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人類

科學與人類

【摘要】科學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對象.進行無限放大跟無限縮小.在無限放大跟縮小的過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論.得出價值.做出貢獻.看看你現在的生活.看看航母.看看網際網路等等。.這些科學的意義平凡於人類的生活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與人類
  • 摘要:把研究對象進行放大和縮小
  • 定義: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
  • 過程:觀察、抽象、總結
科學定義,知識分類1,辭彙來源,一詞定義2,對科學一詞的理解,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研究目的,形容解釋,科學的定義,

科學定義

博弈聖經》中科學的定義: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
科學是由人類感知的自然現象,通過觀察、抽象、總結形成宗教個性論說,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宗教共性論說,再通過設定實驗環境、證明宗教論說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個性結論,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共性結論,進而形成有因果系統的有實驗共性結論的可重複驗證的學問,這就是科學。科學最基本的特徵是可重複性;科學精神的核心是創新精神。
實際上,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中醫是否是科學?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儘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決這些爭議。下面先看看我根據現有教科書以及有些權威性論著上的定義改進的自認為非常嚴格的定義,然後再來討論一下其確切的含義,爭取學術界有個一致的認同。
定義——科學是一種最逼近真理的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社會事業
該定義中“最逼近真理的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該定語是自己加進去的,原因是為了明確科學的涵義,即明確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知識體系(我至今為止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書上為什麼不敢明確地加上它)。其中“矛盾”當然是指邏輯矛盾。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么小,討論範圍那么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么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強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里怎么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複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導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衝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民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複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強。
“最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范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導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詞項既強調科學的嚴密性,又強調了科學對世界的認識意義。
“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該定語反映了科學對完美的追求,強調了科學也有個成長過程。普通人犯錯誤是經常的,偉人也會犯錯誤,象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這樣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錯誤的理論。羅素的著作中,經常描寫偉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節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馬爾薩斯四年內添三個孩子;提倡無為的叔本華對晚來的榮譽欣喜若狂;被稱為實驗科學的始祖的培根則不知道為他治病的哈維發明血液大循環理論。偉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偉人智慧的科學內容要想沒有一點自相矛盾的暇點則十分困難,而且體系越大越難以沒有錯誤,特別是新學科,需要時間的檢驗。任何科學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科學也許是某種情境下的近似,在無限推廣時就可能出現矛盾,而科學決不會裝作沒有看見,必定要去解決這一矛盾,使科學向前邁進。由麥可遜實驗引起的相對論、由黑體輻射實驗引起的量子力學以及理髮師悖論引起的數學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後發展起來的。
我想,科學的如上定義用了最少的文字既把經典的科學含義表達了出來,又突出了科學的特點,明確了科學與其它的分界,概括了庫恩的科學範式理論和波普爾的證偽理論,強調了科學的進化特徵。
還有觀點將科學定義為:認識自然規律並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服務的體系。
《辭海》對“科學”的解釋
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對於科學的認識
1、感性認識:源於實踐;
2、理性認識:源於實踐中對於感性認識的升華;
3、非感性認識和非理性認識:實踐中始終存在的思維的混沌認識;
4、用實踐的觀點、立場、方法、方式,去認識世界和宇宙,使人類的思想結晶和技術手段逐漸的走向科學,並且,建立起科學的發展史。
5、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的科學濃縮。
科學的三大特徵:
1.客觀性:科學研究和論述必須是遵從客觀實際的;
2.驗證性:科學研究的結論必須是可驗證的;
3.系統性: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必須是系統的、完整的。

知識分類1

按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以及總結和貫穿於三個領域的哲學和數學。
按與實踐的不同聯繫可分為理論科學、技術科學、套用科學等。
按人類對自然規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學可分為自然科學和實驗科學兩類。
按是否適合用於人類目標來看,科學又可分為廣義科學、窄義科學兩類。

辭彙來源

英文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的scio,後來又演變為scientin,最後成了今天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瑜吉把“science”譯為“科學”[香港創業學院院長張世平:即分類的“知識”、“學問”]。到了1893年,康有為引進並使用“科學”二字。嚴復在翻譯《天演論》等科學著作時,也用“科學”二字。此後,“科學”二字便在中國廣泛運用。
science的本來含義是系統知識,我想也許這樣,科學在十九世紀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細了,即分成許多許多專業,而這些專業知識又不象其它知識那樣是互不聯繫的。除了專業概念外,基礎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樣的,“科”的意思是分類或層次條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認為science 對應“科學”還是比較合適的。
中國古代的關於科學的起源,比如各類經典的經書都是關於科學規律的探索的信息記錄!古代的祖沖之的數學圓周率、張衡的地動儀、漢朝的指南車和指南針等,黃帝內經就是典型的醫學大成!是中國上古社會的科學巨著!但是就科學這個字眼來說,也許還是舶來品!
中國的成語“名不見經傳”,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說所有的經和傳等都是關於中國古代人類社會的科學探索紀錄!自司馬遷開始,根據歷史經傳編著史記,記錄了漢朝以前的所有的可識別的文字信息歷史紀錄!這些都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巨著!

