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刪就是發帖平台根據對個人發帖和媒體批評、曝光等方面的報導和信息進行系統審核,審核結果不通過直接刪除的一種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秒刪
- 定義:指瞬間刪除
- 目的:出於保護自身安全考慮
- 價格: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刪帖對話,刪帖生意,高峰期,律師說法,
刪帖對話
職業刪帖公司口出狂言記者記錄“心跳”對話
原來,小王是個資深的化妝品新品試用愛好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試客”。她經常在網上申請新款化妝品試用,按照約定,她要在指定網站上寫產品試用心得。
前兩天,她通過網路申請試用了一款粉底液,感覺效果明顯不如產品介紹的那么好,就如實填寫了試用心得。結果,她很快發現自己的帖子被刪掉了。再貼,再刪,“屢刪不爽”……後來她才發現,這是職業網路刪帖公司的“傑作”。
不少網友認為,如果網站發布出來的只是一些正面宣傳的帖子,對產品不利的真實帖子則無法公之於眾,豈不是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再說,這些職業刪帖公司合法嗎?昨天,記者與一家刪帖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了一次“心跳”的對話。
刪帖生意
2400元秒刪具體價錢得看連結
昨天,記者打開寧波工商局那位朋友提供的職業刪帖公司網站。只見首頁上閃爍著“專業刪除”幾個大字,還配有英語譯文“Netcleaner”,旁邊有兩行小字:“專業刪除百度、網易、新浪、搜狐、天涯、鳳凰、奧一、西祠、搜狗論壇部落格帖子”。
根據網上的QQ號碼,記者聯繫上了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蠻敬業,其QQ個性簽名是“如不線上,請撥打電話:158290*****,負面刪除公司真誠為您服務。”。
沒有等記者開口,他已經主動搭訕了,下面是記者與刪帖公司工作人員對話的一部分:
對話部分
刪帖公司(16:51:44):你好!需要什麼幫助?
記者(16:52:39):你好!你們刪帖怎么收費?
刪帖公司(16:52:55):請問刪哪個網站的帖子?
記者(16:54:50):天涯論壇。
刪帖公司(16:56:49):2400元,秒刪。具體價錢得看連結。
記者(16:57:01):你業務很忙嗎?說話這么慢!
刪帖公司(16:57:21):還行!
記者(16:57:25):秒刪是什麼意思?
刪帖公司(16:58:10):就是指瞬間刪除。
記者(16:57:58):2400元能刪到什麼程度?一個很火的帖子你們刪得了嗎?
刪帖公司(16:58:54):你提供一下帖子連結,我看看。
記者(16:58:22):我怕你們煽風點火,那不更厲害了?
刪帖公司(16:59:23):你得先提供你的帖子,到哪個公司都一樣。
刪帖公司(17:04:30):呵呵!放心吧!我們刪除負面很專業的。
記者(17:09:40):喔!是不是所有網站的帖子都可以刪除啊?
刪帖公司(17:10:07):是的,沒有我們刪除不了的帖子。
記者(17:10:43):那你們公司是合法的嗎?
刪帖公司(17:11:30):肯定的。
記者(17:12:39):有工商註冊嗎?如果我要刪帖,提供公司發票嗎?
刪帖公司(17:12:47):沒有發票的。
刪帖公司(17:12:56):你到底要刪除什麼啊?
最後,記者以價格太貴為由,表示不需要對方“刪帖”了。
高峰期
“3·15”前刪帖業務大增
“百度”找到345000條職業刪帖信息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在網上似乎已成為一種職業。
近段時間來,職業刪帖公司頻現網路。這些所謂的職業刪帖公司,並不是自己去刪帖,而是充當網路或者論壇版主與企業之間的“掮客”。這類公司的名稱也各不相同,有的叫“網路打手”,有的叫“網路公關”,還有的叫“危機公關”……
據了解,隨著“3·15”消費維權日的到來,通過網路進行消費投訴的帖子逐漸增多。不少企業為了消除網路負面影響,專門花錢聘請職業刪帖公司,刪除對企業不利的信息,壓制負面影響。
昨晚,記者通過“百度”找到345000條職業刪帖的相關信息,其中有許多是職業刪帖公司的廣告網站。記者發現,有的刪帖公司甚至在網上打出了“網路炒作、口碑行銷、軟文行銷、打壓對手、刪除負面信息”的廣告詞。
律師說法
有償刪帖涉嫌超範圍經營
據了解,刪帖公司替企業“滅火”的方法就是,通過“公關”網站負責人或論壇版主,把負面帖子徹底刪除;或者通過技術手段,將負面信息在百度等搜尋引擎中的搜尋排名進行打壓,使負面影響最小化。
“既然拿不出發票,我想這個公司就是不合法的,至少涉嫌超範圍經營。”北京國綱律師事務所杭州分所律師鄭山山這樣說。
鄭律師認為,即使發帖者的言論有不當之處,也應該由網路管理員依法刪除。職業刪帖人通過灰色途徑,“收錢消災”,這種做法不可取。刪除了企業的負面信息,有可能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
有關專家認為,需引起重視的是,由於現還沒有法律法規對職業刪帖“陪聊”公司的這種經營行為進行限制和規範,一旦不良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通過灰色交易而刪除帖子,同時對其形象進行網路推廣,掩蓋對其不利的負面事實,就會侵犯消費者的言論權和知情權,從而對消費者造成嚴重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