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陝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2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黃淮),2003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黃淮、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優7號
- 審定編號:國審油2004014
- 選育單位:陝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
- 品種來源:陝3A×K407
品種名稱:秦優7號
特徵特性
該品種為甘藍型弱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黃淮地平均245天,長江下游平均226天,長江中游平均218天。幼苗半直立,子葉腎臟形,幼莖紫紅,心葉黃綠紫緣,深裂葉,葉緣鈍鋸齒狀,頂裂葉圓大,葉色深綠,花色黃,花瓣大而側疊,勻生分枝,與主莖夾角較小,角果淺紫色、直生、中長較粗而粒多。平均株高164.2-182.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9個,單株有效角果288-342個,每角粒數23-25粒,千粒重3.0克。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較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區試抽樣檢測,芥酸含量0.26%-0.56%,硫甙含量25.11-29.59μmol/克,含油量40.69%-43.22%。
產量表現
1999-2001年度參加黃淮海組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7.18公斤,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0.08%;2000-2001年度黃淮海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9.09公斤,比對照秦油2號減產0.71%。2001-2003年度參加長江下游組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平均畝產139.11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平均畝產125.56增產10.79%;2002-2003年度長江下游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36.77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11.65%。2002-2004年參加長江中游組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22.88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3.12%。2003-2004年度長江中游組生產試驗平均畝155.29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5.37%。
栽培技術要點
(1)早播培苗。9月10日-20日播種,畝播量0.5-0.5kg,三葉期用15%多唑效50克兌水50kg噴霧。(2)小苗早栽。苗齡25-35天移栽,10月底前移栽結束。大小行移栽,大行0.5米,小行0.3米,株距0.2-0.25米,畝栽0.7-0.8萬株。(3)肥料運籌。畝產200kg施純氮17.5kg,磷、鉀減半。磷、鉀肥全部底施,硼施底施1kg,氮肥50%做基肥,30%-40%做蕾苔肥。(4)注意病蟲草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