦鴻盛社》一家,據查證,這是西秦腔的原始班社之一,它的成立比秦腔的知名班社西安《易俗社》還早14年,可惜的是它在解放初期的改造中解體了,後來又到蘭州成立了《新聲秦劇團》,再後來,它又被下放到定西成立了《定西市秦劇團》。
《西秦鴻盛社》的一些優秀劇目到現在還百演不衰,觀眾更是百看不厭。目前在成縣秦劇團和西和秦劇團還保留著一些原《鴻盛社》遺留下來的傳統劇目,就是在秦腔興盛的陝西一些地方的秦劇團,他們今天所演唱的一些劇目也源於《西秦鴻盛社》,足見《西秦鴻盛社》劇目之豐富。
寧夏秦劇
約在一九三O年前後,西北著名秦劇演員劉毓中,曾率領一個叫“新聲社”的班子,從蘭州到寧夏演出,人強馬壯,頗有聲勢,很能吸引觀眾。“葫蘆班”相形見絀,本來就趨於沒落,加上部分演員又在“新聲社”入伙,因此就一蹶不振,未能只背才保持下來。一九三四年春,軍閥孫殿英和剛任寧夏主席不久的軍閥馬鴻逵因爭奪地盤而開戰,“新聲社”見勢不妙,全班人馬轉赴蘭州,一去不返。
孫馬之戰,以孫殿英的潰敗而告終,馬鴻逵保住了寧夏省主席。到了一九三五年二月,馬鴻逵命寧夏省道管理處(相當於今之交通處)處長魏鴻發,派職員任紹九去蘭州接戲班。任紹九在蘭州找到在“新興社”搭班演戲的蓆子才,托他邀請了“新充淋斷興社”的藝人沈和中、劉逸民、王庚寅、李俗民等,另有“正俗分社”的康正中、楊正俗、楊正福等三十餘人,來寧組班演戲。他們來寧組班後,演員陣容整齊,擁有雙生雙旦,文武場有琴師鼓師吳拴娃、趙子連、丁正凱等熟手。又吸收了原“葫蘆班”的劉晏奎、李長清、孟玉和、王小生、金葉子等十餘人,聯合組成了五十餘人的強班。先是在銀川西馬營(今中山公園)的民眾會場日場演出。是年夏天,移至新華東街新建的簡易劇場“新民遊藝場”(今“東方紅”劇院東邊,原騾馬市)演出。現時的“銀川劇院”那時叫“人民大會場”,因年久失修,樓房倒塌。一九三五年重修後改名“振聲舞台”。一九三六年,魏鴻髮根據《孟子》中一語“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給他主持的劇班定名為“覺民學社”,從此便固定在“振聲舞台”演出。新華街當時之所以為銀川市最熱鬧的街道,“覺民學社”在這裡唱戲,是重要原因之一。
“覺民學社”成立後,在起初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成為寧夏僅有的一個較正規的秦腔班子。由於表演技巧的逐步提高,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許。凡外省外縣愛好秦劇的人,只要到府城來、必去觀看。它在寧夏生根開花,為寧夏秦劇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培養出不少戲劇人才,豐富了寧夏的文化藝術生活。有些劇目,由於寓教於娛樂之中,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秦劇之所以成為寧夏人民民眾愛好的藝術,成為寧夏戲劇的主流,主要原因,自然是由於它最早傳入寧夏。然其風格粗獷豪放,質樸淋漓,唱腔高亢激昂,唱詞通俗易懂,動作大方,表情真摯,極能反映寧夏人民的強悍性格,則是又一重要原因。
“覺民學社”的組織結構是戲班和戲校結合的所謂“科班組織”形式。從一九三五年五月招收第一批學生起,就開始走上了舞台實踐與藝術教育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該社第一班學生大都是從陝西招收的(陝西口音,教學方便),也有少部分學生是寧夏本地人。首批學生共三十餘人組成甲班。一九三八年又招收了第二批學生,共三十餘人,謂之乙班。直至解放前的十五年中,共招收了五班學生,分稱為甲、乙、丙、丁、戍班,總計二百餘人。配備了較有經驗、有功底、有特長的老藝人當教練,培養出不少優秀的演員。其中造詣較深、出名的演員有:文武小生楊覺民,大花臉趙守中,青衣旦高仁民、武柱國,小花旦李德民、徐景民,武生李振民、李富國,文丑龔乃中,武丑楊善民,老生徐育民,鬚生肖信中,武旦解迪民,老旦駱長民等。今天有的人已成著名演員,如楊覺民、趙守中、李振民等;還有為戲劇事業一生獻力的老藝人蓆子才、丁醒民等。他們雖都已年逾古稀,仍繼續為藝術事業不懈地工作。
