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方鼎

禺方鼎

此器侈口方唇,頸略收,腹微鼓,平底柱足。頸、腹飾獸面紋,足飾三角雲紋,形制較為罕見。腹內壁有銘文6字,見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禺方鼎
  • 出土地點:山東長清興復河出土
  • 館藏地點:山東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商代晚期
  • 說明: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基本信息,物品簡介,

基本信息

高23厘米,口長16.6厘米,口寬14.2厘米
禺方鼎禺方鼎
商代晚期。
頸、腹飾獸面紋,足飾三角雲紋,形制較為罕見。腹內壁有銘文6字,見附圖。

物品簡介

高22.9厘米,口長16.6厘米,1957年山東長清興復河出土,山東省博物館藏
。禺方鼎,商代晚期,立耳,侈口方唇,頸略收,腹微鼓,平底,柱足。方鼎四隅及頸部每面中間設棱脊。頸飾軀體較長的獸面紋,腹飾分解式獸面紋,以雷紋襯地,柱足飾三角形雲紋。此種曲壁鼓腹形式的方鼎較為少見。腹內壁鑄銘文六字。
禺方鼎禺方鼎
飪食器,既用於烹飪,兼可盛食。其最初的作用是煮食,但在商周時期專用於烹飪的鼎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則主要用於盛放已熟的肉食品。鼎是在新石器時代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初的銅鼎雖是模仿陶鼎而制的,但又有陶鼎所沒有的某些特徵,其基本形狀為兩耳、圓腹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圓形、方形的扁足鼎、分檔鼎等。它的形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於商代早期,一直沿用至兩漢、魏晉時,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數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因而造型變化也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