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踐觀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

《科學實踐觀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為思想政治教育類論文,作者李月玲,指導教師王秀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實踐觀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
  • 論文作者:李月玲
  • 導師:王秀閣 
  • 學科專業:思想政治教育
  • 學位級別:博士 
  •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範大學 
關鍵字,內容摘要,

關鍵字

科學實踐觀 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

內容摘要

人類成功的實踐活動都是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人類特殊的實踐活動,只有其自身具備和實現了真理性和價值性的統一,才能散發出無限的魅力和吸引力,才能永恆地存在並成為人們不懈的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義的哲學追問。它不僅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人與社會的意義,還關係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以及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問題。在不同的範式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其基本理論體系便存在著根本上的差異。從歷時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經歷了從“社會哲學範式”向“入學範式”的轉換。在“社會哲學範式”下,人們著眼於思想政治教育與整個社會大系統之間的關係,使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側重於社會政治的需要,並把社會政治的需要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可見,“社會哲學範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主要集中在社會政治範圍內,側重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價值問題。這一研究範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確需要,並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隨著特定的歷史任務的完成,人們的主體性日趨增強。“只見社會而不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能適應變革了的社會現實,也不能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其理論體系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和質疑。因此,“社會哲學範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和價值,逐步使人們產生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甚至牴觸情緒。這一局面要求必須轉換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範式。於是,很多學者立足於“現實的個人”,把“現實的個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把培養人和滿足人的需要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把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可見,“人學範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價值問題。然而,囿於學者們對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機械論理解,這種轉向卻逐步傾向於過分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而忽視了它的社會價值,逐步產生“只見人而不見社會”的嫌疑。 綜上可見,“社會哲學範式”向“人學範式”的轉換,儘管是為了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在前一種範式下的弊端和困境而進行的。然而,由於後建立的“人學範式”自身的缺陷,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陷入了新的困境之中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和批判。由此,必須再次轉換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範式。一種新的研究範式,既要體現時代發展的需要,也要體現該學科的本質要求。 首先,剖析“社會哲學範式”和“人學範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最終發現,兩種範式的局限性歸根結底就在於對個人和社會二者之間的關係的理解不同。科學實踐觀表明,個人和社會是在人類實踐中產生的同構共生的關係體。可見,以科學實踐觀為研究範式,既是揚棄“社會哲學範式”和“人學範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利弊的必需,也是應對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和難題的必需。 其次,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看,思想政治教育既承載著宣傳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的任務,也擔負著促進個體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品質發展的任務。在本質上,它並不是要求個人無條件的接受社會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而是為了促進個人和社會在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等意識形態領域的有機統一。它的最終使命就是以社會的和諧進步滋養個人的全面發展,以個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科學實踐觀所蘊涵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就是個人和社會自始至終是同構共生、協調統一的。為此,以科學實踐觀為研究範式或者研究視域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是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價值本質之必然選擇。 本文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以導論的形式,論述和分析了目前學者對科學實踐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認識。第二部分(包括第一、二章節),首先對科學實踐觀進行了系統的把握,然後以此為視域反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並吸收借鑑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思想,為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做了理論鋪墊。第三部分(第三章),在科學實踐觀的視域下,審視了國內學術界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理論。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章節),在科學實踐觀視域下,構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新體系。認為,科學實踐觀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建立起來的,以個人和社會在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等意識形態領域的良性互動、同質發展為尺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客體的屬性滿足主體意識形態的需要和目的而達到的一種結果。其最終表現為社會意識形態個體化和個體意識形態社會化兩大形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