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祖橋
- 地點: 朱亭鎮高福村福橋組的福祖橋
- 形狀:全長51.1米,寬6米
- 告示:危橋重建,車輛繞道
- 完工:清代道光甲申歲孟秋
歷史地位,歷史回顧,
歷史地位
福祖橋全長51.1米,寬6米,於清代道光甲申歲孟秋完工,在謝氏族譜上,關於該橋的記載是始建於清代乾隆1804年間,謝氏祖先籌集白銀5745兩,水田8畝,距現在有247年的歷史。當時為了修橋,村裡的七位寡婦每人捐田一畝,促成這座橋完工。該橋全部用長條石和糯米漿建成。
2009年,福祖橋納入省道S211株洲縣段公路改建工程,當時請相關專家鑑定福祖橋為四級危橋。“我們於2008年5月向縣政府縣文物保護局、縣檔案局、公路局、交通局及朱亭鎮政府遞交了題為‘迫切請求各級黨政領導保護好福祖橋’的報告,可是沒有得到相關訊息。”福祖組組長謝冬林拿出一些複印資料說。2012年11月,福祖橋兩端寫了“危橋重建,車輛繞道”的告示。
從2009起,福祖組和福橋組兩個組300多位村民每天開始輪流守橋護橋。他們不讓工程隊來挖橋,也不願別人拆橋重建。
“這裡不屬於那種非拆掉重建不可的危橋,前不久還有人裝著100噸地板磚從這裡通行,也沒看到一點問題。”謝友明說,他們兩個組長也一直圍著這座橋轉,只要有人來打橋的主意,他們族人就會自覺來護橋。
湖湘文化志願者協會會長彭水明當天也一道前往福祖橋,當他看到有著兩個獅子、兩個麒麟守護的福祖橋時感嘆:“這是我在株洲見過規模最大的石橋,它有四拱,那些長條石可以表明,以前這座橋至少是個驛道或者是官道。這是座古橋,要保護。”
就在6月16日,株洲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科科長鄒翠梅也來到福祖橋。她說,這座橋是古橋,他們鑑定為古橋文物,建議在原址上加固整修,整修之後要對通行的車輛限重。但這座橋最終何去何從,還要跟相關部門溝通協商。
歷史回顧
據1984年版《湖南省株洲縣地名志》和2004年版《株洲地名志》記載,朱亭鎮高福村原屬湘潭縣,1950年建立福祖鄉。1959年至1965年劃歸株洲市郊區管轄。1997年與黃龍鄉合併成黃龍鎮,機關由黃龍橋移駐福祖橋附近。2002年更名為株洲縣朱亭鎮高福村福橋組。而在2004年版的《株洲地名志》上,福祖橋的介紹只有短短兩行字:福祖橋位於朱亭鎮天長坪村境內,為省道1815線(株衡公路)跨越朱亭港之公路橋。全長51.1米,寬6米,為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