一詞定義2

基本定義——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實的人們的,永無止境地探索、實踐,階段性地趨於逼近真理,階段性地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點,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成果的絕大部分有利於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尚事業。
科學,應該是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科學就是知識。第二,科學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識,它是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第三,科學是人類和科學家群體、科學共同體對自然、對社會、對人類自身規律性的認識活動。第四,在現代社會,科學還是一種建制。第五,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提出)。
貝爾納則把現代科學的主要特徵概括為六個方面: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傳統;一種維持或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構成我們的各種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各種態度的力量之一;與社會有種種相互關係。
科學的誕生和人類的歷史基本上一樣久遠。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700萬年,據考古發現,大約距今30萬年前,原始人就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開始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在距今一兩萬年前,原始人發明了新的勞動工具—弓箭。弓箭的發明人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組織地狩獵,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剩餘的獵物則被飼養起來,使人類由狩獵進入畜牧的時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繞鑽桿打孔的方法鑽木取火,又發明了摩擦生熱的制火技術,不僅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而且增加了生產的手段;用火煉製粘土,發明了制陶技術;用火熔化銅和鐵,製造出金屬農具,使人類結束了一萬多年的遷徙不定的生活,進入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從而開始了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
同時,科學是人種人類意識對客觀自然的一種正確的認識,它是來源於實踐(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指導人類進行新一輪的實踐並接受實踐的檢驗從而進行具體有續的整理的周而復始的過程。
通俗地說,科學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同時,科學的東西本身具有悖論!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學科的東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認為是矛盾的!其實,它反映了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不同的多個複雜方面!
實際上,在此以前,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中醫是否是科學?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儘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決這些爭議。
該定義中“逼近真理的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該定語是自己加進去的,原因是為了明確科學的涵義,即明確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知識體系(我至今為止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書上為什麼不敢明確地加上它)。其中“矛盾”當然是指邏輯矛盾。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么小,討論範圍那么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么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強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里怎么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複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導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衝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民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複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強。
“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和創新,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同時科學也非常強調繼承和借鑑!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范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導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詞項既強調科學的嚴密性,又強調了科學對世界的認識意義。
“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該定語反映了科學對完美的追求,強調了科學也有個成長過程。普通人犯錯誤是經常的,偉人也會犯錯誤,象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這樣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錯誤的理論。羅素的著作中,經常描寫偉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節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馬爾薩斯四年內添三個孩子;提倡無為的叔本華對晚來的榮譽欣喜若狂;被稱為實驗科學的始祖的培根則不知道為他治病的哈維發明血液大循環理論。偉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偉人智慧的科學內容要想沒有一點自相矛盾的暇點則十分困難,而且體系越大越難以沒有錯誤,特別是新學科,需要時間的檢驗。任何科學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科學也許是某種情境下的近似,在無限推廣時就可能出現矛盾,而科學決不會裝作沒有看見,必定要去解決這一矛盾,使科學向前邁進。由麥可遜實驗引起的相對論、由黑體輻射實驗引起的量子力學以及理髮師悖論引起的數學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後發展起來的。
我們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在使用“科學”這一概念的時候,我們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有必要做出明確地解釋。
科學是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實現具體統一的實踐活動,是通往預期目標的橋樑、是聯結現實與理想的紐帶。也可以說科學是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包括真實的聯繫與變化的規律)和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事物、條件、環境)的實踐活動。這是科學的內涵。科學性就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真實屬性,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能夠實現具體統一的屬性(是否科學,科學的,是指科學性)。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和探索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過程是科學研究;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實現預期目標)的方法、措施、手段是科學技術;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是運用科學;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認識是科學知識;符合客觀實際的普遍規律是科學理論;對人類來說首次揭示出客觀實際事物本來面貌的內容是科學發現;變革現實使它產生從未有過的客觀實際是科學發明;按照客觀事物之間的實際聯繫與客觀規律進行的思考是科學思考(邏輯思維);運用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與問題是科學分析;依據科學分析作出的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的決策是科學決策;通過多方面重複的或普遍的實踐檢驗與科學思考,看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什麼樣的客觀實際,能否創造出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這種態度是科學態度。用科學態度指導個人行為與社會實踐,這種思想是科學意識與科學精神。科學家是在科學實踐中有重大突破創新(重大發現或發明)的人。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的基本觀點。
真理必須是科學的,否則就不能實現預期的目的。科學的不等於是真理,實現了殺人、放火、戰爭的預期目的,只是正確地運用科學,不一定符合真理,也可能是犯罪。那些只講科學、不講真理的人,有些人已經墮落成為社會的罪人,利用高科技實施犯罪活動已經屢見不鮮,製毒販毒就是典型的案例。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我們學科學知識、用科學技術、發展科學事業,都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的,只有這目的崇高而遠大,才能創造人生的高價值與開拓精神的高境界,實現人的大發展;才能創造社會的高效益,促進社會和諧的大發展。科學家只有把目標定在創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上,或者說把科學的功能用在實踐真理與發展真理上,才能使科學成為真理,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
科學發展要求用科學的態度探索和諧發展的規律,只有正確地運用和諧發展的規律與科學技術,才能實現和諧發展的預期目的。

