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伊索”考古遺址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的沿海地區,是利馬最大和最古老的考古遺址,其中包括12座金字塔,於1965年被法國考古學家弗德里克·格爾發現。遺址中的建築物廢墟為考古學家研究前印加文化和建築技術提供了寶貴資料,2002年,這一考古遺址被宣布為秘魯國家文化遺產。為了重現它的價值,秘魯當局於2012年12月開始對遺址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小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秘魯金字塔
- 隸屬:帕拉伊索考古遺址
- 發現時間:1965年
- 發現人:弗德里克·格爾
金字塔群,被拆毀,
金字塔群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據此間《科技日報》日前報導,一組秘魯和美國的考古學家不久前在秘魯沿海地區發現了一個金字塔群。這一被稱為卡拉爾文明的發現將美洲大陸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此次考古研究是由秘魯利馬聖·馬科思大學的考古學教授路特·莎迪主持的。從1994年起,莎迪和她的考古小組就開始在距秘魯首都150千米處的沙漠無人區中不斷發掘,不久前,發掘工作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在該地區的卡拉爾發現了一處古文明的遺址,高大的金字塔、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區分嚴格的居住區讓所有在場的專家瞠目結舌。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金字塔群的建造遠遠早於古埃及,在古代埃及人建造他們的金字塔時,高度發達的卡拉爾史前文明已經形成。
考古小組還在該地區發現了一種植物纖維,他們用新的碳輻射技術對植物纖維進行了鑑定,結果令人震驚:卡拉爾這座城市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迄今為止美洲大陸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居住群。莎迪說,從發掘出的物品來看,當時的城市居民不僅已經懂得如何灌溉田地,如何同周邊的居民進行商品交換,還懂得建造巨大的金字塔。考古學家在這裡總共發現了6座金字塔,整個城市便是圍繞這6座金字塔修建而成的。金字塔中最高的約18米,底座由一個足有4個足球場大的平台構成,平台四周是由岩石堆砌成的環形迴廊。由於年代久遠,這些金字塔風化嚴重,多數已經和周圍的石頭山融成了一體。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在秘魯境內發現的最大的金字塔,它的輝煌毫不遜色於古埃及金字塔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完)
被拆毀
據美聯社和拉美媒體4日報導,位於秘魯首都利馬附近考古遺址內有一座至少有4000年歷史的金字塔。日前,當地兩家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尋找鋪路碎石,竟然出動重型機械將這座高達6米的歷史文物夷為平地。秘魯考古學家痛心地指出,此次事件的責任方對古代遺蹟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損失不可估量。目前,秘魯政府已對兩家房地產公司正式提出法律訴訟和經濟處罰。
四千年文物遭毀
據報導,這座慘遭剷平的金字塔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北部數公里的聖馬丁普利斯鎮,是“帕拉伊索”考古遺址的12座占地64公頃以上的金字塔之一,可追溯至先陶文化晚期(公元前3500年-前1800年),迄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考古記錄顯示,該地區附近曾經居住著1500-3000名居民,當年他們利用10萬多噸的岩石建構了這座高達6米、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金字塔。據秘魯文化遺產部介紹,早在哥倫布在南美洲發現印加文明之前,這個地方就已經成為當時重要的宗教和行政中心。
秘魯文化遺產部副部長拉斐爾·倫稱,這一價值無法估量的文化古蹟已於6月29日慘遭毀壞。當地兩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派出建築工人,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重型機械,對這座歷史文物進行了“野蠻拆遷”。
為了清理現場毀滅證據,在毀壞這座金字塔之後,建築商又將毀掉的廢墟放火燒掉。當他們試圖毀掉其他3座金字塔時,被旁觀者及時制止,隨後四下逃散。
聖馬丁普利斯鎮鎮長坦內羅稱,被搗毀的金字塔碎石和廢墟現在被堆放在附近無人看守的農田裡,事件曝光後,秘魯內政部已派警方對這片遺址進行保護。
無法挽回的破壞
馬爾科·倫是埃爾·拉伊索是考古遺址發掘項目的負責人。他向媒體痛心地表示,夷平金字塔“對秘魯歷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我們將無從得知這座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使用了哪些材料,那個時代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目前,秘魯政府已對兩家涉嫌違法的房產地開發公司提出法律訴訟,並處以13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10萬元)的罰款,同時沒收機械設備。
雖然政府已作出了處罰決定,但不少秘魯網民對政府的工作並不領情,認為政府沒有盡到職責,只會說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