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祿岌民居群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泮坑村福祿岌
- 占地面積:11204平方米
- 建築面積:13687平方米
- 保護級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簡介,建築群組成,本立居,崇本樓,季立居,州司馬第,鎮東樓,竹林居,
基本簡介
福祿岌民居群由鎮東樓等六座從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築組成。民居群中,以鎮東樓為最,這座由馬來西亞華僑熊舉賢兄弟六人合力在民國時期建造的樓房,歷時長、樓層多、造價高,在當時粵東地區來說是極具影響力的,所以起名“鎮東樓”,就連門匾都是時任廣東省主席吳鐵城所題寫。鎮東樓為六槓三進三層結構,在民國時期的梅州客家建築中,樓層多以兩層為主,而鎮東樓突破這個界限,採用了三層結構。鎮東樓最終以32萬兩白銀的總造價完工,對比當時梅江橋花費12萬,聯芳樓花費24萬。而在福祿岌古民居群中,還有州司馬第、季立居、本立居、竹林居、崇本樓等五座建築,這些建築既有常見的圍龍屋,也有槓式樓等,各具特色。雖然福祿岌古民居群只包含六座清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築,但福祿岌還有一座印尼特色的建築,樓名也標新立異,是以建造時間命名的,叫“1957”。
民居群建築形式以圍龍屋、槓式屋、堂橫屋為主,且雕樑畫棟,各具風采。其中“鎮東樓”最具典型代表性,在民居群中獨樹一幟;整座建築外觀氣勢恢宏,內部寬敞明亮,設計布局合理,風格獨特,裝飾工藝精湛。該民居群鄉土特色濃郁,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近代梅州客家建築風格和建築工藝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研究清末至民國初期的梅州遷徒史、華僑史、民俗史、各式客家傳統民居建築風格和工藝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建築群組成
本立居
本立居—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旅馬來西亞華僑熊觀松父子建成於清光緒八年(1882)。坐東南向西北,為“二堂二橫”方形布局,背靠福祿岌,前擁池塘。由圍牆、禾坪、堂屋、左右橫屋等組成,占地面積1152平方米,建築面積873平方米。懸山頂、減柱造、灰瓦面、夯牆;東西兩側設外門,凹式大門梁椽縷雕雀替、彩繪花鳥壁畫等圖案,下堂有龍梁,裝飾古樸。該居對研究梅州城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崇本樓
崇本樓—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熊氏崇祿公建於民國廿五年(1936)。坐西向東,為“合槓式”二進二層走馬樓,平面布局為橫向長方形,建築由內禾坪、主體、化胎等組成,占地面積961平方米,建築面積1229平方米。硬山頂,土木石砼混結構,夯牆,灰瓦面。北面設牌坊式外門樓,門額署:紫氣東來。卷棚凹式大門。下堂屏風,採用鏤空、陰刻、鎏金等工藝,雕飾花鳥、人物、亭台樓閣等寓意吉祥的精美圖案。此外,在外牆立面窗檐、露台欄桿等處的裝飾吸收了西式建築元素。該樓古樸、典雅、融合西方建築裝飾藝術,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季立居
季立居—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旅馬來西亞華僑熊氏應賢公興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坐西北向東南,主體建築為“二堂二橫一圍龍”式走馬樓。由牌坊式外門樓、禾坪、水井、堂屋、化胎、圍龍、左右橫屋、雜間等組成,共30個房間。占地面積1693平方米,建築面積1902平方米。主體建築堂屋正立面為懸山頂、減柱造,橫屋為硬山頂,廚房瓦頂築煙樓,土木石結構,灰瓦面,沙灰夾石夯牆;凹式大門彩繪圖案、梁椽縷雕雀替。下堂屏風簡約,上堂神龕製作工藝精美。該居祠居合一、古樸典雅,對研究梅州城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州司馬第
州司馬第—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熊氏元相公建於清末。坐西北向東南,為“二堂四橫”布局。由上、下堂、橫屋、雜間等組成。南北兩側設硬山式外門樓連線圍牆成內禾坪。占地面積1168平方米,建築面積886平方米。硬山頂、灰瓦面、三合土夯牆;凹式卷棚大門彩繪壁畫圖案,梁椽縷雕雀替。正立面山牆錯落有致,富有變化。該第古樸典雅,對研究梅州城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鎮東樓
鎮東樓(俗稱六槓樓)—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旅馬來西亞華僑熊舉賢、熊景賢等昆仲興建。民國七年(1918)動工,民國卅年(1941)建成。時任廣東省府主席吳鐵城親書樓匾。坐西南向東北,為三進三層列槓式走馬樓。主體建築由3個合槓式單元組成且連貫相通,結構獨特,主樓突出,整體建築氣勢恢宏。共有24個廳廊、12個天井,每層有52間房,左側築附屬建築1座。橫向長方形中軸對稱布局,占地面積4238平方米,建築面積6962平方米。硬山頂,、灰瓦面、夯牆、抬梁式、土木石結構。主門樓為歇山式靠山亭卷棚門樓,典雅莊重,副門為凹式單坡門樓。尤其注重內部廊廳裝飾,木石柱樑較多且空間高大寬敞;檐廊、卷棚、瑞獅神象柁墩、雀替與異形斗拱等彩繪雕飾精美,檻牆與樓層欄版所繪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極富民間美術。該樓其時粵東少有,故名“鎮東樓”。對研究近代梅州華僑史、民俗史、客家建築風格和工藝有重要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竹林居
竹林居—福祿岌民居群之一,由熊氏後裔黨賢公、祥寶公叔侄合資興建。民國廿五年(1936)動工,民國卅年(1941)建成。坐西北向東南,為三合槓式走馬樓。中軸對稱布局,門坪寬敞,主體建築樓高三層,共60間房。東側築附屬建築1座。占地面積1922平方米,建築面積1835平方米。懸山式、灰瓦面、夯牆、土木石結構。硬山單坡凹式門樓大門梁椽瓦底有彩繪花鳥圖案;廊廳縷雕鎏金屏風工藝精湛,檻牆與樓層欄版所繪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極富民間美術。該樓對研究梅州城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0年5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