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廟

福德廟

福德廟又稱土地廟,中國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多為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中國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各地鄉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眾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德廟
  • 地理位置:位於定海東門外小碶\村碶\頭山南隅
  • 別名:土地廟
  • 供奉人物:裘公
簡介,詩詞,記載,

簡介

福德廟位於定海東門外小碶\村碶\頭山南隅。始建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規模雖小,但造工講究、設定正規。歷來香火興盛,遠近聞名。
福德廟前身系供奉明參將裘公的生祠,據地方志等史書記載:裘公諱兆錦,字紹東,浙江慈谿人,先任山東兗州府通判,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調任翁州(舟山)邊防參將。因舟山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起廢昌國縣(制)後,徙所有島民於大陸,只設武官負責海禁防務。至崇禎年間,明朝廷因北方戰事頻仍,南兵北調,舟山沿海軍防削弱,致使倭寇猖獗,盜烽甚熾,守防的官兵,苟且貪安,怠於職守,軍防形同虛設,一任寇盜滋擾,加之水旱天災頻發,舟山百姓苦難深重。公赴任舟山後,目睹市廛蕭條,田地荒蕪,城防疏虞,寇盜成勢,心中甚為不安。遂一面築城安民,整頓操練並部署沿海防務,一面帶領百姓修建海塘碶\閘,疏浚河道,經過艱辛的治理,有力地遏制了寇盜的滋擾,為百姓營造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詩詞

裘公在他的《浚河記事》一詩中曾寫道:
勞民非不恤,茲事在三農。萬脈山泉接,一丸海水封。
無心拔銅柱,有策佐金鏞。共喜秋禾熟,村村息戍烽。

記載

定海百姓感恩裘公德政,在碶\頭山南隅建裘公生祠一座。公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廣東總兵。小碶\村民在裘公祠原址進行擴建,命名為福德廟,寓意為感裘公之德政,福祉澤被於民之謂也。
自此福德廟成為當地鄉民的重要祭祀壇地,香火日益鼎盛。據傳,清嘉慶年間,有福建商人海運貨物來舟山經商,途中忽遇風暴,時值深夜,一時方向莫辨,商船瀕於顛覆,該商人遂焚香膜拜,祈求神靈指點迷津,忽見不遠處似有千棵海棠花熠熠發光,似萬盞燈火。商人急引船來此拋錨,得以倖免災難。翌日登岸,緣海棠樹尋見福德廟,方知為福德廟神靈指引。
為感廟神扶佑,該商人專程運來大批木材將福德廟重修精裝,再造菩薩金像以感其恩。嗣後,福德廟又經小碶\百姓的悉心呵護,幾經修葺後又重複生機,現已成為老年文化娛樂的活動場所,充分體現了人民崇愛清官,渴望廉政德治的殷切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