對科學一詞的理解

綜上所述,一般人在對“科學”這個詞的理解,可能理解為“人類已經找到的代表現實的真理知識內容”(具體的科學知識)或“科學真理的理論”(科學理論體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並區別稱為科學知識及科學理論的方法”(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後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學哲學。
事實上,科學的存在和發展中一個永恆的問題是標準與創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學知識的出現必然形成相關的評判正誤的標準,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出現的過程就是對原有標準突破的過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標準的限制或壓制。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刻地反思兩種科學的悲劇:一種是推行錯誤的標準所導致的後果;另一種是肆意創新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聶文濤面向基層醫院適宜技術培訓講演中說:人類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標準(John rollo標準),到重新執行“高碳水化合物”標準(如北京協和醫院標準),這期間無數患者因為錯誤的糖尿病飲食治療進一步喪失了健康。醫學界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該講演引發的強烈震動,正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科學倫理問題。
史蒂芬·茨威格在《異端的權利》原文中的兩段話:“(卡斯特里奧與加爾文)在這場戰爭中,存在著一個範圍大得多並且是永恆的生死攸關的問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確定自由和權力間的界標。因為,如果缺乏權力,自由就會退化為放縱,混亂隨之發生;另一方面,除非濟以自由,權力就會成為暴政。”這兩段話隱藏著這樣的意思:(1)應該給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證明自己的權利,或者說一切反對異端見解的人必須提供證據;(2)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都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確,而無需在此之前抱怨社會的不理解。(3)所謂科學發展的意義,正在於改變人類原有的認識。因此,選擇錯誤是一種權利,否則就沒有科學探索的合理性。
沒有標準可能喪失人道;標準本身隱含的錯誤也能並不人道。因此,科學是一個超越了正確和錯誤本身的社會問題。

