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優8377

科優8377

科優8377,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35.9天,比對照汕優63遲熟1.6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莖稈粗壯,長勢繁茂,每畝有效穗數17.1萬穗,株高123.8厘米,穗長26.9厘米,每穗總粒數161.5粒,結實率78.7%,千粒重28.7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6級,最高9級,抗性頻率90%;白葉枯病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0.2%,長寬比3.3,堊白粒率27%,堊白度4.7%,膠稠度53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4%,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簡介,備註,

簡介

科優8377(金科秈雜7號)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6035
選育單位:武漢金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親本來源:金科1A×R8377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4.06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8.23%(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559.81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86%(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1.9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7.57%。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5.80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8.8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根據各地中秈生產季節適時播種,長江中游地區宜在4月中旬至下旬播種,長江下游地區宜在5月上旬至中旬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8~1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1~1.25公斤,稀播培育壯秧。2.移栽: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低肥水平田塊16.7厘米×20厘米,中肥水平田塊20厘米×23.3厘米,高肥水平田塊20厘米×26.7厘米。3.肥水管理:每畝用純氮12~13公斤,氮、磷、鉀配合施用。施足基肥,基肥占全期施肥量的70%;返青後每畝施尿素7~8公斤;孕穗拔節期每畝施尿素5~6公斤。科學管水,深水返青,淺水活苗,每畝最高苗達30萬時及時曬田,後期乾濕壯籽,切忌斷水過早。4.病蟲防治: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優,感白葉枯病,高感稻瘟病。適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706號)

備註

2006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009年海南審定,編號:瓊審稻2009011
特徵特性:屬秈型感溫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08~133天,平均比特優128(CK)短0.6天。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株型適中,群體整齊度一般,分櫱力一般,穗大粒大,因颱風雨影響,結實率偏低。每畝有效穗數約16.95萬,平均株高112.7cm,平均穗長24.4cm,每穗總粒數124.7粒,結實率78.1%,千粒重27.7克,後期熟色尚可,米質經檢測一般。人工接種鑑定苗瘟1級,白葉枯7級;田間種植輕感穗頸瘟,感白葉枯。
產量表現:2007年晚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340.67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6.95%,達顯著水平,比特秈占25(CK3)減產12.17%,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2.76公斤;2008年晚造續試,平均畝產397.50公斤,比特優128(CK)增產0.23%,未達顯著水平,比特秈占25(CK2)減產8.56%,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3.48公斤;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22.33公斤,比特優128(CK)減產8.11%。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宜在5月底至7月下旬播種,每畝用種量1.0-1.25公斤,每畝秧田播種量8~10kg公斤左右,在一葉一心時,畝用15%的可濕性多效唑粉劑80克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以達到促櫱控高的效果;2、合理密植:低肥水平田塊栽插規格5×6寸2,中肥水平田塊栽插規格6×7寸2,高肥水平田塊栽插規格6×8寸2;3、高產栽培需施足底肥,底肥施用量占全期需肥量的70%,畝用純氮12~13公斤,N、P、K配合施用。大田返青後,畝施尿素7~8公斤的分櫱肥,孕穗拔節期畝施尿素5~6公斤的穗肥;4、科學管水:深水返青,淺水活苗,夠苗曬田,乾濕壯籽,後期切忌斷水過早;5、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病蟲測報,及時做好苗田和大田的病蟲害防治,晚造種植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全生育期108~133天,平均比特優128(CK)短0.6天。豐產性較好,高抗苗瘟,感白葉枯,輕感穗頸瘟,米質一般,適宜我省各市縣作早晚稻種植。沿海地區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