“覺民學社”為官辦,對演員是士兵待遇,吃軍糧,待遇刻薄。老藝人既當教練,又要演出,付出的精力很大,得到的報酬卻很微薄,生活極為清苦。但他們為了藝術事業,傳受藝技,都不辭勞苦,教學時一絲不苟,對學生練藝要求嚴謹。每天清晨五時,即由武功教練帶領學生練功,踢腿、下腰、瞪眼睛、喊嗓子,無論冬寒夏暑,從不間斷。在一年內學生們即掌握了基本功。第二年除繼續練基本功外,教練便根據學生擅長,分派不同行當,開始學戲,練技巧,反覆指點,耐心說戲,口誦唱詞,現身說法。《伍員逃國》、《趕坡》、《拾玉鐲》、《黃鶴樓》、《苛家灘》、《考文》、《入洞房》、《寫狀》、《斬經堂》、《打瓜園》、《斬單童》、《殺狗勸妻》、《櫃中緣》、《三回頭》等折子戲,便是當時各行當的啟蒙戲課。第三年學生出師,便要登台演戲了。由於學生能苦學,教練認真教,合作得很好,第一次上演的戲都是比較成功的,演出後深得觀眾好評。擔任主要教練的王安民、蓆子才、劉宴奎、王庚寅、楊正俗、康正中、李俗民、馬正易等,有的出身於西安“易俗社”,有的曾在“秦鐘社”、“正俗社”受教於秦腔泰斗劉毓中。所排演的劇目,大多是“易俗社”長期來久演不衰的保留傳統劇目。有時教練和學生同台演出,有時甲乙班學生合演,常上演的戲有:《五典坡》、《回荊州》、《文武魁》、《燕子箋》、《桃花扇》、《胡蘆峪》、《雙明珠》、《三滴血》、《西施浣紗》、《鳳儀亭》、《蝴蝶杯》等,也有新編歷史戲劇如《優孟衣冠》、《秋風秋雨》等。
二十年代初期的“葫蘆班”和嗣後的“振聲班”,初期常演的劇目中有《太湖城》、《拾美鏡》、《游西湖》、《黃河陣》等,在角色和表演中,有不少荒誕不經的東西,如青面獠牙、赤髮長舌的鬼神,刀山油鍋,上吊變臉的形影,光怪陸離,陰森可怖,令觀眾毛骨悚然,宣揚了宿命論,因果報應,展現陰曹鬼域,傳播封建迷信,以追求票房價值。這些糟粕,有的是流傳下來固有的,有的是藝人們添加的。一九三六年“覺民學社”成立,有了戲校,當時教育界人士便在輿論上呼籲:“戲劇當以驅惡揚善,除暴安良,移風易俗為宗旨”。建議取締內容荒誕、宣揚迷信等不健康的戲,提出老藝人應挖掘有積極意義的傳統劇目。這一呼籲引起了社會反響和藝人的重視,大家共同努力進行改良,其結果大見效益。從此相繼挖掘、整理、排演了《抱火斗》、《八件農》、《玉風簪》、《白蛇傳》、《轅門斬子》、《鍘美案》、《劈門賣畫》、《三滴血》等傳統劇目,逐步代替了那些神怪妖魔戲。同時老藝人獻藝,演出了拿手戲《拜台》、《哭五更》、《闖宮》、《斬單童》等劇目,很受歡迎。這種革新,不僅使戲劇質量有了提高,也使觀眾的欣賞水平和娛樂趣味起了變化,即由單純的看“熱鬧”轉移到評台架、議唱腔、看情節、品意義等方面來。這種客觀上的要求與主觀上的改進相呼應的結果,又大大促進了秦劇藝術質量的提高。
抗日戰爭爆發後,藝人們為了宣傳抗日救國,曾演出了許多宣揚愛國主義、歌頌民族英雄的戲,如《史可法》、《精忠報國》、《戚繼光》、《呂四娘》、《肖夫人》、《漢奸榜樣》等,還有描寫太平天國與清廷鬥爭的《鐵公雞》,反映太平天國內訌的《韓寶英》等。這些戲對激發人們愛國熱情,宣揚民族氣節,歌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等,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這裡要插一筆:軍閥馬鴻逵非常尊敬清末鎮壓農民起義的曾國藩。因此,抨擊曾國藩、李鴻章等內容的戲不能演,把“三眼花翎”叫作“狗尾巴”也犯忌。演關於太平天國的戲,只許太平天國失敗,不許成功。
