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副傷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禽副傷寒
  • 定義:各種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
  • 又名副傷寒
  • 症狀:對人引起食物中毒
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防制,

概述

禽副傷寒為各種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對人引起食物中毒,廣義稱為副傷寒

病原學

在世界範圍內,從12種禽中報導的副傷寒病原菌有90個型。副傷寒群中的細菌都是革蘭氏陰性、不產生芽胞及莢膜的細菌,在血清學上具有相關性。大小一般為0.4~0.6微米×1~3微米,但偶爾也形成短絲狀。常靠周鞭毛運動,但在自然條件下,也可遇到無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運動的變種。副傷寒沙門氏菌為兼性厭氧菌,在牛肉汁和牛肉浸液瓊脂以及肉湯培養基中容易首次分離培養成功(除糞便外的其他樣本)。副傷寒沙門氏菌生長需要簡單並能在種類繁多的培養基中生長。該菌對熱及多種消毒劑敏感。在自然條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為該病易於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墊料、飼料中副傷寒沙門氏菌可生存數月、數年。

流行病學

大多數種類的溫血和冷血動物都可發生副傷寒感染。在家禽中,副傷寒感染最常見於雞和火雞。常在孵化後兩周之內感染髮病,6~10天達最高峰。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從很低到10%~20%不等,嚴重者高達80%以上。1月齡以上的家禽有較強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禽往往不表現臨診症狀。火雞的副傷寒感染,可偶爾經卵巢直接傳遞,卵感染率低。雞經卵巢直接傳遞並不常見,在產蛋過程中蛋殼被糞便污染或在產出後被污染,對該病的傳播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感染雞的糞便是最常見的病菌來源。

臨床症狀

幼禽:經帶菌卵感染或出殼雛禽在孵化器感染病菌,常呈敗血症經過,往往不顯任何症狀迅速死亡。年齡較大的幼禽則常取亞急性經過。各種幼禽副傷寒的症狀大致相似,主要表現如下:嗜眠呆立,垂頭閉眼,兩翼下垂,羽毛松亂,顯著厭食,飲水增加,水泄樣下痢,肛門粘有糞便,怕冷而靠近熱源處或相互擁擠。呼吸症狀不常見到。雛鴨感染該病常見顫抖、喘息及眼瞼浮腫等症狀。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稱。
成年禽:在自然情況下,一般為慢性帶菌者,常不出現症狀。病菌存在於內臟器官和腸道中。急性病例罕見,有時可出現水泄樣下痢、精神沉鬱、倦怠、兩翅下垂、羽毛松亂等症狀。

病理變化

最急性死亡的病雛,完全不見病變。
雛鴨感染莫斯科沙門氏菌(S.moscow),肝臟呈青銅色,並有灰色壞死灶。氣囊呈現輕微混濁,具有黃色纖維蛋白樣斑點。北京鴨感染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時,見肝臟顯著腫大,有時有壞死灶。盲腸內形成乾酪樣物,直腸腫大並有出血斑點。還有心包炎、心外膜炎及心肌炎。
成年禽急性感染的病變,見肝、脾、腎充血腫脹,出血性或壞死性腸炎。心包炎及腹膜炎。在產卵雞中,可見到輸卵管的壞死和增生,卵巢的壞死及化膿,這種病變常擴展為全面腹膜炎。
慢性感染的成年雞特別是腸道帶菌者,常無明顯的病變。

診斷

按照症狀、病理變化,並根據該雞群過去發病歷史,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決定於病原的分離和鑑定。幼禽急性病例,必須直接自肝、脾、心血、肺、十二指腸和盲腸或其他器官分離病菌。
對於慢性患禽的生產診斷,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方法。血清學方法,由於引起禽副傷寒的沙門氏菌種類多,且與其他腸道菌可發生互動凝集,而未能象雞白痢或雞傷寒那樣獲得廣泛使用。

防制

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禽副傷寒的病死率,並可控制該病的發展和擴散。治療方法與雞白痢同。但治癒後家禽可成為長期帶菌者,因此治癒的幼禽不能留作種用。用呋喃類藥治療該病,可以抑制凝集素產生。用喹諾酮類藥物、磺胺藥或呋喃唑酮治療均可減少帶菌者。
尚無有效菌苗可資利用,故預防該病重在嚴格實施一般性的衛生消毒和隔離檢疫措施。可參考雞白痢的防制措施。
為了防止該病從畜禽傳染給人,病畜禽應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加強屠宰檢驗,特別是急宰病畜禽的檢驗和處理。向民眾宣傳,肉類一定要充分煮熟,家庭和食堂保存的食物注意防止鼠類竊食,以免其排泄物污染。飼養員、獸醫、屠宰人員以及其他經常與畜禽及其產品接觸的人員,應注意衛生消毒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