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哲學

《科學與哲學》是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科學與哲學》是我國著名學者張東蓀的一部名作。20世紀20年代,我國學界曾經有過一場“科玄論戰”。張東蓀即是其中“玄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科學與哲學》收錄了他在論戰中的一些主要文章,以及此後的一些相關文章。他詳細區分了科學與玄學的研究範圍,反對以科學統治一切乃至於取消玄學的態度,強調了哲學對人生的意義和作用。這次論戰對於我國思想界的發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與哲學
  • ISBN:7100040620
  • 頁數:193頁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4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哲學與科學
為什麼要有哲學。這本身是一個功利意味十足的問題,但並不意味著沒有答案。高中課本給出了一個非常浪漫同時也十分功利的解釋,即哲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科學的發展。但是經驗告訴我們,過於浪漫的東西往往因為一廂情願而顯得不切實際,而與實際相結合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甚至於災難。這個觀點本身也常常被無情的歷史否定,例子很多,後邊會另有論述。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知道人的需求具有層次,這種劃分相對穩定但不絕對固定,而且總是在某一層次得到相對滿足之後才會追求下一層次。每種需求都對應著某種欲望。一種對真理的追求的需求則可以歸到馬斯洛金字塔的最高層--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需求可以與求知慾相對應。
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人物工藤新一說過:真相只有一個。如果真理如同真相一樣有且只有一個,那么找出這個真理無疑是大多數哲學家繼續他們工作的原動力。事實上對於科學家而言也是如此。大多數科學家研究的直接動力並不是要為人類做貢獻種種。另外科學家們得到的成果--一般是理論--大多並不能直接套用到實踐中。理論要經過足夠長的時間被簡化之後才能轉化為技術。而現狀是,理論被簡化的速度越來越跟不上理論本身更新的速度。因此我們也可以認為,理論的產生並不以理論的簡化和套用為目的。進而可以得到,科學家對理論的探索並不直接以為人類做貢獻為目的。
其實科學與技術的關係並不那么緊密。不僅科學本身不以技術為目的,技術本身對科學理論更新的依賴也是有限的。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發明蒸汽機等其實都是對早先已有知識的重新整合,大發明家愛迪生也與當時的最新理論相去甚遠。我們甚至可以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上得到更極端的結論,即中國古代的理論水平與工藝水平差異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可以認為技術甚至可以僅從經驗中產生而不與理論發生關係。當然這種結論並不能適用於今天,但是同樣能為我們認識科學與技術的關係提供參考。
很容易想像,最早期的技術是來源於經驗而先於科學理論產生的。而最初科學理論的產生則可以看做早期技術與早期邏輯的結晶。而這種邏輯與科學理論的發展共同促成了哲學的產生。因此,哲學與科學就像是一卵同生的孿生子,彼此聯繫又彼此區別。討論哲學與科學誰先誰後就像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但兩者在發展中確實有著明顯的相互作用。這也是在回答“為什麼要有哲學”的問題是產生那個浪漫而功利的回答的根源。
一方面科學為哲學提供各種數據與資料;另一方面哲學又憑藉其與生俱來的或多或少的“先驗性”並對科學作出一定意義上的預測。但是由於這種先驗性的預測與哲學本身客觀資料和數據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使得僅憑藉現有哲學並不能總能做出正確的預測。所以,如果把這種預測太當真,出現在蘇聯和中國的事情就不會讓人感到奇怪了。事實上,先入為主的哲學觀點也很容易成為科學理論進一步發展的阻礙,牛頓晚年為上帝的辯護以及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反對都驗證了這一點。
自上世紀開始,哲學和以理論物理為代表的科學向著差別更大的方向發展。由於科學理論的急劇膨脹,對於極少數專家外的任何人而言,科學變得過於專業化和數學化。科學理論被簡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理論更新的速度,所以理論被普遍理解也更加滯後,哲學家們的質疑範圍不得不縮小到極小的程度,以至於維根斯坦都說:哲學餘下的任務僅是語言分析。出於同樣的原因,很多人也認為,哲學的後現代時期哲學的三大內容:語言哲學,現象學和後現代主義是哲學的最終問題。此後哲學將屈居至玄學領域,這將是哲學的最後歸宿。
但我相信事情總不會這么讓人沮喪。事實上,科學家們更傾向於用一個或好多個數學模型去描述宇宙是什麼樣子,而沒有功夫也不願意去解釋為什麼是這樣。人存原理不管怎么看都有敷衍的感覺,更不用說其他根本沒有解釋的為什麼的問題。而對一切都愛刨根問底的哲學家們顯然更適合這樣的工作。所以,哲學的未來多半要依靠這么一批人,他們雖然並沒有稱之為科學家的資格,但能夠理解包括科學在內的幾乎整個人類知識所涉及的領域,並具有從古至今哲學家所應有的美德與怪癖。這些人將使世界與理論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這也將成為人類理性邁向最終勝利的重要一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