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營昌,男,主任醫師,1966年生,1990年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分配至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血液內科工作。199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2003於美國UniversityofLouisville做博士後研究,回國後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副主任醫師。美國血液學會(ASH)會員、美國腫瘤研究學會(AACR)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秘營昌
- 外文名:mi ying cha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醫師
- 畢業院校:山東醫科大學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醫師簡介,科研成果,
醫師簡介
秘營昌,男,主任醫師,1966年生,1990年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分配至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血液內科工作。199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2003於美國UniversityofLouisville做博士後研究,回國後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副主任醫師。美國血液學會(ASH)會員、美國腫瘤研究學會(AACR)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
科研成果
主要從事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1)提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誘導化療期骨髓穿刺對AML治療的指導意義(於誘導化療的第7天、骨髓抑制期血象最低點、血象恢復期行骨髓檢查,有助於估計預後、指導治療,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總結了我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點及雙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率及治療特點。分析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病程中免疫表型和細胞遺傳學特點的變化,對於急性白血病患者克隆的變化提供了線索。探討了AML緩解後合理的治療周期,分析了我國老年AML的生物學特點及治療情況。總結了以HA為基礎的三藥誘導治療方案治療成人AML的結果及與染色體核型的關係,是我國首次大系列的總結AML染色體核型與療效的關係。原發、初治AML患者CR率達77.4%,患者中位DFS期為28.5個月,3年DFS率為45.4%,5年DFS率為40.2%。按SWOG標準將患者根據染色體核型結果分為良好、中等、差、未知四組,認為未知組可併入預後中等組。三組不同核型患者的預後具有顯著差異,好核型組的預後明顯要比其它兩組要好,中等核型組比差核型組要好。這些工作的結果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廣套用,對指導改進我國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2)基礎研究:對新型抗腫瘤/白血病藥物GRO(G-richoligonucleotides)在腫瘤/白血病細胞系中的抗增殖作用、誘導細胞死亡的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細胞死亡可能存在的新模式。研究了GRO結合蛋白核仁素在白血病細胞凋亡過程中的變化及其和PARP-1的關係,就其作為腫瘤分子治療靶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研究中發現在白血病細胞凋亡過程中凋亡小體表達核仁素,提出核仁素可作為凋亡小體的標記蛋白,在腫瘤/白血病的研究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專題討論20餘篇。參加編寫著作10餘部,已出版8部。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的研究。現承擔留學回國人員擇優資助項目一項,承擔天津市公關項目的部分內容。申請專利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