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試考》是一本關於科舉考試的書籍,作者是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
基本介紹
- 書名:科試考
- 作者:王世貞
- 類別:國學經典
- 裝幀:精裝
- 著作權方:公共著作權
- 朝代:明代
圖書簡介,編輯推薦,釋義,作者簡介,內容簡介,主要內容,出身,開試日期,
圖書簡介
編輯推薦
國家初起,右武,其於文事,亦不數數焉,大要各以其途進。然庚戌詔,見天子意在矣。百餘年來,日以益重,非從此出者,多見擯異途,不輒當要津,此豈一朝一夕哉!作《科試考》。
釋義
國家剛建立時,有一部分人從事軍事,其他人從事文筆一類的工作,但數量也不多,主要以各自的道路前進。然而庚戌詔書,出現在了天子的意思。幾百年來,漸漸變得重要,不是從這裡出來的人,多數被排斥不同途徑,不總是在重要關口,這難道是一朝一夕呢!寫了這篇《科試考》。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於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內容簡介
初設科舉條格詔: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成周之制,取材於貢士,故賢者在職,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風俗淳美,國易為治,而教化彰顯也。漢唐及宋,科舉取士,各有定製。然但貴詞章之學,而未求六藝之全。至於前元,依古設科,待士甚優。而權豪勢要之官每納奔競之人,辛勤歲月,輒竊仕祿,所得資品,或居士人之上。懷材抱德之賢恥於並進,甘隱山林而不起,風俗之弊,一至於此。今朕統一中國,外撫四夷,與斯民共享昇平之治。所慮官非其人,有傷吾民,願得君子而用之。
自洪武三年八月為始,特設科舉,以取懷材抱德之士,務在經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質得中,名實相稱。其中選者,朕將親策於廷,觀其學識,品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材學出眾者,待以顯擢。使中行文武皆由科舉而選,非科舉,毋得與官。敢有游食奔競之徒,坐以重罪,以稱朕責實求賢之意。
主要內容
一、鄉試、會試文字程式。
第一場,試《五經》義,各試本經一道。
第二場,試禮樂論,限三百字以上。詔誥表箋。
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一道。惟務直述,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第三場畢後十日面試,騎觀其馳驟便捷,射觀其中數多寡,書觀其筆畫端楷,律觀其講解詳審。
殿試,時務策一道,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從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賜進士及第。
第二甲一十七名,正七品,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八十名,正八品,賜同進士出身。
開試日期
鄉試,八月初九日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會試,次年二月初九日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殿試,三月初三日。
三年一次開試。
於洪武三年鄉試,洪武四年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