三十年代末,以李正敏為首的西安“正俗社”曾來寧演過一些秦劇節目,演出的場次不多。至一九四四年,大軍閥馬鴻逵為了滿足個人娛樂享受,並從中撈錢獲利,又把馳名西北的西安“易俗社”接到寧夏來獻演。該社這次來寧的是主力隊伍,陣容強大。其中有當時蜚聲劇壇的全國知名演員如閨閣旦王天民、花臉李可易、鬚生雒秉華等。另有花旦宋尚華、青衣劉文中、文丑湯滌俗、馬平民等,也頗不凡。該社在銀川公演時相當隆重,劇院門前張燈結彩,高搭彩牌,上橫“王天民”三個大金字,一時轟動全城,人們扶老攜幼,以先睹為快。演戲一月多,場場客滿,票價較“覺民學社”要高,但購票者仍很擁擠。足見“易俗社”吸引力之強,寧夏觀眾熱愛秦劇之盛。
他們的演出,充分發揮了秦腔原有的慷慨激昂、雄渾悲壯的特點。象演出的《霸王別姬》、《韓寶英》、《呂四娘》等戲,威武雄壯,令人激奮。但在《黛玉葬花》、《西施浣紗》、《拾玉鐲》、《蝴蝶杯》等戲中,又以纏綿悱惻、委婉細膩見長。在音樂方面也有革新創造,既不失秦腔韻味,又幽雅動聽。“覺民學社”吸取了這些方面的特長,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舞台藝術。“易俗社”這次來寧演出的不少劇目是寧夏以往未演過的,使觀眾大開眼界。共獻演了二十多部本戲,十幾齣折戲。其唱腔之新穎,表演之真摯,內容之豐富,藝術之精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尚華演的《紅娘》,王天民演的《林黛玉》,雒秉華演的《周仁》,至今仍有人讚不絕口。特別是由於該社成立於一九一二年,受辛亥革命的影響,有幾位進步知識分子加入該社編劇,編出了不少具有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如《秋瑾》、《黃花崗》、《還我河山》(岳飛戲)等,在寧夏演出後,為“覺民學社”所吸收,經常演出。
“易俗社”對支寧秦劇的貢獻,還表現在給寧夏培養了人才。“覺民學社”甲乙班學生乘機拜師學藝,獲益不淺。如肖信中拜雒秉華為師,楊覺民吸收楊令俗的長處,趙守中受李可易的指點,使他們的表演藝術,有了顯著的提高。
一九四五年後,“覺民學社”除排演了“易俗社”具有專利權的劇本,還另外挖掘了一些傳統戲,如《三休樊梨花》、《楊八姐遊春》、《楊排風》、《火焰駒》、《苦節圖》、《玉虎墜》等,使演出劇目更為豐富了。學生演技也有了進一步提高,演出的拿手戲亦有獨特風格,武打戲也面貌一新。象李振民的《九江口》、與楊善民合演的《金錢豹》,解迪民的《能仁寺》,李富國的《盜御馬》,文戲中楊覺民和武柱國的《坐窯》,肖信中的《斬經堂》,趙守中的《斬單童》,張景華的《洞房》等,都百看不厭,很受歡迎。這時又聘請了京劇班老藝人王玉本和王德勝,教練武戲,採用京劇的打擊樂器法,仿效“易俗社”的《四傑村》、《惡虎村》的作法,對秦腔武打進行了改革。
一九四O年以後,馬鴻逵部隊的各個師部,也先後購制戲箱,聘請教練,從士兵中選拔演員,成立了秦腔劇團。其巾以寧夏省保全處的“庚辰俱樂部”和駐靈武的暫九師的“軍聲劇團”的演技為較好。至今,如“軍聲劇團”的教練兼演員葉益民(是由陝西新兵中選拔的),“庚辰俱樂郵”的錢森、鐘新民等,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都成為我區的名演員。馬鴻賓的八十一軍劇團的演員丁醒民、屈效梅、田德年等,解放後,也都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著名演員。這些劇團,“除庚辰俱樂部在銀川外,其他都在外縣,經常為民眾演出(收費),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各縣民眾的文娛生活。
