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待渡圖》是明代仇英創作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江待渡圖
- 幅式:立軸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155.4厘米,橫133.4厘米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作者:仇英
- 創作年代:明代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屬於院體一類,造型嚴謹,用筆不苟,刻畫十分精細。只要展開畫卷仔細觀察,其中無淪一磚一瓦,一枝一葉,一草一木,還是人物表情,都描繪得極其精妙。即是遠景、遠岸的重山峻岭,山巒連綿,也畫得很瓷實,一潭寬闊無際的秋水,宛如鏡面。白雲下的房舍屋寧、樹林畫得雖細小,但十分精工,所以把白雲上面的山推向遠處。近景為此畫的核心,近岸山巒很高,村莊座落其間,顯得十分細小,但畫得十分精緻。畫面上的樹林雜木眾多,通過畫家的筆觸,畫得各有特色,成為整幅畫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幅煌煌巨製的畫作。景界開闊,但不覺疏散。他運用自己高超的技法,特別注重意境的刻畫,在他筆下的屋可居,山可游,生活氣息濃郁,有著詩一般的意境。設色溫和清秀,並不艷俗。所畫的人物比例雖小,但通過精緻刻畫,神形俱全。確屬雅俗共賞之作。
《秋江待渡圖》無款,右下鈴“仇氏實父”、“仇英之印”,左下鈴“十洲”印。有項元下諸收藏印,知此圖可能作於嘉興項家。右上方乾隆帝歷題詩一首,並有清內府乾降、嘉慶、宣統諸印。
藝術鑑賞
這一作品畫面不大,但由於構圖布局得當,遠處的山巒,近處的茫茫秋水和近岸的山丘與樹林,空間關係處理得當,使人感到境界十分開闊,具有咫尺千里之妙。同時,秋高氣爽的季節特點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從具體畫法上看,無論是景物的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表情,都描繪得十分精細。與那些遠離現實、表現隱逸思想的某些文人畫家的山水畫相比,這一作品就顯得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可以激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