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棘尾雀

秘魯棘尾雀

中文名稱:秘魯棘尾雀,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灶鳥科。分布於南美洲地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瀕危(E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秘魯棘尾雀
  • 外文名:Perija Thistletail, Perijá Thistletail
  • 分布範圍:南美洲地區
  • 拉丁學名:Schizoeaca perijana
保護級別,分布範圍,繁殖方式,外形特徵,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瀕危(EN)。
秘魯棘尾雀(分布圖)秘魯棘尾雀(分布圖)

分布範圍

秘魯棘尾雀,灶鳥科珍稀鳥類,分布於南美洲地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瀕危(EN)。

繁殖方式

秘魯棘尾雀繁殖期約在3—6月間,巢多置於闊葉樹頂端高處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巢呈杯形,與卷尾科的其他種類相似。像小孩搖籃似的隨風搖擺。巢主要由細枝、蘆葦莖、根和枯草等材料構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權上。巢外壁還有蛛網,有時還或多或少裝飾一些苔蘚、地衣和樹皮等,距地高5m以上。每窩產卵窩卵數為3—4枚。卵為長卵圓形和尖卵圓形兩種類型,多為白色,偶爾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紅色、褐色或紫色深淺兩層斑紋,尤以鈍端較密。

外形特徵

秘魯棘尾雀。雄性成鳥:通體黑色,具紫色金屬閃光;嘴基部前額羽為簇狀絨黑色羽叢並向前延伸於嘴峰上,嘴峰除尖端外全為簇狀羽覆蓋;額、眼先、頰及耳羽絨黑色;頭頂、頸具鱗狀斑金屬光澤;背、肩、腰及尾上覆羽黑色具紫藍光澤;翅飛羽黑褐色,外翈閃金屬光澤;尾羽黑褐色,外翈閃金屬光澤,最外側一對尾羽甚形延長,其羽幹部分裸出,末端內外翈彼此相對稱呈“盤尾狀”,其他內側尾羽正常,僅約及最外側一對尾羽長度的1/3。下體黑色,喉胸部羽端緣綴鱗狀斑金屬藍綠色光澤;脅菸灰色;腹及尾下覆羽灰黑色,微沾光澤;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具灰白色尖端斑。
雌性成鳥體羽似雄鳥,僅金屬閃光不甚顯著;最外側尾羽較雄鳥稍短。幼鳥的簇狀額羽叢不發達;體羽微沾光澤;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羽端白色斑大而顯著;尾羽呈正常深叉羽端,最外側一對尾羽不甚延長,羽乾不裸出,無延伸的“盤狀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