科學方法

要真正理解科學,僅弄清科學的定義是不夠的。但也不是要掌握許多科學知識才能理解科學,想迅速理解科學的捷徑,那只有掌握一些主要的科學方法。
科學就是求真,也就是如何獲得真的陳述,經典的科學方法有兩大類,即實驗方法和理性方法,具體的說主要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將特殊陳述上升為一般陳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經驗科學來源於觀察和實驗,把大量的原始記錄歸併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識體系,這就是經驗科學形成的過程。可見怎樣的歸納是有效的、可靠的,這是經驗科學要研究的最重要的問題。自從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延生以來,從未停止過這方面的探索和爭論。可以看到隨著深入的研究,發現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遠比演繹法複雜。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教育不敢注重科學方法的普及,使得大眾接受科學知識和接受其它知識似乎一樣,以致分不清什麼是科學知識,什麼是非科學的知識。這裡無法嚴格的討論歸納方法的完整內容,但為了說明下面的一系列問題,這裡簡單提些基礎的歸納要點。
歸納法分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其中完全歸納法套用範圍很小,因為對絕大多數事物,可觀察的現象往往都是無窮的。所以實用的歸納法必然是不完全歸納法。其又分兩種即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簡單枚舉法是不可靠的,只能得到或然性真理,因此科學歸納法是科學方法討論的中心。
所謂科學歸納法又叫排除式歸納法,這種歸納法不一定要增加原始陳述,而是排除那些可套用於特定事例的可能假說。培根的“三表法”和穆勒“五法”都是這類型的。下面簡單列出穆勒“五法”。注意,它們的前提是,只存在兩類現象,每類只有三個元素,即a、b、c(現象)和A、B、C(原因),並都先假定了①只有一個出現a的條件(原因),②只有A、B、C是可能的條件(原因)。
1、契合法:a與AB一起出現,也與AC一起出現。可知,A是a的充分條件。如,例1:在兩塊麥地上施氮肥(A),一塊澆水(B),一塊施鈣肥(C),結果產量都增高(a)。則可以猜想施肥(A)是產量增高(a)的原因。
2、差異法:a與ABC一起出現,但不與BC一起出現,可知,A是a的必要條件。如,例2:在一塊麥地上既施氮肥(A)又澆水(B)又施鈣肥(C),結果產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塊麥地上只澆水(B)施鈣肥(C)則產量不變。則可以猜想施肥(A)是產量增高(a)的原因。
3、契合差異法:a與AB一起出現,也與AC一起出現,但不與BC一起出現。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如,例3:在兩塊麥地上施氮肥(A),一塊澆水(B),一塊施鈣肥(C),結果產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塊麥地上只澆水(B)施鈣肥(C)則產量不變。則可以進一步肯定施肥(A)是產量增高(a)的原因。
4、剩餘法:已知B是b的條件(原因),C是c的條件(原因),abc與ABC一起出現,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如例4:天文學家觀察出天王星的運行軌道有傾斜現象(a、b、c),已知傾斜現象a、b是受兩顆行星(A、B)的吸引,於是可以猜想還有一顆行星(C)影響天王星的軌道傾斜(c)。
5、共變法:A與a以同樣方式發生變化,而BC則不以這種方式變化。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如例5:改變單擺的擺長(A)則單擺的周期(a)隨之改變,但改變擺球的質量(B)和擺球的材料(C)則周期不變。則可以認為單擺的擺長(A)決定其周期(a)。
通過類似於上面穆勒五法的科學歸納,似乎能夠不太費力地找到事物的因果關係,但事實上非常困難。就穆勒五法而言,最難滿足的就是那兩個預設的條件,第一個稱決定論公設,量子力學和混沌學的出現真實世界中決定論系統並不是太多的,所以並不總能滿足這預設。第二個稱封閉系統公設,這在科學研究中最難滿足的,比如,契合差異法雖然對決定論系統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但只要系統較為複雜點,其封閉性就很難滿足,對單擺這樣的簡單系統較容易搞清楚某現象(如周期)背後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擺長、質量、材料等),但例3就不簡單。影響麥田產量的可能原因其實有很多很多,因此實際研究決不象例3那樣簡單。
關於歸納說了這么多,實在出於無賴,讓人們懂得歸納問題是科學的最大難題,要花很多時間的,但不強調這一點就不無法讓人們理解科學。關於經驗問題,現代哲學可能還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歸納問題上,主要還在經驗科學的最基礎問題上討論,即如何描述現象,怎樣的描述才是有意義的。現象學、邏輯實證論以及非常晦澀的語言哲學都停留在這方面討論。的確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最大的貢獻也不是總結歸納法,而是強調怎樣得到正確的原始陳述。原始陳述都不正確或無意義,則以後的歸納演繹就全是徒勞的。
演繹法:套用一般陳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導出特殊陳述或從一種陳述導出另一種陳述的方法。乍看起來,演繹似乎不能得到新的東西,所以培根尖銳的批評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不是沒有根據的。但如果改變觀念,認真思考一下什麼是“新”,則就為發現演繹法的重要性。從牛頓把天上的星體運動與地上的蘋果落地相聯繫到如今的大統一理論,可見物質現象的背後的確很可能有統一的本質,這樣就完全可能用很少的陳述推導出對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的正確陳述。從這意義上說,“新”不一定指在舊體系之外的陳述,只要是另一種沒見過的表述就是新,因為所有的具有現實意義的陳述都可以放在一個科學體系內。
