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

秣,漢字,基本字義為形聲。從禾,末聲。本義是餵馬的谷飼料) 同本義(如乾草、植物、穀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秣
  • 出處:《敬簡王明府
  • 本義:餵馬的谷飼料
  • 拼音:mò
基本解釋,舉例,出處,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名>
(形聲。從禾,末聲。本義:餵馬的谷飼料) 同本義(如乾草、植物、穀草) [fodder]
驥病思偏秣。——唐·杜甫《敬簡王明府
七日芻秣之式。——《周禮·天官》
又如:芻秣(芻為餵牛羊的草飼料;秣為餵馬的谷飼料)
<動>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詩·周南·漢廣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秣馬秣駒(本為餵馬及駒,借指求婚);秣馬(餵飽馬匹);秣谷(用穀物餵馬)

舉例

mòmǎ-lìbīng
[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mak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 餵飽馬匹,磨快兵器。喻指準備作戰或比賽
秣mò明末,越南語mạt;《辭源》“一飼料。二餵養”,《辭海》“①牲口的飼料。②以粟米餵馬。”。《詩·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毛傳:“秣,養也。”。秣馬,餵飽馬匹。秣既是名詞又是動詞。
勞費爾云:“亞述研究家說苜宿的伊朗語名稱aspasti或aspastu在大約紀元前七百年的一部巴比倫尼亞經書中曾提過。……帕拉菲語稱之為aspast或aspist,新波斯語稱之為aspust,uspust,aspist,ispist或isfist(普什圖語或阿富汗語為spastu,špēšta),可以追溯到阿維斯塔語或古伊朗語的aspō-asti(由詞根ad‘吃’派生而來),照字義是‘馬的飼料’。這字也進入敘利亞古語中,作aspestā或pespestā(後者見於Geoponica)。”(《中國伊朗編》第31-32頁)aspō-asti中的asp-義為“馬”。達基-邁西亞語的“馬”esp、asp借自古伊朗語aspa-‘馬’,該詞甚至被色雷斯人所借用,形式為asp。asti由詞根ad‘吃’派生而來,aspō-asti本意為“馬吃”,引申為“馬的飼料”。

出處

秣本作[食末]。《康熙字典》“秣”:“《唐韻》莫撥切,音末。《說文》:食馬谷也。本作[食末]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乘馬在廄,摧之秣之。’”《說文解字》:“[食末],食馬谷也,從食末聲。”康僧會譯梵語mal、支謙譯mat、支讖譯mahā為末(明末)。安世高譯(v)pat、pal和pad為缽(幫末)、譯(v)pat為越(於月、匣末)、譯bhad為跋(並末),支讖譯bar和prapt為缽(幫末)、譯var為越和拔(幫末)、譯vara、vart、rāt和(v)vat為越(於月、匣末)、譯(v)pat為拔(幫末)、譯bhad為軷(並末、泰)和颰(bá並末、幫月)、譯mat為跋(並末)、譯mahā為末(明末),康僧會譯mal為末(明末)、譯(v)pāt為越(於月、匣末)、譯pakṣ[tʂ']為缽(幫末),支謙譯hul為越(於月、匣末)、譯pāt為缽(幫末)、譯bat為颰(bá並末、幫月)、譯bhad和(v)vat為拔(幫末)、譯mat為末(明末),曇果譯(v)pāt為拔(幫末)。[食末]=秣可還原為*mat、*mād等。吃jí居乙切(見迄),越南語ngật;喫chī苦擊切(溪昔);原始姬語的吃可擬為*kat、*kad。吃字的聲母k-在印歐語中脫落而成為ad/at。秣*mād=漢語馬ma+伊朗語ad‘吃’。漢語“馬吃”的反切拼音亦是秣*mād、mat。[食末](即秣)的本意是馬吃=食馬谷也,也就是馬食糧草也。由馬食糧草進而引申出飼(養)、馬食、飼料。[食末]*mād(亦可擬為*mal)在英語中抽象為“食物”,最終演變成meal‘膳食’。英語food‘食物,養料’、fodder‘糧秣;飼料’也源自[食末]*mā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莫撥切,音末。《說文》食馬谷也。本作䬴。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注》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葉莫結切,音蔑。《張載·七命》煢嫠為之擗標,孀老為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