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與法:法的歷史連線(修訂本)》是2017年7月20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小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與法:法的歷史連線(修訂本)
- 作者:馬小紅
- 出版時間:2017年07月20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284438
- 定價:88 元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章節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簡介
禮與法:法的歷史連線(修訂本) | |||
書號 | 28443 | ISBN | 978-7-301-28443-8 |
作者 | 版次 | 2 | |
開本 | 16開 | 裝訂 | 平 |
字數 | 421 千字 頁數:520 | 定價 | ¥88.00 |
瀏覽次數 | 58 | ||
出版日期 | 2017-07-20 |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傳統法:首先,反思了近代以來有關中國傳統法研究的方法與視角,對以“西方法”的發展模式為標尺評價“中國傳統法”提出了質疑。並指出牽強附會的比附及機械的比較導致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法的諸多誤解。其次,界定了“古代法”與“傳統法”的概念。簡言之,“古代法”是已經成為歷史的客觀存在,而“傳統法”則是一個處在不斷變動中的過程,這個過程將古代與近現代、歷史與現實連線在一起。“傳統法”是以今人的法觀念闡釋以往社會的法。因此,古人不以“法”命名,而卻有“法”之實質意義的“禮”便被納入“傳統法”研究的範圍。基於此,作者提出了中國傳統法的結構是“禮”與“法”(古代法)的共同體,是禮與法的完美結合。再次,以界定“古代法”與“傳統法”為切入點,作者力圖在對“古代法”進行客觀陳述的同時,構築出傳統法的結構,探討中國傳統法的形成歷史、社會基礎及價值觀念。新版作品,作者進行了大幅度修訂,全面提升了本書的學術水準!
章節目錄
引言 /
一、 為什麼要重新解讀中國傳統法 /
二、 本書要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 /
三、 本書的篇章結構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資料的取捨原則 /
上編 構建中國傳統法
第一章 “古代法”與“傳統法” /
一、 法的概念 /
二、 中國傳統法的構建 /
第二章 中國傳統法的基本概念 /
一、 古代社會的法、律、法律 /
二、 禮、禮制(儀)、禮義、禮教 /
三、 近現代人的構建:禮治、德治、人治、法治 /
第三章 中國傳統法的發展階段 /
一、 傳統法的起源時期——傳說時代(黃帝—夏) /
二、 傳統法的奠基時期(一)——商與西周禮治時代 /
三、 傳統法的奠基時期(二)——春秋戰國至秦王朝的法治時代 /
四、 傳統法的發展時期——漢至清“隆禮至法”的時代 /
五、 近代傳統法的演變 /
下編 解析中國傳統法
第四章 中國傳統社會與傳統法的特徵 /
一、 西方的觀點 /
二、 中國傳統社會的三大特徵 /
三、 中國傳統法的特徵 /
第五章 “神法”與“人法”在中國與西方的不同發展 /
一、 法的起源與神 /
二、 法的神聖性及嬗變 /
第六章 周公——“禮治”思想的奠基者 /
一、 周公其人 /
二、 周公之禮 /
第七章 孔子論法與中國傳統法觀念 /
一、 法的地位——“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
二、 法的核心——“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
三、 法律的目的——“勝殘去殺”“必也使無訟乎” /
四、 法律實施的最佳途徑——“其身正,不令而行” /
第八章 中國傳統法中的人情觀 /
一、 性、情、禮、法的關係 /
二、 人情即法 /
三、 情重於法 /
四、 人情與法的關係小結 /
第九章 中國傳統法中的道德觀 /
一、 孝子與法 /
二、 列女與法 /
三、 俠、義、盜與法 /
第十章 中國傳統法中的人治觀 /
一、 人治與法治的理論探討 /
二、 聖君清官與社會的綜合治理 /
第十一章 中國傳統法中的自然觀 /
一、 自然、聖人、王政 /
二、 自然、立法、司法 /
第十二章 中國傳統法中的平等觀 /
一、 中國傳統法中平等觀的特徵 /
二、 中國傳統法中平等觀的社會基礎 /
附 錄 專題之一:律與禮的關係 /
專題之二:“禮治”的改造 /
附屬檔案[1]: 米蘭達規則及其“中國式困惑”——評米蘭達案 法逸齋主人 /
附屬檔案[2]: 中國古代的諡法 (選自《逸周書》) /
附屬檔案[3]: 《漢謨拉比王法典》(節錄) /
附屬檔案[4]: 《呂刑》原文、譯文 《呂刑》原文(摘自《十三經註疏》) /
參考書目 / 結語 /
作者簡介
馬小紅,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代表作:《禮與法:法的歷史連線》(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古法新論:法的古今連線》(上海三聯出版社2014年版)、《中國法思想史新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