笛卡爾似乎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十分瞧不起培根,由他的努力終於建立起真正實用的理性大廈。他看到了數學的演繹力量,把古希臘的注重理性思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西方笛卡爾常被稱為哲學之父、科學之父,我也非常贊同。嚴格的科學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是從哥白尼,不是從培根、也不是從伽俐略,而是從笛卡爾。嚴格的說,沒有數學就沒有科學。任何一門科學,沒有數學的參與,則很難說有效,更談不上能成熟。
但數學常不被稱為經驗科學,甚至有時稱為形上學,因為數學往往是從幾個公理出發演繹出的理論體系。如《幾何原本》僅由五個公理就演繹出厚厚一本書來,而把其中第五公設變了變,又演繹出《羅氏幾何》和《黎曼幾何》。數學的公理往往來源於直覺,所以又常常被稱為先驗科學,其實它與經驗科學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只是經驗科學中的定律定理相對數學公理不那么直覺罷了。《歐氏幾何》是對實際空間的研究,當然很容易直觀得到幾條公理了,《代數》、《數論》等僅是對數和方程進行研究當然也可能建立在幾條直觀的公理規則的基礎上,但《相對論》要把時空物質都聯繫起來研究,則其定律定理就不是一目了然的了。數學被認為最抽象的,其實正是其抽象才認為基礎,越是具體則研究對象涉及的因素越多。幾何為什麼是科學的基礎,正是因為所有的事物都占空間,代數之所以是基礎,是因為所有的概念必需量化後才能被精確研究。抽象有兩層意思,一是事物某側面的描述,二是難以理解難以想像。當然很多情況下這兩層意思都有,因為對事物不完整的描述就不具體了,也就難以想像。然而抽象的理論之所以實用正是因為我們對具體事物的描述和處理總喜歡一部分一部分進行。因此抽象的往往是基礎的。笛卡爾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並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研究必需遵守的一些原則: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現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放在我的判斷中;
②把難題儘可能分解為細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圓滿解決為止;
③按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地上升到複雜的對象的認識
④把一切情形儘量完全地列舉出來,儘量普遍地加以審視,以保證沒有遺漏。
這幾個原則除了第一點輕視了實驗的作用外,是非常精闢的。整個經典科學按照這些原則建立起來。現代科學儘管補充了經典科學的方法,但以上經典科學方法仍是科學的最基本方法和主要方法。所謂類比、模擬、實驗、分析綜合和假說等也都應屬於經典科學的方法,由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提練出的功能模擬法、黑箱法和信息法即使在電腦處理能力極強的當今,也只能算是科學方法的補充。從整體到細節這種顛倒的認識過程無論如何不可能成為主流方法,只在不得已時使用。
從將數學套用於各門科學所出的成果來看,說演繹不能得到新東西有非常明顯的問題。比較而言,演繹比歸納有較多的主動和自由,因為演繹可以自由選擇初始公理,自由制定演繹規則,這樣就能創造出大量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體系一旦發現現實世界某部分適用,則立即顯示出它的巨大作用,如《黎曼幾何》用於《相對論》,《群論》用於《粒子物理學》等等。另外歸納本身常需要演繹,且一個陳述的正確程度需要用數字反映出來,由於數學的加入大大減少了歸納程式,提高了歸納的效率。比如,德布羅意根據光的波粒二象性和詳細考查物理學的發展過程,擴展聯想到可能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這過程幾乎屬於演繹,但根據這一假說可以定量地預測出電子衍射的結果,通過實驗記錄現象,由實驗現象記錄與理論導出陳述的定量比較,從吻合的有效數字中就能大致知道該假說的正確程度。顯然有效數字是實驗的核心理論,有兩位有效數字吻合意味著只有百分之幾的錯誤機率,有8位吻合則只有億分之一的被證偽機率。所以定量實驗實際上是彌補不完全歸納的缺陷。幾個精確的實驗就可以大致證實或證偽假說了,否則象《廣義相對論》這類很難觀察的理論就無法得到人們的承認。
到此,我們應該能理解為什麼說數學是科學的皇后了。在某些哲學家那裡,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區別常用倒金字塔和正金字塔來比方。認為先驗的體系一旦某一原則或原理被證偽,則整個體系化為烏有,而經驗體系即使有幾個原理被否定,但就象金字塔底部抽去幾塊石頭一樣金字塔不會倒(如牛頓力學屬於經驗科學,它沒有因為相對論推翻了其幾個定理而蹦塌)。這樣的比如很生動也很恰當,但很容易讓人們輕視理性。其實這個比方只是警示我們小心地套用人為構造的理論,而理性則是科學的本質,因為演繹不僅用來構造理論、套用理論導出陳述,而且它也溶于歸納過程中。科學離不開邏輯離不開理性。
“科學方法似乎毫無趣味、很難理解,但是它比科學上的發現要重要得多。”國際科普理論學者認為,科學方法是科學素養中最重要的內容,公眾理解科學,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學方法並套用這些科學方法解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盲從行為,也與缺乏科學方法有關。特別是在我們缺乏理性基礎的國度更應該強調學習科學思維方法。