那些年,每逢春節前,習慣唱三天大反串戲,即平素演唱花旦的改演小丑或老生,唱鬚生的改演老旦或小生,唱花臉的改唱小旦或青衣,謂之“封箱戲”,以逗笑取樂為事。演出時足以使觀眾捧腹。到了農曆正月十五,則演《大鬧元霄》三天,藝人們在舞台上表演《看花燈》、耍獅子、踩高蹺、走旱船、跑驢、騎竹馬。到了陰曆七月七日,又大演《天河配》。
在劇本創作方面,抗日戰爭時期,有位李乾臣老先生原系“易俗社”編劇。一九四0年前該社幾位演員首次來寧獻演時,李應邀參加了“覺民學社”的編劇工作,如《魚水緣》、《重園鏡》、《漢奸榜樣》的腳本就出自他手。抗日戰爭時期,在馬鴻逵統治的寧夏,秦劇能有揭露漢奸罪惡及富有現實意義的劇目出現是可貴的。他還編寫了表現寧夏民俗的本子《搶香包》,是當時膾炙人口的好戲。李乾臣歷史知識淵博,熱心創作與革新。他擔任導演工作時,每逢排練,總是幫助演員分析劇本內容,理解人物性格、身份,準確塑造人物形象,表達劇本意境。由於他的積極努力,因而使以往的“師傅咋教,徒弟咋唱”、比葫蘆畫瓢的習慣為之一變。
“易俗社”第二次來寧時,該社編劇范紫東也同來。他在寧夏蒐集素材,整理初稿,兩月中就寫出了《肖夫人》、《金手錶》、《紫金冠》三大本戲。范老所編的戲如《八大錘》、《王佐斷臂》、《滿床笏》、《還我河山》等,唱詞精練,主題鮮明,情節跌宕,結構嚴謹。寧夏文化教育工作者羅雪樵也曾為“覺民學社”編寫過《東窗記》、《亂點鴛鴦譜》等劇本。
主要作品
這些劇團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西秦鴻盛社》,它是西秦腔最早的表演班社,查遍陝西、
青海、
甘肅、新疆等地的演出班社、掛有西秦稱謂的班社,只有《西秦鴻盛社》一家,據查證,這是西秦腔的原始班社之一,它的成立比秦腔的知名班社西安《易俗社》還早14年,可惜的是它在解放初期的改造中解體了,後來又到蘭州成立了《新聲秦劇團》,再後來,它又被下放到定西成立了《定西市秦劇團》。
《西秦鴻盛社》的一些優秀劇目到現在還百演不衰,觀眾更是百看不厭。目前在成縣秦劇團和西和秦劇團還保留著一些原《鴻盛社》遺留下來的傳統劇目,就是在秦腔興盛的陝西一些地方的秦劇團,他們今天所演唱的一些劇目也源於《西秦鴻盛社》,足見《西秦鴻盛社》劇目之豐富。
寧夏秦劇
約在一九三O年前後,西北著名秦劇演員劉毓中,曾率領一個叫“新聲社”的班子,從蘭州到寧夏演出,人強馬壯,頗有聲勢,很能吸引觀眾。“葫蘆班”相形見絀,本來就趨於沒落,加上部分演員又在“新聲社”入伙,因此就一蹶不振,未能保持下來。一九三四年春,軍閥孫殿英和剛任寧夏主席不久的軍閥馬鴻逵因爭奪地盤而開戰,“新聲社”見勢不妙,全班人馬轉赴蘭州,一去不返。
孫馬之戰,以孫殿英的潰敗而告終,馬鴻逵保住了寧夏省主席。到了一九三五年二月,馬鴻逵命寧夏省道管理處(相當於今之交通處)處長魏鴻發,派職員任紹九去蘭州接戲班。任紹九在蘭州找到在“新興社”搭班演戲的蓆子才,托他邀請了“新興社”的藝人沈和中、劉逸民、王庚寅、李俗民等,另有“正俗分社”的康正中、楊正俗、楊正福等三十餘人,來寧組班演戲。他們來寧組班後,演員陣容整齊,擁有雙生雙旦,文武場有琴師鼓師吳拴娃、趙子連、丁正凱等熟手。又吸收了原“葫蘆班”的劉晏奎、李長清、孟玉和、王小生、金葉子等十餘人,聯合組成了五十餘人的強班。先是在銀川西馬營(今中山公園)的民眾會場日場演出。是年夏天,移至新華東街新建的簡易劇場“新民遊藝場”(今“東方紅”劇院東邊,原騾馬市)演出。現時的“銀川劇院”那時叫“人民大會場”,因年久失修,樓房倒塌。一九三五年重修後改名“振聲舞台”。一九三六年,魏鴻髮根據《孟子》中一語“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給他主持的劇班定名為“覺民學社”,從此便固定在“振聲舞台”演出。新華街當時之所以為銀川市最熱鬧的街道,“覺民學社”在這裡唱戲,是重要原因之一。
