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澤諭吉與日本政府

福澤諭吉與日本政府

《福澤諭吉與日本政府》是2016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小川原正道[日]。

基本介紹

  • 書名:《福澤諭吉與日本政府》
  • 作者:小川原正道[日]
  • 類別:亞洲政治研究
  • 譯者:尤一唯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30日
  • 頁數:252 頁
  • 定價:28 元
  • 開本:大32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8-4606-9
圖書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目錄,精彩片段節選,

圖書簡介

福澤諭吉與日本政府》是由北京華源書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主要介紹福澤諭吉的亞洲政治研究類書籍!福澤諭吉(1835---1901)作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創辦者,日本最大面額的紙幣一萬日元之上的人物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本書希望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福澤諭吉和日本政府的關係。福澤諭吉是“官民調和”的主張者,他認為政府應該傾聽人民的聲音,而不是訴諸鎮壓和強迫,人民也不應該只想著攻擊、打倒政府,因此他呼籲的是雙方進行建設性的對話。但是在現實當中福澤諭吉的學說、事業乃至個人行動都曾受到過來自日本政府的種種限制和壓迫,因此在戰前日本有著諸多負面評價,直到戰後的日本被迫接受來自美國的民主改造之後,福澤諭吉才獲得了平反,成為當下一萬日元紙幣上的人物。

作者簡介

小川原正道,1976年9月出生於日本長野縣,2003年獲得慶應義塾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04年起被武藏野短期大學聘為副教授,2008年起轉任慶應義塾大學的副教授,2013年起成為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政治史和日本政治思想史。
此外,他還曾擔任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大學歷史系客座研究員。
其著作《評傳 岡部長職——明治時代最後的藩主》(2006年)曾獲日本法政學會獎;另外《日本近代的戰爭與宗教》(2010年)一書榮獲日本政治研究櫻田會獎。

譯者簡介

尤一唯,浙江溫州人,國際關係學院日語系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現就讀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師從小川原正道。目前是國內《觀察者網》日本政治領域特邀撰稿人。

目錄

譯者前言:不願為官的福澤諭吉 1
中文版序 7
序:偉大的人民 13
一、出生、修學以及成為理論家之路 23
二、從理論家到政策建言 28
三、地方自治論的展開 32
四、“抵抗的精神”和民會論 40
五、從民會論到國會論 51
一、維新三傑 63
二、明治十四年(1881)政變 71
三、明治十五年(1882)的《帝室論》 79
四、冷遇私學政策序說 86
五、冷遇私學政策的開展 90
一、明治政府的間諜網路 99
二、對福澤諭吉的監視網路 104
三、三島警視總監治下的警視廳 111
四、保全條例引發的驅逐福澤諭吉問題 122
五、福澤諭吉的情報網 126
一、作為偉大的平民去世 137
二、追贈勛位 142
三、福澤諭吉去世後的追贈勛位提案 145
四、政府的“贈位”和福澤諭吉 153
五、對福澤諭吉天皇學說的壓迫 155
一、戰敗與“平反” 171
二、作為“自由主義者、民主主義者”的福澤諭吉 175
三、作為“女權擁護者”的福澤諭吉 186
四、作為“教育者”的福澤諭吉 190
五、作為“自由主義經濟者”的福澤諭吉 198
六、作為“象徵天皇論者”的福澤諭吉 202
七、有關福澤的方法論 205
八、福澤諭吉的形象在未來將何去何從? 209
後記 213
參考文獻 219
附錄:有關中國的改革 241