科學精神

因為科學常和技術連在一起,因此容易讓人忘了科學是上層建築中的一部分,特別是沒有理性傳統的落後社會中,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們不知道還有科學精神。的確很少有人總結概括科學精神,也很少有人宣傳科學精神。正是這個原因,科學對落後國家的影響不是很大的,至少不是全方位的。
雖然我教了幾年科技概論課程,卻還沒有找到對科學精神的系統闡述。這裡就我的零星資料試作簡單概括。美國科學社會學家默頓認為:普遍性、公有性、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性構成科學的精神氣質。我國的蔡德誠教授則把科學精神歸納為“六要素”,即:客觀的依據、理性的懷疑、多元的思考、平權的爭論、實踐的檢驗、寬容的激勵。兩位學者有許多共有認識。為說得更明確點,我把科學精神用以下語詞概括:公正、簡單入手多元思考、證實加證偽、理性懷疑、爭論與激勵。下面作些解釋。
①公正:以公正的立場觀察事物。我把這一科學精神稱為哥白尼精神。有人說近代科學從哥白尼開始,我雖然不贊同,但對哥白尼精神的偉大卻讚嘆不已。沒有哥白尼精神則沒有科學,從這一點上講哥白尼精神的確是近代科學的先導。由於觀察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的,因此在自然狀態下,人們很難脫離自身的角度去想像和思考現象,於是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無意識形成,當隨著年齡增長觀念僵化,則非常不容易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因而不容易把握事物。所以說公正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事實上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強化了公正意識。相對論的出現,使人們認識到不僅我們所在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且太陽、銀河系中心都不是宇宙的中心。19世紀的馬克思理論的缺陷主要就是太強調立場了,社會科學也必需打破階級的框架,建立一個無矛盾的統一體系,不應該有兩對立階級的社會科學理論。實際上現代自組織理論已經邁出了這一步。
②簡單入手多元思考:選擇簡單對象開始研究,建立理想模型,儘量套用數學,完整的考慮各要素,建立理論,並通過修改和擴展,擴大套用範圍。這其實就是上面所敘笛卡爾提出的科學思想,所以把它稱為笛卡爾精神。不僅在物理上牛頓的質點模型、克勞修斯的理想氣體模型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是在其它領域也一樣,如生物界摩爾幸運地選擇了果蠅這個簡單對象才揭開了遺傳學研究的序幕。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片面思維,要有多元化思考,但大腦處理信息能力有限,所以先選擇簡單對象,就可以避免思考過多的因素。而較複雜問題可以用研究簡單問題導出的結論通過各種方式的迭加和處理解決,更複雜的問題可以用已有結論定量近似和定性分析。
③證實加證偽:科學是嚴格的,它強調理論與實踐的一致,即理論的任何導出陳述都必須與觀察相符,能用實驗證實,不能被證偽的理論就不是科學。我們稱這為波普爾精神。現代科學有許多新理論沒有較多的實驗支持,往往來源人為的演繹構造,這樣的知識系統,只要有一個與觀察不同,就應該推翻。但對經驗科學,經驗先於理論,則不應該輕易相信證偽,即使某個陳述被證偽,也應先考慮修改,或用更大的理論包容舊理論。
④理性懷疑:科學只是最逼近真理,事物的真實道理只有事物自己知道,任何知識體系都是人為構造的,科學特彆強調懷疑包括對自身的懷疑,但自從科學延生三百多年來由無數具有懷疑精神的科學家十分謹慎地發展,許多科學領域近於成熟,因此懷疑需要一定的理性基礎。科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兩個人物笛卡爾和馬克思都不約而同的把“懷疑一切”看成是自己的座佑銘。由於信仰共產主義的人們偏偏忽視了馬克思的懷疑精神,過分地相信教條,為了警示這一點,我把它稱為馬克思精神。雖然如今的科學可靠性遠比兩個偉人所處的時代可靠得多,但科學的可懷疑性不變,只是不能缺少科學訓練盲目懷疑了,當你想懷疑某個科學結論時,你得認識認識自己,是否夠上水平,因為簡單的懷疑早被懷疑過無數次了。特別一些經典的理論,如歐氏幾何、代數、運動學等理論,它們是由很少的公理和定律構成的。如歐氏幾何,其五條公理相當直觀,且沒有一條來自實驗,在此之上演繹出的理論經幾千年無數人的驗證,因此可以說是完全可靠的理論。而運動學的可靠性也是這樣,只是運動學的原理中,有實驗定律(如速度合成平行四邊形法則),所以可靠性不如歐氏幾何。為什麼有實驗定律的理論系統可靠性反而弱呢?這是因為實驗定律是受實驗條件限制的,往往一時弄不清適用條件,比如說牛頓定律是在低速情況下實驗總結的,所以當人們認為它普遍適用無限推廣時就會出錯。從這意義上說經驗科學反而沒有純科學可靠。完全人為構造起來的理論,容易做到完全沒有邏輯矛盾。只是這樣的理論要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完全對應則不容易,即純科學的倒金字塔不可靠性在於其套用。懷疑精神常用在生活中,花花世界,你必須睜大眼睛辨別一下哪些是科學哪些不是科學,懷疑精神主要用於對非科學內容的懷疑,遇事要多多思考思考,不要盲從。在我國,盲目崇拜、守舊缺乏創新精神以及傳統勢力過於龐大,可以說就是缺少懷疑精神所致。是目前的高考制教育模式扼殺了懷疑精神,考試題總是要求題目有唯一的答案,且任何對題目本身的懷疑都是多餘的,一定會影響分數,則師生一致不去作任何“多餘”的思考。因此教育圍繞考試這現象應引起我們的深思。
⑤爭論與激勵:科學是人造的,因此與人的素質有關,爭論和激勵能使人的素質迅速提高,因此科學需要討論的環境和維護人們對科學的熱情。我覺得這方面科學家中玻爾最出色,所以稱為玻爾精神。由玻爾與薛丁格的激烈爭論以及以他為中心的哥本哈根學派的集體貢獻,天書一般的量子力學終於建立起來,這是人類的奇蹟。玻爾與愛因斯坦也爭論了一輩子。相比之下,我們的環境學術氣氛就太差了,討論是那么的少,稍有爭論就傷感情,如此脆弱的氣質怎么能對科學有所貢獻呢?現代科學已完全是一種社會事業,遠不是個人獨立能有所建樹的,為什麼小小的德國出那么多哲學家,為什麼小小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出那么多著名科學家?為什麼貝爾公司微軟公司有那么多的發明?這一切說明科學環境太重要了。一個社會要真正重視科學則首先注意科學環境的創造和維護。中國小要培養辯論水平,大學要有較多的學術活動,學術權威應多向愛因斯坦學習,努力發現和推薦新人,注意培養科學道德,蔑視和打擊科學上的剽竊和弄虛作假,保護智慧財產權。
科學精神到底有多少,需要大家來討論,我想,把科學精神概括為以上五種,並以五個著名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能夠較好地突出科學的特質,有助於,我們大規模的普及科學思想,創建精神文明。
五、科學與技術的區別
技術(technology)一詞的願意是木匠,這也許在古代木匠在各工匠中最具技藝的原故。技術的定義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各種具體技藝、經驗和具體知識。
我認為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並尋找探索它所成的規律的一門功課,需要你的探索精神。
“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研究目的

