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和天下:傳統東亞秩序的長穩定》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陳康令。
基本介紹
- 書名:禮和天下:傳統東亞秩序的長穩定
- 作者:陳康令
- 類別:國際關係理論,中華傳統文化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頁數:257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2561-0/D.840
- 字數:223千字
- 獲獎情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類二等獎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章節目錄,主要內容,出版背景,
內容提要
西方的國際關係理論能不能解釋東方的歷史,向來是學界爭論的話題。這個話題在東西方相互交往日益密切的現代似乎沒有多大學術價值,但要回溯到東西方缺乏交往的歷史時代,其意義就非比尋常了。畢竟,東西方歷史在發生真正的碰撞之前是很難通約的。即使存在相似的歷史現象,也很有可能源自不同的歷史根源。例如,從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形成了“百年和平”的局面,儘管存在像克里米亞戰爭這樣的衝突,但在歐洲沒有發生大範圍大規模的戰爭。而歐洲“百年和平”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歐洲大國之間的多極均勢。與此相似,在東亞,從1759年清朝統一中國至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的八十餘年間,也存在一段顯著的和平和穩定時期。這個時期除了因安南和緬甸國內政權更迭而導致中央國家的武裝干預外,沒有發生過大規模國際戰爭。但與歐洲“百年和平”不同,東亞的長穩定顯然無法用均勢的邏輯加以解釋。那么在缺少均勢的情況下,東亞的長穩定又是如何實現的?這便是本書要回答的研究問題。
作者簡介
陳康令,法學博士,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家高端智庫工作聯繫人。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的研究和咨政課題。在《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當代亞太》、“觀察者網”等各類刊物、媒體上發表中外文學術論文、政策研究、媒體評論等100多篇。開設“古代中國對外關係”“國家的政治學”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章節目錄
總序 鐘揚
序 潘忠岐
導言
第一章 地緣學視角下的傳統東亞秩序
第一節 從地緣學的視角考察傳統東亞秩序
第二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中樞區域和中央國家
第三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其他三個次級地緣區域
一、傳統東亞秩序的小中華區域
二、傳統東亞秩序的遊牧區域
三、傳統東亞秩序的曼陀羅區域
第二章 傳統東亞秩序的禮治:一種分析框架
第一節 跨學科視野下的禮:文獻綜述
一、比較視野下的禮、儀和禮儀
二、禮的四大價值追求:經學與美學的詮釋
三、禮的兩種社會功能: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解釋
四、禮與權力的三組關係: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的分析
第二節 傳統東亞秩序中的天下禮:概念提出
一、比較視野下傳統東亞秩序的核心要素
二、國際法如何整合國際秩序的核心要素
三、傳統東亞秩序存在“天下禮”而非“國際法”
四、天下禮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禮治:理、力與利的分析
一、禮治之理:天下禮的基本原則
二、禮治之力:權力資源運用的禮儀邏輯
三、禮治之利:禮儀化的國際制度
四、傳統東亞秩序的禮秩與“4Li穩定模型”
第三章 傳統東亞秩序的歷史演進與禮治穩定
第一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歷史演進與長穩定
一、國際秩序的系統性、自行組織性和演進性
二、傳統東亞秩序的歷史演進過程
三、國際秩序穩定性的內涵與傳統東亞秩序的長穩定
第二節 從國際秩序穩定理論到傳統東亞秩序穩定理論
一、國際秩序穩定理論的基本範式
二、傳統東亞秩序如何保持穩定:不同維度的解釋
三、傳統東亞秩序禮治穩定說的提出
第三節 傳統東亞秩序宗藩觀念的演進
一、傳統東亞秩序的天下文化和宗藩觀念
二、傳統東亞秩序宗藩觀念的君臣認同和擬血緣認同
三、傳統東亞秩序宗藩觀念與國家的戰爭動機
第四節 傳統東亞秩序天下禮制的演進
一、傳統東亞秩序冊封禮制的演進
二、傳統東亞秩序貢賜禮制的演進
三、傳統東亞秩序和親禮制的演進
第五節 傳統東亞秩序塔型結構的演進
一、傳統東亞秩序體系結構的層次性和層級性
二、傳統東亞秩序的覆缽塔型結構和樓閣塔型結構
三、傳統東亞秩序塔型結構中的國家排列
第四章 傳統東亞秩序的維繫與禮治下的和平
第一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王朝正統與相關禮儀
