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靈霄》是不老青寫的一篇散文。描述了靈霄山的風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到靈霄
- 作者:不老青
- 類型:散文
- 狀態:已完成
概述,內容介紹,
概述
懷著對靈霄山已久的向望,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日,我和幾個同事結伴同登靈霄山。靈霄山原名中岩山,又名祖山,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脈,位於邢台、內丘兩縣的交界處,方圓有數百里,山勢峻拔,最高峰海拔1500多米,這裡山高林密,生長著茂密的次生林。靈霄山不僅風景優美,更有悠久的歷史,東漢末年,漢室衰落,民不聊生,巨鹿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自號大賢良師,借讀書行醫傳道之名,密謀起義,看中了中岩山的地勢,在此安營紮寨,招兵買馬,屯集力量,當時,山上一時興盛,義旗招展,人頭攢動,滿山皆是練兵之聲。如今,山上隨處可見營寨的遺蹟,順山而上,有清泉汨汨、以飲兵馬的八角琉璃井,有號令千軍的第一、第二、第三點將台,也有嚴明紀律、懲處奸惡的地下水牢。
內容介紹
由於缺少保護經費和少人光顧,廟內的門窗有些破爛不堪,只是門檐下兩棵雕工精細的大理石柱,依稀顯露著昔日的香火鼎盛。廟的左前方有一個青石砌成、口呈菱形的水井,就是傳說中的八角琉璃井,此井澇不溢,旱不涸,從上望去,深約兩丈,滿壁青苔襯著一泓清水,一根塑膠管從裡面引出,今天這裡的守林人仍在飲用著這歷史與現代交合的井水。廟西側不遠,又有一個井口,裡面水深齊胸,兩三丈方圓,距頂不足一人來高,人在下面既不能挺胸抬頭,也不能曲膝蹲坐,傳說是張角當年用以囚禁重犯的水牢。沿廟宇下行,在一塊幾十丈方圓的巨大石壁前,還有一座睡佛寺,也是靈霄山的一處名勝,只是原有的睡佛前幾年被人肢解偷走,後雖有人又重塑了一尊佛像,卻失去原來的靈性與生動。在廟宇附近我們幾個附弄風雅,發了一會兒思古感嘆後,雖滿身疲憊,仍鼓足勇氣向山頂登去,一路串過守林人登高瞭望的觀火台,越過當年金戈鐵馬氣如虎的張角一、二、三點將台,跨過遺蹟已無處可尋的張角行宮萬花樓,三、四里的山路足足走了40多分鐘,才到達靈霄山的頂峰,也真正體會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滋味。佇立山巔,極目四望,群山綿延,此起彼伏,雲霧飄繞,紅葉綠樹,奇石峭壁,千姿百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清風吹來,滿身清涼,洗盡一身疲累和無數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