研究科學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給出新的解決問題方式;第二是試圖更簡約地理解自然現象。
這個世界的演化是有邏輯規律的, 這個宇宙間豐繁多姿的現象背後是有原因的, 這是科學存在的前提, 也是任何智慧存在的前提。 至於這個宇宙為什麼是有邏輯規律的, 這並不屬於科學的範疇。 我們存在於這樣一個宇宙中, 這是一個基本的經驗事實。當人類每一次重新理解自然現象的時候,都是對原有理論和方法的不同程度的否定,因此必然涉及科學權威和社會意識形態的改變,因此需要艱難的取證。這一點,只要看一下對《天體運行論》的三個著名評論就可明白:
恩格斯評價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自然科學藉以宣布其獨立並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燒教諭的革命行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這本書(雖然是膽怯地而且可說是只在臨終時)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W.海森伯評價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今天,我們甚至可以以更極端的形式說,“靜止”一詞是由地球靜止著這個陳述來定義的,並且我們把相對於地球是不動的每一物體描述為靜止的。如果對“靜止”一詞作如此理解——而這是普遍接受的意義——那么,托勒密是對的,哥白尼卻錯了。只有當我們沉思了“運動”和“靜止”的概念,並把運動理解為至少是關於兩個物體的關係的陳述,我們才能夠把關係倒轉過來,使太陽成為行星系的不動的中心並獲得一個簡單得多、也更統一的關於行星系的觀點,後來牛頓充分評價了這種觀點的闡明的力量。因此,哥白尼把一個全新的要素加到直接經驗之上,我稱這個要素為“自然定律的簡單性”,而它與直接經驗毫無關係。
聶文濤評價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這是對天體進行的一次完全的數學研究,或者稱為純粹的邏輯運算。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開篇就說:“不懂幾何者禁止入內。”人類每一次最具有革命意義的進步,都是依靠科學家深邃的思考和邏輯運算,而所謂的觀察則大多數只是對邏輯的檢驗。所以,調查統計的說服力是非常有限的。人類應該恢復對智力的信心而不僅僅是眼睛。
應當看到, “簡化” 是一個比較含糊的字眼, 不問內涵地追求簡單性會使人誤入歧途。 最大而又最荒唐的簡單性莫過於把一切歸因於上帝, 就象聖經所宣稱的, 那比 Newtow 定律, Maxwell 方程式, 或是相對論的基本原理簡單多了。 但那不是科學, 因為聖經只不過是把它所 “解釋” 的東西羅列了一遍, 上帝第一天創造什麼, 第二天創造什麼, 如此而已。 除了生添一個上帝外, 這種所謂的 “解釋” 並不構成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簡化。 更重要的是, 這種 “簡單性” 缺乏人們對科學的一個很基本的期盼, 那就是要能夠預言未知的或未來的現象。 僅限於對已知現象的歸納整理這更接近於歷史而不是科學。
那么對自然現象什麼樣的理解能夠構成實質意義上的簡化, 並且具有科學所必須具有的預言性呢? 是邏輯推理。 把科學的理論框架建立在邏輯推理之上是其力量的重要源泉, 也是科學有別於宗教的一個極其本質的特徵。 在一個科學理論中從基本原理到對現象的解釋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銜接的。 因為邏輯推理的有效性是宇宙間一個近乎於先驗的最基本事實, 我相信人類遠在意識到 “邏輯” 這個概念之前, 就已經在本能地運用著初等的邏輯推理了。 邏輯推理具有極大的延展性和客觀性。 從一個科學理論的基本假定出發, 運用邏輯推理可以衍生出近乎於無限的推論, 而且這些推論是以非常確鑿並且獨立於個人意志的方式存在著的。 一個科學理論一旦提出就以一種完全嚴謹和謙虛的方式存在於學術界。 任何人都有權對它的基本假定和邏輯推論進行檢驗。 任何一個這樣的檢驗如果得出明確的否定結果, 就意味著理論被推翻, 或者其局限性被發現。 科學理論的這一特徵被科學哲學家 Popper 提升到了一個核心的地位。 Popper 寫過很多大部頭的書, 其中一個基本的觀點, 就是認為一個理論成為科學理論的必要條件是這個理論具有可證偽性。 也就是說一個理論要成為科學理論, 必須明確地提出在何種情形下它可以被推翻。 這一點初看起來很出人意表, 因為通常人們在思考科學理論時往往是從證明而不是證偽的角度去考慮的。 但細想一下其實卻不難理解, 因為一個科學理論的推論是無窮盡的, 再多的實驗也只能加強它的可信性而無法證明它的正確性。 相反, 由於科學理論明晰的邏輯推理性, 要推翻它卻只要有一個確鑿的反例就可以了。
人性有弱點, 科學家是人, 故也不例外。 疏忽、 偏見, 甚至蓄意的偽造都可能帶來謬誤。 科學之所以能夠在探索自然的漫長征途中去蕪存菁, 獲得卓越的發展, 正是得益於科學理論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界這種公正、 謙虛和理性的態度, 這是人類智慧的驕傲。

