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濤路

秋濤路

秋濤路 南起復興街,北至杭海路,接秋濤北路。宋稱浙江塘,秋濤拍案,是觀潮勝地。清古南星橋螺絲埠建秋濤宮,民國時築路,名秋濤路,又名杭海路。秋濤北路,南起杭海路,接秋濤路,北至機場路,原系菜地、水塘、農居間的鄉間小路,1988年末建成馬路。閘弄口街道為秋濤路末端,自艮山路至機場路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濤路
  • 起點:復興街
  • 終點:杭海路
  • 走向:南北
歷史背景,歷史故事,

歷史背景

秋濤路,原系五代吳越王所築古海塘的一段,以地有秋濤宮而得名。錢江潮自古蔚為天下奇觀。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唐朝詩人羅隱道出了錢塘江涌潮的壯觀氣勢,而唐朝詩人徐凝觀潮時又留下“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的詩句。可見當時觀潮興趣之濃。但是,那時,錢塘江江道走向及位置與現在不同,潮水走南大岸,穿過蕭山南沙地區,直撲杭城,觀潮勝地不在海寧,而是今杭州江乾一帶。

歷史故事

南宋時期,臨安(杭州)觀潮之風大盛。每年從陰曆八月十一起,就有人來觀潮。十八日這天,則傾城而出,萬人空巷。錢塘江北岸,江乾一帶,從廟子頭到六和塔,綿延十餘里,臨江樓房都裝飾得富麗堂皇,煥然一新,光彩照人。不少地方還搭起彩棚,供出租觀潮。每逢八月十八,臨安的達官顯貴、豪紳富賈和社會名流,都會帶著家眷來觀潮。有錢人家的婦女穿上節日盛裝,姑娘們打扮得如花似玉,小商小販也到江邊擺攤設點,成千上萬的人熙熙攘攘,興致勃勃地涌往江邊,十多里地都擠滿了人。平時深居簡出的皇帝車駕,也來到地勢較高的鳳凰山禁中殿庭,坐在黃傘雉扇之下,居高臨下,目視江中,以待潮來。南宋時,朝廷又把這一天定為檢閱水師的日子。當時的水軍演習地在浙江亭(唐之樟亭驛,故址在今閘弄口白塔嶺前錢塘江邊)一帶。檢閱前,又從金山、澉浦等地掉來戰艦數百艘,水軍萬人。檢閱時,擺開陣勢,舞槍弄箭,分列交戰,進行實戰演習。涌潮未到,江面已是硝煙滾滾,炮聲隆隆。相傳,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水師檢閱後,接著就祭拜“潮神”,一則為紀念伍子胥;再則,也藉助“神”的威力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當時的祭潮在東青門外的海神壇。
不久,潮來了,先是東邊水天之際“海上濤頭一線來”“遠若素練橫江”,不一會兒,漸漸來近,突然潮頭湧起,猶如白馬凌空,瓊鰲駕水,發出隆隆濤聲,頃刻,潮水又涌得近了,“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深在浪花中。”這時,江邊人山人海,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洶湧的江潮、呼嘯著直撲海塘的潮水,不由發出驚嘆之聲:“真是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南宋臨安觀潮從陰曆八月十一日至二十日,整整十天,持續時間之長,百姓興趣之濃,實屬罕見,熱鬧的氣氛好似春節。元、明、清至今,八月十八觀潮的習俗長盛不衰。清劉廷璣有《錢塘觀濤》七律一首:“滾滾長江去復回,蛟龍飛處響如雷。萬千人盡回頭望,一片銀山駕海來。”
元代時,“浙江秋濤”為錢塘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曾兩次至浙江亭觀潮,並作錢塘江觀潮詩二首,皆勒穹碑,復建於臨江高岸,御題“恬波利濟”四字匾額。乾隆帝亦於四十五年(1780)至秋濤宮觀潮,檢閱水師。晚清後,江潮逐漸東移,唐宋以來的觀潮勝地浙江亭、秋濤宮一帶江岸,已漸淤積成陸。民國後建為秋濤路。建國後,隨著城區不斷擴建,古海塘成為城區南部之交通幹道。秋濤北路,為秋濤路之延伸段,如今廣廈連雲,綠樹紅樓,參差錯列,車水馬龍,絕無當年光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