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優19是選育單位:陝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用品種Sn338×P47選育而成的油菜品種。 2009年12月17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油2009024。以往審定情況:2008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優19
- 界:植物界
- 科:十字花科.
- 屬:....蕓薹屬
- 種:蕓薹
- 品種:秦優19
品種特徵,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品種特徵
該品種為甘藍型半冬性化殺型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46.0天,與對照秦優7號熟期相當。幼苗半直立,苗期葉色綠,裂葉型,葉緣鋸齒狀,微披蠟粉,無刺毛,葉柄較長,頂葉橢圓。花瓣中等,花色黃,花瓣側疊。種皮褐色。勻生分枝類型,平均株高169.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8.49個。平均單株有效角數327.4個,每角粒數19粒,千粒重3.99克。區域試驗田間調查,菌核病平均發病率3.98%、病指2.36。抗性鑑定綜合評價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較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0%,餅粕硫甙含量23.35μmol/g,含油量45.2%。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度黃淮區試平均畝產184.6公斤,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0.47%,平均產油量86.52公斤,較對照秦優7號增產8.66%。2007-2008年度續試,平均畝產235.82公斤,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5.34%,平均產油量102.65公斤,較對照秦優7號增產7.54%。兩年試驗結果,共19個點試驗,11個點增產8個點減產,平均畝產210.21kg,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3.15%。兩年平均產油量94.59kg/畝,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8.05%。2007-2008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1.59公斤,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0.81%。
栽培技術
1.播期:長江下游區9月25日-10月5日。
2.播量:直播每畝0.2-0.25公斤;育苗移栽每畝0.1公斤,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
3.密度:水肥地每畝留苗0.9萬株,旱肥地留苗1.2萬-1.4萬株。
4.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施好硼肥。畝產200-250公斤油菜籽,一般需畝施純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鉀地區要適當補足鉀肥;硼肥可畝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將100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兩次噴施。
5.注意排澇防漬,培土防倒。
6. 適時防治病蟲害。苗期注意防治蟲害,返青後防治油菜莖象甲,後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根據農業部第1118號公告,該品種還適宜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陝西關中、甘肅隴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