“覺民學社”成立後,在起初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成為寧夏僅有的一個較正規的秦腔班子。由於表演技巧的逐步提高,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許。凡外省外縣愛好秦劇的人,只要到府城來、必去觀看。它在寧夏生根開花,為寧夏秦劇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培養出不少戲劇人才,豐富了寧夏的文化藝術生活。有些劇目,由於寓教於娛樂之中,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秦劇之所以成為寧夏人民民眾愛好的藝術,成為寧夏戲劇的主流,主要原因,自然是由於它最早傳入寧夏。然其風格粗獷豪放,質樸淋漓,唱腔高亢激昂,唱詞通俗易懂,動作大方,表情真摯,極能反映寧夏人民的強悍性格,則是又一重要原因。
“覺民學社”的組織結構是戲班和戲校結合的所謂“科班組織”形式。從一九三五年五月招收第一批學生起,就開始走上了舞台實踐與藝術教育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該社第一班學生大都是從陝西招收的(陝西口音,教學方便),也有少部分學生是寧夏本地人。首批學生共三十餘人組成甲班。一九三八年又招收了第二批學生,共三十餘人,謂之乙班。直至解放前的十五年中,共招收了五班學生,分稱為甲、乙、丙、丁、戍班,總計二百餘人。配備了較有經驗、有功底、有特長的老藝人當教練,培養出不少優秀的演員。其中造詣較深、出名的演員有:文武小生楊覺民,大花臉趙守中,青衣旦高仁民、武柱國,小花旦李德民、徐景民,武生李振民、李富國,文丑龔乃中,武丑楊善民,老生徐育民,鬚生肖信中,武旦解迪民,老旦駱長民等。今天有的人已成著名演員,如楊覺民、趙守中、李振民等;還有為戲劇事業一生獻力的老藝人蓆子才、丁醒民等。他們雖都已年逾古稀,仍繼續為藝術事業不懈地工作。
“覺民學社”為官辦,對演員是士兵待遇,吃軍糧,待遇刻薄。老藝人既當教練,又要演出,付出的精力很大,得到的報酬卻很微薄,生活極為清苦。但他們為了藝術事業,傳受藝技,都不辭勞苦,教學時一絲不苟,對學生練藝要求嚴謹。每天清晨五時,即由武功教練帶領學生練功,踢腿、下腰、瞪眼睛、喊嗓子,無論冬寒夏暑,從不間斷。在一年內學生們即掌握了基本功。第二年除繼續練基本功外,教練便根據學生擅長,分派不同行當,開始學戲,練技巧,反覆指點,耐心說戲,口誦唱詞,現身說法。《伍員逃國》、《趕坡》、《拾玉鐲》、《黃鶴樓》、《苛家灘》、《考文》、《入洞房》、《寫狀》、《斬經堂》、《打瓜園》、《斬單童》、《殺狗勸妻》、《櫃中緣》、《三回頭》等折子戲,便是當時各行當的啟蒙戲課。第三年學生出師,便要登台演戲了。由於學生能苦學,教練認真教,合作得很好,第一次上演的戲都是比較成功的,演出後深得觀眾好評。擔任主要教練的王安民、蓆子才、劉宴奎、王庚寅、楊正俗、康正中、李俗民、馬正易等,有的出身於西安“易俗社”,有的曾在“秦鐘社”、“正俗社”受教於秦腔泰斗劉毓中。所排演的劇目,大多是“易俗社”長期來久演不衰的保留傳統劇目。有時教練和學生同台演出,有時甲乙班學生合演,常上演的戲有:《五典坡》、《回荊州》、《文武魁》、《燕子箋》、《桃花扇》、《胡蘆峪》、《雙明珠》、《三滴血》、《西施浣紗》、《鳳儀亭》、《蝴蝶杯》等,也有新編歷史戲劇如《優孟衣冠》、《秋風秋雨》等。