形容解釋

合乎科學的。很多情況下作為形容詞,其涵義是:“正確的”。例:①這種方法很科學;②科學共產主義;③科學發展觀。

科學的定義

我對科學的定義:對一定條件下物質變化規律的總結。
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
我認為:講述自己的觀點,讓讀者自行證明此觀點是可重複的規律(科學)的過程,應被稱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
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如果讀者不能驗證,就不是科學普及,而是讓讀者增加點“據說”的迷迷糊糊相信的可能,是迷信的傳播方法。
然而在人之初學科學的時候,沒有能力驗證知識的階段,講知識就算迷信也不對,因此給兒童講科學,應該叫啟蒙教育,就是指在兒童還不知道基本科學驗證方法的時候,講述知識。這不適用於理論交鋒之時。學校的教材,才是經得起推敲和實驗證明的標準的科普讀物。
迷信不一定是錯的,每個人都不是全才,都會或多或少的迷信權威、專家,不經驗證而相信。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學和假科學。
這樣說來,迷信和科普是對立的,科學和假科學才是對立的。
目的:通過討論和總結,明確“科學”的定義並推廣這種定義,使讀者可以準確的分辨科學與非科學,提高讀者的科學水平。
因為科學必須是能夠達成公認、可交流、可驗證、可證偽。
公認,是指交談雙方認可的,不是虛指。例如:8大行星說法的公認,是指科學大會通過決議,而不是地球上大多數人知道,後一標準是不容易驗證的。
但是科學家也有錯的時候:例如亞里士多德,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他的重物先落說被發現需要修正。(注意:因為石頭和羽毛實驗可以證實一個規律,所以不能說他的理論完全錯)修正後的論述:在做自由落體實驗時,如果兩物體受到相同的、與運動方向相反的空氣阻力,其它條件完全相同,則較重的物體先落地。(注意:原結論重物先落證偽的最好實驗不是兩個不同重量的球做實驗,而是帶降落傘的人和石頭比,石頭先落)
1888年,達爾文曾給科學下過一個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的定義指出了科學的內涵,即事實與規律。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並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至於規律,則是指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於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辭海》1979年版: “科學是關於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它是適應人們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它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結晶。”
《辭海》1999年版: “科學: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
法國《百科全書》 “科學首先不同於常識,科學通過分類,以尋求事物之中的條理。此外,科學通過揭示支配事物的規律,以求說明事物。” 前蘇聯《大百科全書》 “科學是人類活動的一個範疇,它的職能是總結關於客觀世界的知識,並使之系統化。‘科學’這個概念本身不僅包括獲得新知識的活動,而且還包括這個活動的結果。”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 “可以簡單地說,科學是如實反映客觀事物固有規律的系統知識。”
科學的基本定義 基本定義——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實的人們的,永無止境地探索、實踐,階段性地趨於逼近真理,階段性地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點,儘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永遠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尚事業。 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給“科學”下一個大家公認的定義,並不等於科學就成了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東西,誰也無法判斷什麼是科學什麼不是科學,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搞一套“科學”了。沒有公認的定義並不等於就沒有了公認的判斷標準。從邏輯上看,第一,科學理論必須是自恰的,即本身能做到邏輯上的一致性,至少要能自圓其說,不能前後自相矛盾。第二,科學理論必須是簡明的,不能包含不必要的假設和條件,為以後的失敗留好了退路,也就是說,要符合下面要談到的“奧卡姆剃刀”的原則。第三,科學理論必須是能夠被證偽的,不能在任何條件下都永遠正確、不能有任何的修正。第四,科學理論必須是有清楚界定的套用範疇的,只在一定的條件下、在一定的領域中能夠適用,而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包。從經驗上看,第一,科學理論必須有可以用實驗或觀察加以檢驗的預測,而不是只是空想。第二,在實際上已有了被證實的預測,也就是說,一個科學理論不能只被證偽,卻從未被證實過,否則這樣的理論是無效的。第三,檢驗的結果必須是可以被別人獨立重複出來的。第四,對於辨別數據的真實與否要有一定的標準,什麼是正常現象,什麼是異常現象,什麼是系統誤差,什麼是偶然誤差,都要劃分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結果隨意解釋。必須能夠跟其他有效的平行理論相互兼容,而不能無視其他理論的存在,自成一統,甚至惟我獨尊,要把一切科學理論全部推倒從來。
、《科學》期刊 該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科學》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線上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科學》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它的科學新聞報導、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誌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誌的宗旨。
在全球,《科學》雜誌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科學》雜誌的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史丹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科學》雜誌官方網址:http://www.sciencemag.org
《科學》九年制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六年級使用。
科學與迷信的區別
科學是由人類感知的自然現象,通過觀察、抽象、總結形成家教個性論說,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宗教共性論說,再通過設定實驗環境、證明宗教論說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個性結論,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共性結論,進而形成有因果系統的有實驗共性結論的可重複驗證的學問,這就是科學。科學最基本的特徵是可重複性;科學精神的核心是創新精神。實際上,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中醫是否是科學?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儘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決這些爭議。下面先看看我根據現有教科書以及有些權威性論著上的定義改進的自認為非常嚴格的定義,然後再來討論一下其確切的含義,爭取學術界有個一致的認同。而迷信主要是不講根據的推斷,如陳帥佛.邵偉華的風水算命理論.
科學的分支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天文學
地質學
氣象學
建築學
地學
醫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