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查·米馬爾·希南(奧斯曼土耳其語:قوجو معمار سنان آغا)、米馬爾·希南(土耳其語:Mimar Sinan)或阿爾基迪特·希南尼(亞美尼亞語:Arkitekt Sinani)(1489年4月15日-1588年4月9日)是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塞利姆二世及穆拉德三世的首席建築師及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查·米馬爾·希南
- 外文名:Mimar Sinan
- 出生日期:1489年4月15日
- 逝世日期:1588年4月9日
人物經歷,人物背景,作品,
人物經歷
他在五十年間負責監督及建造奧斯曼帝國的主要建築物。超過三百座建築物都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一些樸素莊嚴的建築,如古蘭經學校。 他最傑出的作品是埃迪爾內的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最為著名的則是伊斯坦堡的蘇萊曼清真寺。他領導一個龐大的政府部門,訓練出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包括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Sedefhar Mehmet Ağa),他是艾哈邁德蘇丹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的建築師。他被視為奧斯曼建築古典時期最偉大的建築師,常與西方同一時代的建築師米開朗基羅作比較。米開朗基羅負責設計的聖伯多祿大殿及其高超的建築設計技術在伊斯坦堡並不陌生,他和列奧那多·達文西在1502年收到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委託,在金角灣上建造橋樑。
人物背景
有關希南的背景資料並不多,托卡比皇宮圖書館內有三個簡短的記錄是由希南向他的朋友穆斯塔法·沙艾口述的。在這些稿件里,希南透露了一些他在年青及軍旅時期的詳細情況。根據這些稿件,希南是阿卜杜勒曼南的兒子(改信伊斯蘭教者的基督徒父親的匿名)。 希南於1489年出生於安那托利亞開塞利附近的小鎮阿伊爾納斯。 1512年,希南透過德芙什美(Devşirme)系統進入奧斯曼帝國的政治體系。他來到伊斯坦堡應徵進入土耳其新軍,他在來到伊斯坦堡後改信伊斯蘭教。由於他當時已時超過二十一歲,未被托卡比皇宮的恩德侖學校收錄,被轉薦至一間輔校。有資料顯示希南可能成為大維奇爾易卜拉欣帕夏(Pargalı İbrahim Pasha)的學徒。他可能在這裡得到希南這個伊斯蘭姓名,並學習木工和數學,很快就可以作為一些主要建築師的助手,接受建築師的培訓。 三年後,他已經是一個嫻熟的建築師及工程師,而在他成為土耳其新軍之前,他作為軍官學校學生受訓了超過六年。據一些資源所述,他可能參與塞利姆一世的最後一個軍事戰役,攻略羅得島,但塞利姆一世的逝世終止了這次行動。兩年後,他目堵了征服貝爾格勒,他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作為皇家騎兵團的成員,該皇室騎兵團由蘇萊曼一世領導。他被提拔為皇家侍衛的隊長,領導學生軍訓步兵隊。後來,希南駐紮在奧地利,領導第62步槍團。希南的箭術高超,而同時作為一個建築師,他射倒一些建築物,以洞悉建築物的弱點。1535年,他作為皇家侍衛的司令官參與巴格達的戰事。1537年,他前往克基拉島、普利亞及摩爾多瓦偵察。 在這些戰役里,希南證明了他是一位受過訓練及有能力的建築師及工程師。當奧斯曼帝國攻陷開羅後,希南被提拔為首席建築師。在東面的戰線,希南協助建設防禦工事及橋樑,如橫越多瑙河的橋樑,又將教堂改建成清真寺。1535年在對波斯人的戰役里,希南造船以供軍隊及大炮渡過凡湖。因此,他獲得“海賽克”的稱號,即蘇丹的貼身侍衛,軍階相等於土耳其新軍的阿加。 瑟勒比·呂特菲帕夏(Çelebi Lütfi Pasha)在1539年成為大維奇爾,他任命希南監督奧斯曼帝國的建築及物料補給,如道路、供水系統及橋樑。他成為宮廷建築師的頭領,其權力較監察他的大臣更大,他培訓了一些助手及學生。
作品
作為隨軍工程師,希南透過實踐來累積經驗,不僅只是理論上的。這一點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及米開朗基羅。 在希南開展建築師生涯之時,奧斯曼建築仍然相當務實。建築物純粹把此前的建築物複製,只是依照基本的設計建造。這些建築物就像一些碎件揍合一起,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建築師須描繪一些助手及工頭看得明白的圖則,避免一些新奇的建築意念。另外,當時的建築師在設計上動用過量的安全邊際,導致物料及勞工的浪費。希南的出現逐漸使奧斯曼建築產生轉變,他改變了這些建築習慣,透過革新來發揮及轉變傳統,以期達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