二十年代初期的“葫蘆班”和嗣後的“振聲班”,初期常演的劇目中有《太湖城》、《拾美鏡》、《游西湖》、《黃河陣》等,在角色和表演中,有不少荒誕不經的東西,如青面獠牙、赤髮長舌的鬼神,刀山油鍋,上吊變臉的形影,光怪陸離,陰森可怖,令觀眾毛骨悚然,宣揚了宿命論,因果報應,展現陰曹鬼域,傳播封建迷信,以追求票房價值。這些糟粕,有的是流傳下來固有的,有的是藝人們添加的。一九三六年“覺民學社”成立,有了戲校,當時教育界人士便在輿論上呼籲:“戲劇當以驅惡揚善,除暴安良,移風易俗為宗旨”。建議取締內容荒誕、宣揚迷信等不健康的戲,提出老藝人應挖掘有積極意義的傳統劇目。這一呼籲引起了社會反響和藝人的重視,大家共同努力進行改良,其結果大見效益。從此相繼挖掘、整理、排演了《抱火斗》、《八件農》、《玉風簪》、《白蛇傳》、《轅門斬子》、《鍘美案》、《劈門賣畫》、《三滴血》等傳統劇目,逐步代替了那些神怪妖魔戲。同時老藝人獻藝,演出了拿手戲《拜台》、《哭五更》、《闖宮》、《斬單童》等劇目,很受歡迎。這種革新,不僅使戲劇質量有了提高,也使觀眾的欣賞水平和娛樂趣味起了變化,即由單純的看“熱鬧”轉移到評台架、議唱腔、看情節、品意義等方面來。這種客觀上的要求與主觀上的改進相呼應的結果,又大大促進了秦劇藝術質量的提高。
抗日戰爭爆發後,藝人們為了宣傳抗日救國,曾演出了許多宣揚愛國主義、歌頌民族英雄的戲,如《史可法》、《精忠報國》、《戚繼光》、《呂四娘》、《肖夫人》、《漢奸榜樣》等,還有描寫太平天國與清廷鬥爭的《鐵公雞》,反映太平天國內訌的《韓寶英》等。這些戲對激發人們愛國熱情,宣揚民族氣節,歌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等,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這裡要插一筆:軍閥馬鴻逵非常尊敬清末鎮壓農民起義的曾國藩。因此,抨擊曾國藩、李鴻章等內容的戲不能演,把“三眼花翎”叫作“狗尾巴”也犯忌。演關於太平天國的戲,只許太平天國失敗,不許成功。
三十年代末,以李正敏為首的西安“正俗社”曾來寧演過一些秦劇節目,演出的場次不多。至一九四四年,大軍閥馬鴻逵為了滿足個人娛樂享受,並從中撈錢獲利,又把馳名西北的西安“易俗社”接到寧夏來獻演。該社這次來寧的是主力隊伍,陣容強大。其中有當時蜚聲劇壇的全國知名演員如閨閣旦王天民、花臉李可易、鬚生雒秉華等。另有花旦宋尚華、青衣劉文中、文丑湯滌俗、馬平民等,也頗不凡。該社在銀川公演時相當隆重,劇院門前張燈結彩,高搭彩牌,上橫“王天民”三個大金字,一時轟動全城,人們扶老攜幼,以先睹為快。演戲一月多,場場客滿,票價較“覺民學社”要高,但購票者仍很擁擠。足見“易俗社”吸引力之強,寧夏觀眾熱愛秦劇之盛。
他們的演出,充分發揮了秦腔原有的慷慨激昂、雄渾悲壯的特點。象演出的《霸王別姬》、《韓寶英》、《呂四娘》等戲,威武雄壯,令人激奮。但在《黛玉葬花》、《西施浣紗》、《拾玉鐲》、《蝴蝶杯》等戲中,又以纏綿悱惻、委婉細膩見長。在音樂方面也有革新創造,既不失秦腔韻味,又幽雅動聽。“覺民學社”吸取了這些方面的特長,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舞台藝術。“易俗社”這次來寧演出的不少劇目是寧夏以往未演過的,使觀眾大開眼界。共獻演了二十多部本戲,十幾齣折戲。其唱腔之新穎,表演之真摯,內容之豐富,藝術之精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尚華演的《紅娘》,王天民演的《林黛玉》,雒秉華演的《周仁》,至今仍有人讚不絕口。特別是由於該社成立於一九一二年,受辛亥革命的影響,有幾位進步知識分子加入該社編劇,編出了不少具有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如《秋瑾》、《黃花崗》、《還我河山》(岳飛戲)等,在寧夏演出後,為“覺民學社”所吸收,經常演出。
