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與遼代社會

科舉與遼代社會

《科舉與遼代社會》是2015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作者是高福順 。

基本介紹

  • 書名:科舉與遼代社會
  • 作者:高福順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350 頁
  • 定價:80.00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61717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對遼代科舉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做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本書在總結、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文獻史料與碑刻資料為依據,參以野外調查資料,在分析遼代科舉發展演變過程的基礎上,探析科舉與遼代教育、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領域之間的互動關係。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科舉與遼代社會互動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節 遼代科舉制度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 科舉與遼代社會互動研究的方法與思路
第四節 科舉與遼代社會之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
第二章 遼代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科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遼代科舉制度肇始及其特徵
一 遼代科舉制度的初創
二 遼代科舉制度初創時期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遼代科舉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一 遼代科舉制度的發展
二 遼代科舉制度的完善
三 遼代科舉制度的終結
第三章 遼代科舉考試運行機制
第一節 遼代科舉應試對象
一 遼代科舉應試對象由漢族士人擴展至北疆遊牧民族士人
二 遼代科舉應試對象的限制措施
第二節 遼代科舉考試應試科目
一 遼代常舉應試科目
二 遼代制舉應試科目
第三節 遼代禮部貢院與知貢舉
一 遼代禮部貢院考
二 遼代知貢舉考
第四節 遼代科舉考試程式與內容考論
一 遼代科舉考試程式
二 遼代科舉考試內容
第四章 遼代科舉考試規模
第一節 遼代科舉考試次數與考試年限
一 遼代科舉考試次數
二 遼代科舉考試年限
第二節 遼代科舉考試規模
一 遼代科舉考試分等錄取
二 遼代科舉考試錄取規模
第三節 遼代歷科狀元考辨
第五章 遼代及第進士禮遇與“進士”稱謂辨析
第一節 遼代及第進士的社會生活禮遇
第二節 遼代業進士、舉進士考
一 遼代業進士考
二 遼代舉進士考
第三節 遼代鄉貢進士考
第四節 遼代前進士與殿試進士考
一 遼代前進士考
二 遼代殿試進士考
第五節 遼代特恩賜第進士
一 居功轉賞
二 因功受賞
三 納錢納粟出身
第六節 遼代進士題名錄
第六章 科舉與遼代教育
第一節 科舉與遼代教育制度的關係
一 科舉與教育的互動發展
二 遼代社會對科舉與教育關係的認識
第二節 科舉與遼代中央官學教育
一 科舉與國子學
二 科舉與五京學
第三節 科舉與遼代地方官學教育
一 科舉與上京州學
二 科舉與中京府州學
三 科舉與南京州學
四 科舉與東京府州學
五 科舉與西京州學
第四節 科舉與遼代私學教育
一 科舉與家學教育
二 科舉與私塾教育
三 科舉與講學教育
第七章 科舉與遼代釋褐進士群體的政治地位
第一節 釋褐進士群體的入仕途徑
一 為遼代選官制度增添新途徑
二 為遼代官僚機構輸送治世人才
第二節 遼代進士的釋褐授官
第三節 遼代釋褐進士的初授官秩及其職掌
第四節 遼代進士釋褐後的初授官職與遷轉
第五節 遼代釋褐進士群體的政治地位與社會作用
一 官至宰執群體
二 擔當使者、接伴使和館伴使
三 遼朝釋褐進士的文官特色與政治價值認同
第八章 科舉與遼代社會儒家文化的繁榮
第一節 科舉與遼代社會的儒家文化
一 科舉與儒家文化在北疆遊牧民族區域傳播
二 科舉與北疆遊牧民族儒家文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節 遼代科舉家族的形成
一 河間劉氏家族
二 高陽梁氏家族
三 宛平張氏家族
四 濟陰張氏家族
五 琅琊王氏家族
六 范陽王氏家族
七 固安寧氏家族
八 廣陵高氏家族
九 析津程氏家族
十 部陰呂氏家族
十一 南陽劉氏家族
十二 安定梁氏家族
第三節 遼代釋褐進士群體的文化使命與社會作用
一 入職翰林,擬制詔誥
二 擔當史官,掌修國史
第九章 餘論
第一節 遼代科舉制度發展演變的基本特徵
一 遼代科舉制度是唐宋科舉制度的繼承與發展
二 遼代科舉制度具有明顯民族性特徵
第二節 遼代科舉制度發展演變的歷史局限性
一 遼代科舉制度發展的地域不平衡性
二 遼代科舉制度發展的相對滯後性
第三節 科舉制度在遼代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影響
一 華夷同風觀的形成及其社會意義
二 多元一體論的詮釋與北疆民族大融合的實現
三 北疆統治體制的轉型及其對金元社會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