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萍(北京德深源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秋萍(北京德深源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秋萍、原名仇愛萍,筆名小語、乃文,1965年生於山東淄博,就職於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劇院。現定居北京,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女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線上網站學術主持和藝術總策劃,北京辛民藝術中心,北京德深源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萍
  • 別名:筆名小語、乃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淄博
  • 出生日期:1965年
藝術履歷,藝術評價,

藝術履歷

1993年與著名花鳥畫家齊辛民先生結婚後受家庭薰陶在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同時,隨先生齊辛民潛心學習中國畫的花鳥畫創作和關注美術理論研究;
1998年結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並多從事書畫交流活動,不斷有作品參展,發表主要作品《雙鶴》、《荷塘之夏》、《萌春》、《秋野幽禽》等;
2000年開始運籌創辦“秋萍藝術工作室”網站,2001年10月正式啟動;
2002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研班,同年作品《山鄉之秋》入選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五十年全國美展;
2003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中國畫高研班,同年作品《秋思》入編《淄博新風貌中國畫寫生大展作品選》並獲獎,同時,作品入選中國畫全國花鳥畫大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研班進修期間,作品被評為優秀創作獎。
2004年,網站成功的編輯出版《秋萍藝術工作室文集》兩冊——《秋葉之戀》主編;撰寫文學遊記《心路心語——西藏萬里行》,同年網站改名為《中國畫線上》網站;
2005至2010年期間,創辦齊辛民藝術館與整理編輯藝術人生資料;
2008年,與江文湛夫婦、張錦平夫婦、賈平西夫婦等,一起應邀參加第五屆山東國際美術博覽會——六伉儷《琴瑟丹青》展;
2009年,被邀與祝濤、賈平西、顏泉夫婦在北京東方盛景畫廊,舉辦“當代中國畫名家伉儷花鳥畫作品邀請展”。《秋萍寫意花鳥》畫集,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1年與高世尊、賈平西夫婦在宋莊當代水墨空間舉辦“當代名家伉儷展”。
2012年11月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美學文學專著《藝道天成》——著名花鳥大家齊辛民藝術人生。
20133月參加北京“嫣紅奼紫”迎“三八”女畫家邀請展;7、8、9月,創作《瓶花語系》之系列作品。
2013年10月中國畫名家作品集《秋萍花鳥畫專輯》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開始創作花鳥畫作品《青花細語系列》。
2014年、1月,旅遊衛視拍專題《人生有夢不覺寒》
2014年,9月主編《齊辛民浙江大展紀實》出版。
2014年11月,作品《迎春》人選首屆山東(國際)美術雙年展,並獲優秀獎。
2015年3月,與“齊邦教育”劉光輝院長發起並創辦齊辛民藝術中心,開設“齊辛民藝術中心首屆中國畫高研班”10月開學。
2015年主編《清華大學中國畫畫高研班齊辛民師生作品集》由工藝美出版出版發行。
2015年9月整理編輯《齊辛民大寫意花鳥畫教材與課堂案例》。
2016年5月參加榮寶齋中國畫理論研究與實踐劉曦林工作室研修學習;同年參加8月參加"承古覓真"榮寶齋畫院劉大為、尼瑪澤仁、劉曦林、馬海方工作室師生聯展,在琉璃廠西街泰文樓美術館開幕
20175月主編齊辛民案頭隨筆文集《自說其畫》出版6月參加導師劉曦林老師北海公園舉辦的《師道丹青~劉曦林師生畫展》
2017年秋萍著自說其畫《畫語心音》出版;
20185月參加榮寶齋畫院劉曦林工作室中國畫理論研究與實踐師生展,作品《月色朦朧》在展覽結束被榮寶齋畫院收
2019年七月作品《福祿壽》參加榮寶齋畫院建院十五周年名家邀請展並被收藏。
2021年:整理編輯齊辛民先生大寫意花鳥畫技法書《畫中的三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2年:在榮寶齋畫院齊辛民訪問學者工作室繼續研修學習大寫意花鳥畫創作並擔任班主任。

藝術評價

性情本色現代語境
——秋萍和她的大寫意花鳥畫
文/賈德江
