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與明經

中國古代以考試為主的選士制度及其科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舉與明經
  • 定義:中國古代以考試為主的選士制度及其科目之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在中國古代,皇帝由世襲產生,官僚則由“選舉”產生。這種“選舉”意謂挑選和推舉,一般由皇帝和各級官僚操縱,與現代的選舉大為不同。古代有所謂“鄉舉里選”。漢代的選舉有“察舉”和“徵辟”二途:“察舉”是由各地官吏將人材挑選出來,推舉上去;“徵辟”是由皇帝或上層官吏直接選出人材,拔擢上來。應舉的士人要經過皇帝策問,對策或射策合格,便可授職。這種“察舉”的辦法有賴於鄉里州縣官吏的監督,以應選人材在鄉里的長期表現為依據。到漢魏之間,戰亂迭起,士人流徙,對應選人材的長期表現無從考核,於是建立九品中正制度,由原籍某地的士人充任中正,負責品評四處流動的原籍該地的士人。由於中正的品評不受輿論監督,遂計資定品,漸形成士庶等級制度。時至隋朝,設立考試科目,考核應舉士人,即是最早的科舉制。唐朝因襲隋制,又加擴大,使科舉制趨於嚴密。這種制度的特點是專用考試的辦法來挑選人材,不再循由地方察舉的途徑。參加考試的應舉人材,有“生徒”、“鄉貢”兩種;考試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以明經、進士最為重要。進士科重文辭,明經科重經術。其中進士科的人材較多,更受重視。科舉制一直延續到清代,但明經一科在北宋被廢止。

發展歷史

明經科的實行,主要是在唐代,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等。唐代規定正經有9種,分大經、中經、小經三類,《禮記》、《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其餘為小經。《孝經》和《論語》為共同必試,此外通二經者,必須通一大一小或兩部中經,通三經者須通大、中、小三經各一部。唐代一度規定《道德經》、《孝經》並為上經,必須兼通,這在歷史上被視為特殊情況。
科舉制的弊病很多,最主要的是它的科目往往不合社會發展需要。在這點上,明經科尤為陳腐。科舉制還有武舉,在近代也嫌落後。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的廢除就成為必然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