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州中山四路上的秉政街原叫做秉正街,得名源於漢代的“秉正祠”。秉正祠是漢靈帝年間羊城百姓為紀念張戊張買父子而建的。祠里供奉漢代名將張戊父子的神主.距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祠廟,由於時代久遠,秉政祠早廢,但以祠命名的秉政街卻至今尚在,這是廣州人民在歷史上對秉公為政的官員的最好的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秉正祠
- 地理位置:廣州中山四路上的秉政街
- 紀念人物:張戊、張買
- 起源:漢代的秉正祠
簡介,教育官員,
簡介
位於廣州中山四路上的秉政街原叫做秉正街,得名源於漢代的“秉正祠”。秉正祠是漢靈帝年間羊城百姓為紀念張戊張買父子而建的。祠里供奉漢代名將張戊父子的神主.距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祠廟,由於時代久遠,秉政祠早廢,但以祠命名的秉政街卻至今尚在,這是廣州人民在歷史上對秉公為政的官員的最好的紀念.
教育官員
張戊和張買父子二人生在廣州,一武一文,一個戰功顯赫,一個文才橫溢,而都能秉政不阿,家鄉的百姓深以為榮,於是在番禺城的南郊(也就是現在中山四路的南則),建了一座祭祀這一對父子的祠廟.為表彰他們為官剛正、辦事公道的美德,地方士紳將該祠取名為"秉政祠".建祠時周圍十里八里的百姓聞訊而至,大家都義務為建祠勞動.此事驚動了廣州的地方官劉威,劉威深感這是教育本府官員的好機會,於是帶著本衙的官員們步行至秉政祠,看著老百姓的勞動場面,劉威對隨行的官員們說:"你們看看,老百姓對能秉公辦事的人是多么敬愛啊,所以這件事非常值得我們現任的官員反思."劉威他們沒有時間和老百姓義務勞動,於是一個個將身邊的銀子捐出,用於建祠.
在宋朝時,有一個叫張愛的人,考上舉人後在廣西某處為官,平庸無為,而且貪財好色.途經廣州時,一個人偷偷上街閒遊,目的是到濠畔街青樓鬼混,結果走反了方向,無意中來到了秉政祠,細讀祠內碑刻所述張戊父子之事,頗有感觸,晚上回到館舍反思,深感愧疚,於是吟打油詩一首:"父子二人早歿,祀祠千年猶在,百姓代代總盼秉政,張愛何敢再戀煙花."第二天張愛早早起床,趕到祠內向看祠人捐了些銀兩,命其將廟翻修一下.回到廣西上任後,張愛再也不敢懈怠,勤政愛民,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人說這都是秉政祠的教化所致.
在宋朝時,有一個叫張愛的人,考上舉人後在廣西某處為官,平庸無為,而且貪財好色.途經廣州時,一個人偷偷上街閒遊,目的是到濠畔街青樓鬼混,結果走反了方向,無意中來到了秉政祠,細讀祠內碑刻所述張戊父子之事,頗有感觸,晚上回到館舍反思,深感愧疚,於是吟打油詩一首:"父子二人早歿,祀祠千年猶在,百姓代代總盼秉政,張愛何敢再戀煙花."第二天張愛早早起床,趕到祠內向看祠人捐了些銀兩,命其將廟翻修一下.回到廣西上任後,張愛再也不敢懈怠,勤政愛民,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人說這都是秉政祠的教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