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盔鳳冠雉(學名:Pauxi koepckeae):體長85-95厘米,頭部正面有深灰色的長盔形鳳頭。羽毛全黑色,尾部尖端至臀部白色。 明亮的紅色鳥喙和淡藍色的錶帶,其頭部平坦,並且比角盔鳳冠雉更短和更圓。也只有一個薄的白色尖端到尾巴。 在繁殖季節,雙腿通常為淡紅色,但在雄鳥中則呈淡黃色。
興奮時鳴叫是一段悠長的短語,每4秒重複一次3到4個音符,第一個音符最響亮。 報警聲則是爆炸性的雙音節k-sop。 繁殖季節大2-3月,主要植物蓬勃生長的最佳時期。
曾經是角盔鳳冠雉的一個亞種,2014年劃為獨立物種。分布於秘魯。
基本介紹
物種特徵,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物種特徵
秘魯盔鳳冠雉曾經是角盔鳳冠雉(Pauxi unicornis)的一個亞種,2014年劃為獨立物種。
體長85-95厘米,頭部正面有深灰色的長盔形鳳頭。 通體羽毛全黑色,尾部尖端至臀部白色。 明亮的紅色鳥喙和淡藍色的錶帶,其頭部平坦,並且比角盔鳳冠雉更短和更圓。也只有一個薄的白色尖端到尾巴。 在繁殖季節,雙腿通常為淡紅色,但在雄鳥中則呈淡黃色。 雌鳥若喜歡雄鳥,會呈現出一個艷麗的色彩階段。
興奮時鳴叫是一段悠長的短語,每4秒重複一次3到4個音符,第一個音符最響亮。 報警聲則是爆炸性的雙音節k-sop。 繁殖季節大2-3月,主要植物蓬勃生長的最佳時期。
分布範圍
分布於秘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