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角頭蚤

禽角頭蚤

禽角頭蚤Echidnophaga gallinacea Westwood 1875屬蚤目蚤科。雌體長1.8毫米。額緣角質化寬厚旱明顯額角。下唇須中等長。胸節很窄,三個胸節背總長短於第一腹節背板。為家禽寄生蚤,也侵襲小獸和人。傳染鼠疫斑疹傷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禽角頭蚤
  • 拉丁學名:Echidnophaga gallinacea Westwood 1875
  • 二名法:Echidnophaga gallinacea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蚤目
  • :蚤科
  • :角頭蚤屬Echidnophaga 
  • :禽角頭蚤
種的形態,生活史,模式產地,宿主和地理分布,醫學意義,

種的形態

體小,雌蟲約1.8毫米。額緣角質化部分寬厚,形成明顯的額角,雌蟲後頭葉較寬短。下唇須中等長,達到或稍超過前足轉節。胸節很窄,三個胸節背板的總和仍短於第1股節背板。第5跗節具有2根亞端跖鬃。雄蟲第1腹節背板明顯寬於其他腹節背板,雌蟲則大體相等。抱器P2和P3呈鉗狀,其長約達不動突P1的中點。P1端鬃較長,其中腹側1根最長,且向後彎曲。

生活史

雌性固定飽血後6—10天開始產卵,每次1—5粒,產時陰道用力將卵射出,墜落地面。在平均溫度25℃時,卵經6—8天孵化為幼蟲。幼蟲以成蚤排出血糞屑物和地面有機物為生,約經2星期,便結繭化蛹,再過2星期成蟲出繭,完成一代視溫度而異,一般約需1—2月。雄性較雌性活潑,雄性呆在寄主體上的時間約1星期,雌性則可長至2—6星期;雌性較雄性為眾多而長壽,前者可活幾月。

模式產地

斯里蘭卡, 采自家禽。

宿主和地理分布

寄主:犬、貓、刺蝟、蒙古兔、灰倉鼠、子午沙鼠,以及家禽、食肉目、有蹄類、齧齒目、食蟲目、兔形目等。
據文獻記載,本蚤為家禽的寄生蚤,在美洲亞熱帶是家禽的主要害蟲之一,也寄生貓、狗、兔、馬和人。在新疆主要宿主是大耳蝟(作者曾於1972年9月在和田滌浦居民區內的院牆腳下大耳蝟的洞口一次發現該蚤達千隻以上),其次為灰倉鼠、子午沙鼠、塔里木兔以及家貓、家犬等(中國動物志昆蟲綱蚤目158頁檢視標本記錄中記載: “采自新疆(和田)刺蝟及黃鼠Citellus sp.”,後者有誤,和田根本不存在黃鼠,特此糾正),在居民室內亦有游離,並能襲擊人。本種在國內僅分布於新疆。按新疆齧齒動物區系,該蚤的分布區屬於塔里木盆地。它主要分布於塔星木盆地周圍的農業區和半荒漠地帶,尤其以南緣更為多見。國外分布於蘇聯(伏爾加河流域、高加索、中亞)和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一些溫暖地帶的國家。

醫學意義

在蘇聯曾發現自然感染鼠疫和鼠型斑疹傷寒。在美國采自褐家鼠的本蚤可染有鼠源性斑疹傷寒的立克次氏體,認為具有媒介作用。
本蚤是家禽,特別是雞的大害蟲,不過我國尚乏為害家禽的報導。國外常稱“緊叮蚤”,因其口器發達,經常插入皮內,營半固定生活。雌性有趨光性,通常成片地群集於雞頭的眼、耳、冠、垂各部周圍,遠望深褐可辨,近擦難以刷去——眼旁的疣狀腫起和化膿癀瘍可致失明,從而無法覓食而死。大發生時雞頸、翅下、胸前以至肛門周圍也被寄生,影響體重、產卵,引起母雞貧血和幼雞大量死亡。本蚤亦可寄生犬、貓、兔等家畜的耳殼、眼、鼻以及腹部陰囊和會陰等部,裸露部分最易受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