“易俗社”對支寧秦劇的貢獻,還表現在給寧夏培養了人才。“覺民學社”甲乙班學生乘機拜師學藝,獲益不淺。如肖信中拜雒秉華為師,楊覺民吸收楊令俗的長處,趙守中受李可易的指點,使他們的表演藝術,有了顯著的提高。
一九四五年後,“覺民學社”除排演了“易俗社”具有專利權的劇本,還另外挖掘了一些傳統戲,如《三休樊梨花》、《楊八姐遊春》、《楊排風》、《火焰駒》、《苦節圖》、《玉虎墜》等,使演出劇目更為豐富了。學生演技也有了進一步提高,演出的拿手戲亦有獨特風格,武打戲也面貌一新。象李振民的《九江口》、與楊善民合演的《金錢豹》,解迪民的《能仁寺》,李富國的《盜御馬》,文戲中楊覺民和武柱國的《坐窯》,肖信中的《斬經堂》,趙守中的《斬單童》,張景華的《洞房》等,都百看不厭,很受歡迎。這時又聘請了京劇班老藝人王玉本和王德勝,教練武戲,採用京劇的打擊樂器法,仿效“易俗社”的《四傑村》、《惡虎村》的作法,對秦腔武打進行了改革。
一九四O年以後,馬鴻逵部隊的各個師部,也先後購制戲箱,聘請教練,從士兵中選拔演員,成立了秦腔劇團。其巾以寧夏省保全處的“庚辰俱樂部”和駐靈武的暫九師的“軍聲劇團”的演技為較好。至今,如“軍聲劇團”的教練兼演員葉益民(是由陝西新兵中選拔的),“庚辰俱樂郵”的錢森、鐘新民等,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都成為我區的名演員。馬鴻賓的八十一軍劇團的演員丁醒民、屈效梅、田德年等,解放後,也都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著名演員。這些劇團,“除庚辰俱樂部在銀川外,其他都在外縣,經常為民眾演出(收費),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各縣民眾的文娛生活。
那些年,每逢春節前,習慣唱三天大反串戲,即平素演唱花旦的改演小丑或老生,唱鬚生的改演老旦或小生,唱花臉的改唱小旦或青衣,謂之“封箱戲”,以逗笑取樂為事。演出時足以使觀眾捧腹。到了農曆正月十五,則演《大鬧元霄》三天,藝人們在舞台上表演《看花燈》、耍獅子、踩高蹺、走旱船、跑驢、騎竹馬。到了陰曆七月七日,又大演《天河配》。
在劇本創作方面,抗日戰爭時期,有位李乾臣老先生原系“易俗社”編劇。一九四0年前該社幾位演員首次來寧獻演時,李應邀參加了“覺民學社”的編劇工作,如《魚水緣》、《重園鏡》、《漢奸榜樣》的腳本就出自他手。抗日戰爭時期,在馬鴻逵統治的寧夏,秦劇能有揭露漢奸罪惡及富有現實意義的劇目出現是可貴的。他還編寫了表現寧夏民俗的本子《搶香包》,是當時膾炙人口的好戲。李乾臣歷史知識淵博,熱心創作與革新。他擔任導演工作時,每逢排練,總是幫助演員分析劇本內容,理解人物性格、身份,準確塑造人物形象,表達劇本意境。由於他的積極努力,因而使以往的“師傅咋教,徒弟咋唱”、比葫蘆畫瓢的習慣為之一變。
“易俗社”第二次來寧時,該社編劇范紫東也同來。他在寧夏蒐集素材,整理初稿,兩月中就寫出了《肖夫人》、《金手錶》、《紫金冠》三大本戲。范老所編的戲如《八大錘》、《王佐斷臂》、《滿床笏》、《還我河山》等,唱詞精練,主題鮮明,情節跌宕,結構嚴謹。寧夏文化教育工作者羅雪樵也曾為“覺民學社”編寫過《東窗記》、《亂點鴛鴦譜》等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