在當代花鳥畫壇中,女畫家秋萍是引人注意的特例。這不獨是她筆下的花鳥作品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的卓異而立,以性情本色入畫,無法至法中始終貫穿著一種清新的現代氣息,還在於她與眾不同的從藝道路和奇特的人生軌跡。在我的印象中,秋萍落落大方,是一個熱忱、豁達、寬厚、能幹的賢內助,她的精力、心智、體能幾乎都放在對她的先生——著名花鳥畫家齊辛民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上。關心齊老的飲食起居,牽掛齊老的健康養生,整理齊老的藝術經驗,總結齊老的藝術人生,似乎是她的全部生活。她風趣、睿智,她勤勞、善良,是一位把歡樂帶給別人的人。
我知道她曾經是一位文學青年,發表過不少的散文、詩歌、小說,還學過四年二胡,擅長揚琴、電子琴等器樂和演奏;她也曾參加過書畫函授大學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研班的學習,還籌辦運行了一個藝術網站。她能力很強,才智過人,但對於繪畫,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愛好者,我從未把她和畫畫聯繫在一起。因此,當她把近兩年創作的幾十幅作品擺在我的面前時,我不止是驚訝,感到意外,更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讚嘆。
她告訴我,這些花鳥畫作品都是她近兩年“瞎畫”的,是由對齊老的感佩而引發的情不自禁的心追手摹的產物。她參與創作的時間並不長,幾乎都是在齊老休息之後或齊老外出不在家時偷閒畫出來的。我一幅一幅認真地看著這些“瞎畫”出來的作品,“體韻遒舉,風彩飄然,一點一拂,動筆皆奇”(謝赫語),引人注目的是畫中非同凡響的情趣與格調,是渾然大氣的筆墨張力透出的才情與智慧,是生意盎然的表現物象洋溢的性靈色澤和審美境界。畫面中激情涌動,筆墨點線充滿樂感,旋律跌宕,節奏鏗鏘,用筆粗放、生澀、豪健、痛快,潑潑灑灑,勾勾點點,以率性而為為特點。她的藝術取向在有法與無法之間,但她似乎更鐘情於後者,在看似樸拙的點、線、墨、色之間,在看似率意與不經意之間,傳達的卻是花鳥世界別開生面的藝術感受與生命體驗。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她不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不以別人的筆墨表達自己的感覺,執意於齊辛民創造的“齊家樣”的繼承和拓展。即以出奇制勝的構思、巧妙奇崛的構圖、誇張有度的造型、放逸豪壯的筆墨,在得意忘形中顯示出鳥之如生而多姿,花之嫵媚而多態的樸拙美質。她企圖以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切感受去達到“自我”表現的目的,以自出機杼的方式擺脫了傳統繪畫的窠臼,讓大寫意花鳥在現代語境中重現魅力。在秋萍看來,畫家的感覺就是主題,畫家的情感就是形式,像西方藝術大師凡·高那樣,以顫動的油畫筆觸與色彩表現性地抒寫生命對客觀世界的感覺,展示了心靈與自然的交流與溝通。秋萍也同樣沒有理法的約束,而以反技術化程式、規範為標誌,以直覺想像為基本特質,從傳統繪畫的舊有技術程式中尋求突破,以自己的生命感悟去追求藝術的天真平淡與自然天成。秋萍並未有心地去創造獨特的面貌和風格,她只著意於在“似與不似之間”馳騁情感,在天真的心態下駕馭筆墨,以稚拙、隨意甚至荒率的筆墨語言去表現內心的嚮往與體驗。因此她的作品一洗矯情與做作,不在於表象的審美愉悅,而在於強調錶象背後的情感意味,從有形到變形,從變形到率性,其實質是因為受自然與生命的雙重啟示,使筆墨符號掙脫了“物理”的屬性,尤重心靈與外物相交的一種感發作用,強調運筆與施墨新鮮活潑的性情化與靈感性。秋萍是一位極有悟性的思想者,當她零距離感受到齊辛民先生藝術造詣的博大精深之後,她看到了齊先生源於傳統的深厚筆墨功力,看到了齊先生師法自然的創造力,看到了齊先生在筆墨質量、色彩美感、造型特色以及意境營造諸多方面對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的推動和貢獻。由於她生活在齊先生的身旁,使她有機會在家中接觸到來訪的諸多大畫家,不僅使她長了見識,開了眼界,提高了認識和欣賞水平,也使她找到了自身的差距——自覺要狠狠地給自己補上傳統這一課。她不僅在中國畫內在的藝術規律中去研習,還在成就卓著的畫家經驗中去探尋,當然更受到齊辛民先生的藝術經驗和藝術思想的直接影響。可以說,秋萍步入花鳥畫領域的起點是很高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登攀,這是她的寫意花鳥畫得以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藉助於傳統力量來超越傳統,並吸納西方的審美取向和現代繪畫因素,以經過錘鍊的筆墨語言有感而發地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另鑄新意,是她對傳統的深刻領悟和繼承發揚所作出的抉擇。秋萍不否認大寫意花鳥畫對物象原型特徵的再現性,但她更強調主觀情感意味的介入和強化,從不放鬆捕捉與寫生大自然中千變萬化的生態意韻。她把自己置身於鄉土田野,在親和自然中找尋最能令人產生感性生動的審美意象,注重神與物游,畫為心畫。在她的眼中,花鳥與人的氣息是相通的,花鳥與人之間存在著同形同構相互感應的東西,那種“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緣情致韻”的審美意境,恰是秋萍大寫意花鳥畫立意行意、以意造型的寫照。