精彩片段節選

一、出生、修學以及成為理論家之路
福澤諭吉出生於天保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835年1月10日),生於大坂玉江橋北詰中津藩藏屋敷。父親為福澤百助,母親為順,福澤諭吉是家中的次子。父親福澤百助是中津藩的官員,作為儒學家也小有名氣。在福澤諭吉出生之時他正好得到了《上諭條例》一書(清朝乾隆帝治下的法令記錄),因此藉此將兒子命名為諭吉。
但是在福澤諭吉一歲半的時候父親福澤百助病死,長兄福澤三之助繼承家業,全家從大坂回到了豐後中津。福澤諭吉在佩里來航的次年即安政元年(1854)二月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轉機,當時他的兄長勸他去長崎遊學。
福澤諭吉在日後回顧此時的光景道:
恰巧那正逢佩里來訪之時,美國軍艦抵達江戶的訊息已經傳遍鄉間。與此同時到處都在大談炮術。這裡說的學炮術其實就是學荷蘭流派的炮術,還記得此時哥哥曾對我說,要深入了解荷蘭的炮術非讀原著不可……於是我們兄弟倆就談妥了,當時哥哥正好接受任命要到長崎去,我便作為他的隨從也跟著去了(松澤弘陽校注《福澤諭吉集》,28頁)。
福澤諭吉在長崎留學期間開始學習荷蘭語,次年接受哥哥的勸告,進入大坂的緒方洪庵的適塾學習。適塾對於當時的醫師們而言相當於研究生的課程,而對於蘭學的初學者而言是一種普通的教養課程。(梅溪升《緒方洪庵和適塾》,63頁)一年以後,因為兄長病逝,福澤諭吉繼承了福澤家,並繼續學業,安政四年(1857年——譯者注)他成為了適塾的塾長。他在適塾修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生理學、醫學、物理學、化學等西洋原版著作,並嘗試了大量的科學實驗。
安政五年(1858年——譯者注),福澤諭吉接受中津藩的命令,在江戶築捷運炮洲的奧平家中的宅邸開設蘭學私塾。這便是日後慶應義塾的起源。
但是一年後參觀橫濱時,福澤諭吉發現荷蘭語已經完全沒有用處而大失所望,開設轉向英語並努力自學。次年,萬延元年(1860年)福澤諭吉獲得了跟隨軍艦鹹臨丸一起赴美的機會,航行至舊金山,這是他首次出國旅行。回國後他被聘用為幕府的翻譯,將宅邸遷至新錢座,並出版了本人的第一部著作《增訂華英通語》。
次年,文久元年(1861年)德川幕府基於與各國簽訂的條約規定必須開市、開港,作為參與開市、開港延期談判而派遣至歐洲的幕府使節團的隨員,福澤諭吉遊歷了法國、英國、荷蘭、普魯士、俄羅斯等國後歸國。此時正值日本國內攘夷論甚囂塵上之時,因擔心被暗殺,他開始減少外出。
回國後,福澤諭吉專心於閱讀西洋的書籍和報紙,並在與外國人的交流中,“終於了解了彼國的政治習慣和人民的風氣,認識到民權的宗旨便在於自由獨立”(《全集》第二十卷,第247頁)。隨後在慶應二年(1866),福澤諭吉出版了《西洋事情初編》一書。作為一本讓日本國內人士了解西洋最新知識的著作,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
次年,作為幕府的軍艦交易委員的隨員,福澤諭吉再次獲得赴美的機會,並遊歷美國東海岸的各大都市,購入大量英文原版書籍帶回國內。
慶應四年(1868年——譯者),福澤諭吉將私塾從鐵炮洲遷至新錢座,承襲當年的年號將私塾命名為慶應義塾。也正是在這年,福澤諭吉迎來了個人著述的黃金時期,在僅僅一年的時間裡,他出版了《西洋事情外編》《訓蒙窮理圖解》《兵士懷中便覽》《洋兵明鑑》《掌中萬國一覽》《英國議事院談》《清英交際始末》《世界國盡》等書籍。
同時,福澤諭吉在此時決意此生不出仕官場,而採取獨立的立場。直至晚年他還在《福翁自傳》中談及此事。
維新之初,福澤諭吉認為明治新政府雖然表面上裝出開國的姿態,但是實際上內心中仍堅守鎖國攘夷主義,因此不願出仕新政府,即便後來新政府明確了開國政策之後他仍不改初心。對於此事福澤諭吉說道:“說真心話,我不願意出仕的真正原因,第一在於,官吏放肆地耀武揚威真是愚蠢無聊至極,第二在於,官吏整體而言品行不端,只知揮霍浪費,讓我總覺得他們是低人一等的下等人,第三在於過去幕府的官吏們慢慢往賊地探頭,甚至公然拋頭露面參加了新政府、以做高官為樂,這正是我所厭惡的,第四在於使世人明白文明獨立的真意,為此即使全天下只有我一人,也要讓世人看到一個現實的榜樣,這不僅關乎國家的獨立,更是我的信念。”(《福澤諭吉集》,第350-357頁)
不以官職仗勢欺人,不短於品行,堅守作為幕府遺臣的矜持,在世人面前作為獨立的典範。為此他不選擇為“官”而選擇為“民”“私”“獨立”之路。它的基礎在於從人民的立場出發傳播新知識和恰當的信息,並致力於培育人才。
明治四年(1871年),私塾從新錢座遷至三田,這便是現在慶應義塾大學的三田校區。次年,以“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起頭,作為福澤諭吉生涯代表作而廣為人知的《勸學篇初編》問世。
此後一直致力於輸入外國思想、打破日本舊敝為目標的福澤諭吉以《文明論之概略》(1875年)一書開始了構築新的理論框架和自我表達領域的挑戰。(戶澤行夫編《福澤諭吉著作集》第四卷,346頁)福澤諭吉在晚年的《福澤全集緒言》中回顧道:
我從前的譯著一味地以輸入西洋新事物並排除我國舊敝習為目的,與零碎地兜售文明無異。加之明治七八年間(1874-1875年——譯者)世態逐漸穩定,人們的思考逐漸成熟,我認為此時正是記述西洋文明的概略以表世人,特別若能訴之儒教的故老,得其贊同的話再好不過。我在心中不希望以儒學者為敵,反而希望利用、拉攏他們,因此寫下了《文明論之概略》六卷。(《全集》,第一卷,60頁)
也就是說福澤諭吉迄今為止的著作都是為了輸入西洋新事物、打破舊敝,只是零碎地兜售文明,但在世間情況逐漸穩定的明治七八年(1874、1875年——譯者)間,為了向儒教的故老們闡述西洋文明的概略而著下此書。
在這樣一本嘗試自我理論建構的巨著中,福澤諭吉說明了西洋文明究竟為何物的問題,並強調日本以西洋文明為基準前進的重要性。他將自己置於“理論家”的立場,並克制自己的對現實政治建言的獻策式的學者姿態。(平石直昭《福澤諭吉的戰略構想——以<文明論之概略>時期之前為中心》,91-95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