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福洪杏,杏喬木,高5~8(12)米;樹冠圓形、扁圓形或長圓形;樹皮灰褐色,縱裂;多年生枝淺褐色,皮孔大而橫生,一年生枝淺紅褐色,有光澤,無毛,具多數小皮孔。葉片寬卵形或圓卵形,長5~9厘米,寬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圓形至近心形,葉邊有圓鈍鋸齒,兩面無毛或榜巴葛下面脈腋間具柔毛;葉柄長2~3.5厘米,無毛尋海潤,基部常具1~6腺體。花單生,直徑2~3厘米,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綠色;萼筒圓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鈍,花後反折;花瓣圓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帶紅色,具短爪;雄蕊約20~45,稍短於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長或幾與阿戲促碑雄蕊等長,下部具柔毛。果實球形,稀倒卵形,直徑約2.5厘米以上,白色、黃色至黃紅色,常具紅暈,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時不開裂;核卵形或橢圓形,兩側扁平,頂端圓鈍,基部對稱,稀不對稱,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較圓,常稍鈍,背稜較直,腹面具龍骨狀稜;種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
福洪杏果面金黃或橙紅色,陽面有紅暈;果肉金黃,肉陵全市禁質細嫩多汁,酸甜爽口。單果重≥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滴定酸含量1.0%~1.5%。
產地環境
土壤特點:福洪杏主產區成槓蘭都市青白江區福洪鄉位於龍泉山脈中端,岷江系的毗河以南,海拔475米~650米,主要是低山和丘陵、平壩三種地貌,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和紫色土兩個土類,中部為丘陵黃壤土,由淺丘坡腳到丘頂,皆黃壤土覆蓋;東南部為低山紫色土,從山谷到山頂,為紫色土覆蓋,土壤pH值處於6.7~7.5之間,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氣候特點:“福洪杏”產地青白江區福洪鄉屬內陸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2℃,最熱月平均氣溫25.6℃(7月),最冷月平均氣溫5.4℃(1月);年積溫5932℃,全年無霜期273~279天,年平均降雨量925.4毫米,年平均日照1239.1小時,相對濕度82.6%,適合福洪杏的生長。
水文特點:福洪鄉水資源豐富,主要河流3條,即沙子河及兩條分支河流,山河4條,從南至東流經清泉匯入
沱江,主要灌溉渠有東支七、東支十三、東支十四等,全長22公里,自流灌溉面積達17000畝。水質無污染,符合《地面水環保質量標準》克B3838~88Ⅱ類水域標準。鄉內水庫星羅棋布,總庫容達80萬立方米。地下水蓄量充沛,水質為軟水,常年水溫維持在16℃左右,無色、無臭、無味。
歷史淵源
杏樹種植在
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歷史較為悠久。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1661年~1795年),外省民眾移居四川,“圈地”務農,青白江區福洪鄉、清泉鎮、人和鄉(時為金堂縣鶴鳴鄉境地)等地的廣東客家移民廣種果樹。
《
金堂縣誌》(清·曹雲興著)卷三至卷四中記載:“果子屬,一、有梅料照犁杏大小二種,二、桃大小數種……”。《金堂續志》民國鐫本記有“卷棚寺、廖家場……一帶,最繁果樹”。農產品集散地廖家場(東山五場之首)交易最為繁榮。“本場之所出,青果(杏、桃、李、棗)3000擔”。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鶴鳴鄉紅豆村(古佛洞附近,現福洪鄉、清泉鎮一帶。)處士李茂昭作《紅豆村春秋十二詠》,有“名花不合墮村莊,風韻誰收入錦囊,梅杏喔成燃燭影蘭鑽短,藥蘭題罷引杯長”之句;翰林高辰在和詩中也有“綠楊又向樓頭見,紅杏空傳海內聞”之句。由此可見,福洪鄉、清泉鎮一帶的杏樹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
生產情況
2002年起,福洪鄉依託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林業科學院、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以杏花村、幸福村為中心,在全鄉範圍內大面積嫁接、種植優質杏(品種有
凱特杏、
海棠紅杏等),當年種植面積達4000畝。
2002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福洪鄉解放村(現為杏花村)成片栽種凱特杏和金太陽杏133公頃。
2003年,在福洪鄉的解放、幸福、進步、新光、雙河、大堰6個村成片發展凱特杏和金太陽杏200公頃,建成成都市最大的杏生產基地。
2006年,銷售福洪杏70.5萬公斤,收入達560餘萬元,每公斤售價8元。
2007年和2008年,分別銷售150萬公斤、350萬公斤,價格每公斤均在8元左右。
2010年,已建成“一千公頃優質杏基地”,結果樹已達533公頃,形成四川省最大的優質杏生產基地。福洪杏銷售達800萬公斤,總收入7200萬元。福洪杏的產值占福洪鄉農業產值的60%以上。
產品榮譽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福洪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0年12月25日,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納入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並核發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當地原生黃杏品種。
土壤類型為棕紫泥土、紅紫泥土,土層厚度≥50厘米,土壤質地為砂壤或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2.0%,地下水位1.5米以下。