我們注意到,秋萍的大寫意花鳥,多是源自大千世界的自然景象,尤其心儀于田園風情的描繪。她並不迴避傳統花鳥表現的內容,歷代畫家慣於表現的梅、竹、松、芭蕉、荷塘、秋菊、牡丹、柿子、葫蘆、絲瓜等意象在她的畫面中都有所表現,但已不是前人的面貌,而是以新視覺、新觀念、新構成把傳統主題演繹成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世界,透露出的是當代人的心理層次與審美感受。
她也毫不掩飾自己對近現代某些畫家的偏愛。她曾迷戀過王雪濤小寫意花鳥的端麗秀雅,也曾陶醉過吳昌碩大寫意花鳥畫的蒼辣凝重;她喜歡過李老十畫中那種孤高自傲的傷感與自憐,也鐘情於周思聰離世前畫荷的那種素雅淡逸的平和;她研究過張桂銘將抽象形式推向極端的構成與色彩規律,也探討過周京新、朱新建新文人畫的誇張變形的語言特徵。她似乎崇尚新潮的東西,更珍視翻騰在胸中的情感,那種意由心生、筆隨意轉、得意忘形的狀態,形成了她融會諸家之長又與諸家畫風面目全非的意態神韻。她的筆墨,出於性情本色;她的形式,源於情感的流露;她的氣息,樸拙而單純,致使她的花鳥文本結構是依據於自身的感覺流程來設計的。或者說,畫家似乎不去做先行的結構設定或有意識地組織章法,而是主觀無目的地卻又客觀合目的地達到作品結構的渾然一體,這種方法帶有明顯的個性化與獨創性。其中情感化了的筆墨符號在虛擬與真實之間,她不取“唯美”一路,而是追求樸拙的真率風格,反璞歸真,捨棄藻飾,不尚浮華,而注重自然從容的本色流露,注重生命情感與形式語言的合一性產生的節奏、韻律。也許是畫家有著太多的經歷,有著難以忘卻的情感記憶,她筆下的花鳥都帶有理想與憧憬的色彩,在看似不尚“成熟”的“生澀”之中,智慧地留下了給人遐想的空間,耐人咀嚼,餘味未盡。
她常常心存感激。她感激上蒼對她的厚愛,給了她美好的姻緣,使她得以與藝術相伴,在藝術的天堂里享受人生的苦與樂;她也由衷地感激音樂,是音樂的美妙給了她開啟心靈的鑰匙,讓她的花鳥畫隨著音樂的旋律,在時強、時弱、時激越、時舒緩的節奏聲中,吟唱一首首自然之歌、生命之歌;她感激生她養她的那片土地——也是蒲松齡的家鄉,不僅以桃花山下、金沙河畔的美景陶冶著她的情操,還使她受到豐厚的傳統文化的浸染,塑造了她的心性與品格;她還感激大自然的慷慨饋贈,以博大的胸懷孕育著萬物生靈,使她的藝術生命永遠不會幹涸枯竭。秋萍就是這樣一個富有寶貴品德的人。她的畫都深深打有她的人的印記,真的是畫如其人,並由此形成了她的藝術特色和風格。她的作品正是融進了她的思想、感情、精神、理想和意志等,一草一木、一花一鳥就變得有了靈性。於是,當這些花鳥作為藝術形象呈現在畫家筆下時,一個個便都成了有感情、有個性、有生命的活物。秋萍所追求的不是脫離現實人生的精神虛無與抽象,她不是忘我之後的絕對自由,而是有感於現實人生,有感於生存體驗之後的精神升華。體現在她的花鳥畫中是對真善美的追求,所表現出來的風格是現代的,有時代烙印的,所以她的畫不僅充滿情感意味,而且屬於現代語境下的性情本色的訴說。
2009年10月15日於北京
看《藝眼看世界——女畫家秋萍》節目隨筆
——康征
我長期思考一個問題文學修養是不是對繪畫藝術有所補益,怎么補益?我到現在也不能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我看了秋萍君的專題,我因此又想起了這個問題。多年來,她潛力於藝術的同時,不斷感悟著心靈與自然的對話,對於文學藝術的熱愛和實踐,讓她才思敏捷,風格獨具。無論是交流,還是文字表述上,她總是有她自己的方式。
當她從事丹青的時候,我相信她改變的僅僅是藝術的形式而已,從文字語言轉化為了視覺語言,但是她的審美內涵是永恆的。她的繪畫走到今天,她解決了自然物象與形似的問題,她的繪畫在藝術的層面達到了自我放懷的境界,在她的繪畫藝術中,我能夠看到她文學的靈光。
中國文化是心學藝術,詩詞歌賦和畫面在這一高度上是相通的。文學意識在藝術形象的塑造方面給她帶來思索和想像。她繪畫中形象也是形象中的“這一個”。
秋萍君的繪畫是她心靈的一片馨香,多年來她耐心呵護著一切,家庭、愛情、親情、友情、藝術、真誠。。。呵護對這個柔情似水同時又俠肝義膽的女人形容的是那么貼切。她前期的繪畫也許是嬉戲的,依然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在田野里摘取了一朵嫩黃的小花,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她遇到了心靈的折磨、生活的坎坷、眼淚和憂傷,甚至淒涼,漸漸地,她賦予於這朵小花以性情,她開始與小花的對話。猛然間當她從莊周夢蝶的境界中走出來的時候,她的畫面上閃爍是她的品格和情懷。當我們面對他的情懷和品格流淚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苛求她的技法呢?秋萍君的繪畫有富貴的色彩,這是她的心胸再現或外化,同時她的繪畫也富有野逸精神,這是她的品格所在,是他遙遠的依戀,也是她的文化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