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氏志賀菌新亞型4y的流行病學特徵及遺傳多態性分析

《福氏志賀菌新亞型4y的流行病學特徵及遺傳多態性分析》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由邱少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氏志賀菌新亞型4y的流行病學特徵及遺傳多態性分析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邱少富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細菌性痢疾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本課題組在細菌性痢疾的監測中,分離鑑定出一種福氏志賀菌的新亞型,暫定為4y。前期研究結果顯示,新亞型具有特殊的生化反應特性,表現出ESBL表型和多重耐藥性,並引起了一起血性腹瀉的局部流行。新亞型的流行特徵、耐藥和毒力變化及其遺傳多態性和變異分析是傳染病監測防控工作的重點。本研究通過新亞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信息的收集以及統計分析,明確新亞型的流行病學特徵;通過藥敏試驗、質粒圖譜分析、耐藥基因和毒力因子檢測,分析新亞型的耐藥性和毒力特點;利用PFGE、MLST和MLVA等分子分型技術,分析新亞型菌株的遺傳多態性,闡明新亞型的變異變遷規律。通過以上研究,明確新亞型的流行病學特徵、遺傳多態性及變異變遷規律,為新亞型的傳染源追溯、傳播關係調查、暴發流行的預警和確認以及防控策略的制訂提供數據參考和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目前關於福氏志賀菌新亞型的流行特徵及變異規律研究一直是腹瀉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點。本課題組在細菌性痢疾的監測中發現了一種福氏志賀菌新亞型(暫命名為F4y),其呈現出與其它亞型完全不同的血清學凝集反應譜。目前從上海、北京和雲南等地共分離鑑定出37株,最先於2005年發現,其後時有檢出,說明其已成為福氏志賀菌一個穩定且重要的流行亞型。通過對其O抗原結構基因進行分析,發現其在ugd基因插入46 bp序列,在功能未知基因區缺失46 bp序列。API 20E生化鑑定結果顯示,F4y獲得了大腸桿菌的部分生化特徵,特別是均能產生吲哚。通過分析tnaABC吲哚產生基因決定簇序列發現其啟動子區域基因序列與大腸桿菌K12一致,而與福氏志賀菌2a 301株相比缺失778 bp的IS1插入子。藥敏實驗和耐藥機制分析結果顯示,新亞型4y菌株表現出嚴重的多重耐藥性,並對頭孢類抗生素具有較高的耐藥率。頭孢曲松耐藥菌均含有blaTEM基因,76.9%的菌株含有blaCTX-M-3基因,7.7%的菌株含有blaCTX-M-79基因,7.7%的菌株含有blaOXA-1基因。套用質粒圖譜、脈衝場凝膠電泳(PFGE)、多位點序列分型(MLST)、多位點可變數量串聯重複序列(MLVA)等分子分型技術對4y菌株進行遺傳多態性分析,顯示4y菌株與其它血清型菌株相比遺傳差異較大,形成一個獨特的遺傳聚類或克隆群,其中MLST分析顯示4y菌株分屬於3個新的序列型。選取12株4y菌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通過SNP進化分析,顯示4y菌株形成一個獨特的遺傳分支。F4y感染病人臨床症狀主要有水樣便或血樣便、發熱、嘔吐、腹痛等,感染人群主要為中青年(平均年齡34歲),男性患者占56.7%。通過毒力基因檢測發現大部分4y菌株含有ipaH、ial、sen、set1等重要的毒力因子。動物試驗(志賀菌腹腔感染小鼠模型)結果顯示4y菌株的致病性存在差異,但整體上毒力較強,其出現腹瀉和死亡的症狀早於F2a 301,特別是SH7毒力明顯增強,可能具有較強的粘附和侵襲能力。綜上,新亞型F4y菌株與其它型別志賀菌相比具有較大的遺傳差異,呈現出獨特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徵。這種新型菌株可能融合了大腸桿菌和志賀菌的生物學特徵,獲得了較強的耐藥性和毒力,並很可能已經在上海和和北京等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局部流行,所以需要加強對這種新型菌株的持續監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