⒈育苗:以毛桃、杏本砧為砧木嫁接繁殖。
⒉定植:定植時間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和次年2月。
⒊密度:每公頃栽植株數≤1650株。
⒋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全年施腐熟有機肥≥30噸/公頃。
⒌花果管理:葉果比≥15:1。
⒍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5月中旬至6月上旬採收。
⒈感官特色:果面金黃或橙紅色,陽面有紅暈;果肉金黃,肉質細嫩多汁,酸甜爽口。
⒉理化指標:單果重≥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滴定酸含量1.0%至1.5%。
⒊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福洪杏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福洪杏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傳說清康熙年間(1661年~1722年),有兩皇妃(廣東客家人)到鶴鳴鄉玉皇觀(福洪鄉
杏花村境內)出家為尼,常到三洲山(清泉鎮)磨子坪、柏樹坳(福洪鄉境內)一帶善化,並遍山栽種“五果”。二妃偏愛杏果,食後容顏姣嫩、膚色紅潤,當地客家人便在此遍種杏、桃、李、梨樹,使這一帶出現了“花園溝”、“杏子坪”、“棗子埡”、“李子彎”等地名。果樹的發展給當地經濟帶來了生機,皇帝便派人以二妃的名義在三洲山重建東禪寺、西禪寺兩座寺廟。時有“東禪對西禪,坐落三洲山。遍山種五果,銀子萬萬壇”的民謠。
《
金堂縣誌》(清·曹雲興著)卷三至卷四中記載:“果子屬,一、有梅杏大小二種,二、桃大小數種……”。《金堂續志》民國鐫本記有“卷棚寺、廖家場……一帶,最繁果樹”。農產品集散地廖家場(東山五場之首)交易最為繁榮。“本場之所出,青果(杏、桃、李、棗)3000擔”。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鶴鳴鄉紅豆村(古佛洞附近,現福洪鄉、清泉鎮一帶。)處士李茂昭作《紅豆村春秋十二詠》,有“名花不合墮村莊,風韻誰收入錦囊,梅杏喔成燃燭短,藥蘭題罷引杯長”之句;翰林高辰在和詩中也有“綠楊又向樓頭見,紅杏空傳海內聞”之句。由此可見,福洪鄉、清泉鎮一帶的杏樹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
生產情況
2002年起,福洪鄉依託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林業科學院、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以杏花村、幸福村為中心,在全鄉範圍內大面積嫁接、種植優質杏(品種有
凱特杏、
海棠紅杏等),當年種植面積達4000畝。
2002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福洪鄉解放村(現為杏花村)成片栽種凱特杏和金太陽杏133公頃。
2003年,在福洪鄉的解放、幸福、進步、新光、雙河、大堰6個村成片發展凱特杏和金太陽杏200公頃,建成成都市最大的杏生產基地。
2006年,銷售福洪杏70.5萬公斤,收入達560餘萬元,每公斤售價8元。
2007年和2008年,分別銷售150萬公斤、350萬公斤,價格每公斤均在8元左右。
2010年,已建成“一千公頃優質杏基地”,結果樹已達533公頃,形成四川省最大的優質杏生產基地。福洪杏銷售達800萬公斤,總收入7200萬元。福洪杏的產值占福洪鄉農業產值的60%以上。
產品榮譽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福洪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0年12月25日,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納入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並核發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當地原生黃杏品種。
土壤類型為棕紫泥土、紅紫泥土,土層厚度≥50厘米,土壤質地為砂壤或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2.0%,地下水位1.5米以下。
⒈育苗:以毛桃、杏本砧為砧木嫁接繁殖。
⒉定植:定植時間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和次年2月。
⒊密度:每公頃栽植株數≤1650株。
⒋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全年施腐熟有機肥≥30噸/公頃。
⒌花果管理:葉果比≥15:1。
⒍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5月中旬至6月上旬採收。
⒈感官特色:果面金黃或橙紅色,陽面有紅暈;果肉金黃,肉質細嫩多汁,酸甜爽口。
⒉理化指標:單果重≥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滴定酸含量1.0%至1.5%。
⒊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福洪杏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福洪杏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傳說清康熙年間(1661年~1722年),有兩皇妃(廣東客家人)到鶴鳴鄉玉皇觀(福洪鄉
杏花村境內)出家為尼,常到三洲山(清泉鎮)磨子坪、柏樹坳(福洪鄉境內)一帶善化,並遍山栽種“五果”。二妃偏愛杏果,食後容顏姣嫩、膚色紅潤,當地客家人便在此遍種杏、桃、李、梨樹,使這一帶出現了“花園溝”、“杏子坪”、“棗子埡”、“李子彎”等地名。果樹的發展給當地經濟帶來了生機,皇帝便派人以二妃的名義在三洲山重建東禪寺、西禪寺兩座寺廟。時有“東禪對西禪,坐落三洲山。遍山種五果,銀子萬萬壇”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