一、中央國家王朝正統的建構維繫與封禪禮儀
二、傳統東亞秩序天下正統的建構維繫與冊封禮儀
第二節 傳統東亞秩序的天下正統與主要戰爭
一、傳統東亞秩序的天下正統與主要戰爭的相關性
二、重塑天下正統國際戰爭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第三節 傳統東亞秩序禮治下的和平:1760—1840年
一、禮治下的和平:建構與維繫
二、從“中國禮儀之爭”到傳統東亞秩序及其禮治的崩潰
結語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後記
主要內容
陳康令博士主要從禮治的視角來詮釋東亞的長穩定。
本書的理論貢獻之一就是,對於在傳統東亞秩序中至關重要的禮治因素進行了全面剖析,明確提出了“禮治穩定說”。中國無疑是傳統東亞秩序的主導國,但中國何以能夠發揮主導作用?除了實力優勢,恐怕規範力量,即“禮”或“理”,也是不可或缺的。跟大多數既有研究著重從實力角度解釋中國與傳統東亞秩序的興衰不同,本書分析的焦點是禮治因素:禮治是維繫傳統東亞秩序的重要支柱,其意義不亞於以實力為依託的統治。所謂禮或理,就是傳統東亞秩序中由中國主導制定,此後逐步被各個地緣次級區域主要國家接受,具有普遍禮儀意義的國際關係準則,如克己復禮、禮尚往來、失禮入刑等。禮跟現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所強調的規範非常相似。但傳統東亞秩序中的禮(理)不僅跟主導國家的實力(力)密切相關,而且還直接事關國家間的利益分配(利),因此是比規範更為複雜的概念。當理、力、利三者處於一種相互配合和彼此適應的情境時,傳統東亞秩序就會處於穩定狀態,形成所謂的“禮秩”。本書形象地用一大三小鑲嵌在一起的四個正三角形來描繪傳統東亞秩序的4Li穩定模型。其中,“理”三角由克己復禮、禮尚往來、失禮入刑三個禮治原則構成;“力”三角由示威、示好、示範三種禮儀邏輯下的權力運用方式構成;“利”三角由冊封、貢賜、和親三大主要天下禮制構成。
本書不僅從禮治角度提出了傳統東亞秩序的穩定模型,而且還進一步將傳統東亞秩序的結構更為貼切地概括為“塔型”,從而超越了大多數現有研究持平面視角的局限。傳統東亞秩序在很長時間裡被絕大多數學者描述為一種“同心圓結構”——即以中國為中心,根據周邊國家與中國的政治、經貿、歷史、文化等因素的親疏遠近,由內而外依次劃分成幾個國家圈。如果說這種“同心圓”結構描述了傳統東亞秩序的橫向結構特徵,那么張小明教授提出的“垂直型互動關係模式”便是對傳統東亞秩序縱向結構的揭示。本書將這兩種思路結合起來,把傳統東亞秩序的結構看作立體的,即“塔型結構”。傳統東亞秩序之所以能形成穩定大勢,不僅在於理、力、利的積極互動形成了有利於穩定的禮治,而且在於傳統東亞秩序以成熟的禮治為內在核心,發展出了某種塔型結構,既能反映傳統東亞體系中橫向的層次性,也能體現其縱向的層級性。這種層次性和層級性並存的塔型結構確保中央國家具有最高國際權威,以及各國之間的行為意圖具有很高的確定性,長穩定因此得以形成和維繫。歷史上,傳統東亞秩序的演進經歷了從覆缽塔型結構(公元前2世紀初到公元7世紀中葉),到準樓閣塔型結構(公元7世紀中葉到公元13世紀中葉),再到樓閣塔型結構(公元13世紀中葉到公元19世紀末)的演進歷程。
本書的“禮治穩定說”告訴我們:中國越強大,禮治越成熟,東亞越穩定。其內在邏輯是:實力的逐步壯大使中國有更多能力和意願在國際層面推行禮治,國際層面的天下禮進入規範的禮典化和組織化進程,禮治原則、禮儀邏輯、天下禮制不斷發展成熟,傳統東亞秩序以禮治為核心逐漸形成層次性和層級性並存的塔型結構,國家間互動因此呈現出和平性、穩定性和可靠預期的基本特徵。“禮治穩定說”對傳統東亞秩序的解釋要好於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霸權穩定論或治下和平論,也優於在東亞非常流行的華夷秩序、朝貢體系、等級結構等理論。
出版背景
本書的研究方法既沒有簡單套用,也沒有完全排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而是從東亞歷史出發將東西方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對傳統東亞秩序進行詮釋。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把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目光轉向東亞歷史和文化。但不論域內還是域外學者都很容易犯下以現有理論考察歷史的錯誤。證明古代東亞就有民族國家,或國家形成的邏輯與西方無異,抑或證明在古代東亞國家之間也會因國家利益而採取或隨強或制衡的戰略,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東亞歷史能夠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論,從而能夠對國際關係的理論發展有所貢獻。例如,和、禮、仁、勢等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當代仍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這些概念在現有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不存在對應物,將這些概念理論化,一定會對相關的理論發展有所推動。
本書還在故宮博物院進行宣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