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福建閩台緣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座落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側,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也是研究大陸與台灣關係史特別是閩台關係史的重要學術機構。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先後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台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 外文名稱:China Mintaiyuan Museum
  • 類別:專題博物館
  • 地點:福建泉州北清東路212號
  • 竣工時間:2006年5月
  •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為9:00-17:00(16:30關閉入場)
  • 館藏精品:明泥塑彩繪阿難立像,明泥塑釋迦牟尼佛坐像等
  • 展館總面積:7355平方米
  • 門票價格:免費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主體建築,博物館頂,博物館前,展館布局,綜述,二樓展廳,三樓展廳,館藏精品,文化活動,場館特色,參觀須知,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交通路線,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主體建築

        博物館頂

          博物館前

            展館布局

            綜述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共分為四層,展廳總面積7355平方米。二樓的基本陳列《閩台緣》和三樓的專題展《鄉土閩台》,一樓還設有國際學術報告廳、臨時展廳、庫房等。四樓為信息中心和辦公場所。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二樓展廳

              “閩台緣”主題展廳,是整座博物館陳列的核心,總面積達3466平方米。分七個部分共21個單元,87個項目。第一部分為“遠古家園”,分“陸橋相連”、“史前文化”二個單元;第二部分為“血脈相親”,分“閩越東徙”、“大陸民眾遷台”二個單元;第三部分為“隸屬與共”,反映閩台間的“法緣”關係;第四部分為“開發同工”,分“農耕水利”、“手工製造”、“商貿交通”三單元;第五部分為“文脈相承”,由閩台兩地方言國語、科舉考試及戲曲、民間藝術四個單元組成;第六部分為“諸神同祀”,主要通過展示兩岸道教信仰、佛教信仰和民間信仰的情況;第七部分為“風俗相通”,以閩台兩地歲時節慶、生命禮俗和衣食住行等共同的習俗為主要內容。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三樓展廳

              “鄉土閩台"展廳,面積為2889平方米。該展覽按照“春、夏、秋、冬”四個時節,通過全場景式的陳列手法,展現閩台兩地共同的民俗風貌。“春”以“新春鬧上元、清明祭祖先”為主題,展示閩台人民春節賀正、元宵賞花燈、清明掃墓祭祖等傳統習俗;“夏”以“端陽競舟鼓,中元賽普渡”為主題,展示閩台兩地端午節賽龍舟、七月“中元節”普渡等傳統習俗;“秋”以“卜餅萬家喜,對渡郊商急”為主題,展示閩台兩地中秋節博餅等傳統習俗及商郊活動。“冬”以“進香還宿願,歲末喜團圓”為主題,展示閩台兩地共同敬奉的神靈及燒王船的習俗、進香活動。該展廳,還以蚵殼厝、閩台老街、古戲台、古牌坊等造景,集中地體現了閩台兩地的歷史人文景觀,具有濃烈的閩台鄉土氣息和傳統底蘊,讓觀眾在參觀和參與中體味兩地的親近。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館藏精品

              明泥塑釋迦牟尼佛坐像
              螺發,垂耳,身穿通肩大衣,結痂趺坐,塗彩,大多脫落,現所坐蓮座是另加的。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清石雕施琅坐像
              花崗岩石質,穿戴清朝服飾,雙手相迭置於胸前、直立、座長方形略缺。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道光款銅編鐘
              雙凹口,圓頂,器身有多條橫直凸線和弦紋,書許多戟,有幾條已斷掉,一面鑄陽文楷書“貢生康濟時敬置”,一面鑄陽文“道光著雍困敦如月之吉”,口沿上鑄陽文“甬水冶坊協和號造”。竹節形花狀長柄。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清鐵炮
              前弇后豐,衣如覆笠,中部有一對耳軸,鐵鏽斑駁。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民國錫制菱形雙層亭式宮燈
              上為鏤空花紋葫蘆頂,上下二層為層蓋,纏枝花翹角,上層有雕花圍欄,立四角柱,四面玻璃繪五彩人物圖案。下為懸空四角曲足。束腰菱形支撐,菱角欄座上凹。座束腰,四獸足,下為座框,均雕飾纏花枝,通體呈菱形狀。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清錫制“關雎”八角形斗燈
              棱形白色塑膠燈已開裂呈兩半,兩座相迭處已脫節,上半部分略向左傾斜。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清“木雕三王府”王爺像
              器表漆脫落嚴重,顏色大部分褪去,局部有蟲蛀,鬍鬚脫落,底座均有裂痕。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清彩繪木雕臨水夫人坐像
              頭戴冠,身穿圓領道袍,雙腳著地,端坐於座上,座已缺,雙手略殘,脫彩。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清彩繪木雕媽祖坐像
              盤鬢,內穿袍,外加開襟大衣,雙手平舉持圭端坐於座上。身上彩繪已脫,又塗有黃彩,圭已失,座已無。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清木雕媽祖,順風耳,千里眼
              媽祖頭戴冠,身著開襟大衣,雙手平舉於胸前,持一物端坐於座上,座略殘。千里眼,順風耳均作鬼仔形態,赤足立於不規整的扁圓形座上,三尊均已燻黑,媽祖手持物已失。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清金漆木雕新娘轎
              木質頂凸起,斜方形蓋,周以六邊雕花瓶形木欄,連以六邊花堵,轎身六邊,雕刻拱形垂珠和尖拱形花堵,周邊雕飾拱形門式和各種花邊,下座以雕刻各種花式及雙龍戲珠禪獸等8個獸首足,前面門板已缺,遮以財神,八卦埕彩簾。貼金箔,髹紅漆,雕工精細,繁縟,為迎娶新娘的座轎。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清竹編內衣
              無領對襟,長袖,竹編衣,系用竹篾片編織為斜方孔和六邊孔的透氣編衣,織工精緻。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建閩台緣博物館)

              以上資料均來自

              文化活動

              2006年8月14日,首屆兩岸青年聯歡節——“海峽西岸·泉州歡樂行”啟動儀式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行。
              2008年10月25日,由全國台聯、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和台灣文史工作室聯合主辦的“紀念台灣光復63周年圖片文物特展”開幕式,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隆重舉辦。
              2010年5月9日,由福建省考古博物館學會、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台南市各省市同鄉會主辦,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為主承辦的“兩岸宗親交流暨姓氏族譜展”在台南市吳園隆重開幕。
              2011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政協泉州市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泉州市委統戰部、民革泉州市委員會、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主辦的“共和之光——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書法、實物展”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三樓東展廳展出。
              2012年5月18日到6月20日,為慶祝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福建省文物局與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聯合舉辦“福建省涉台文物普查成果展”,展覽匯集了幾年來福建省文物工作者對全省涉台文物普查整理的主要工作成果,從1515處涉台文物點中精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0處相關資料圖片在我館二樓大廳展出。
              2013年7月13日,由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民間譜牒交流大會順利召開。此屆活動獲得國台辦、省台辦的支持,並列為國台辦2013年海峽兩岸重點交流項目。海峽兩岸譜牒專家、學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等110餘人參加此次大會。
              2014年4月8日至5月4日,由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書法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創作培訓基地承辦,台灣佛光緣美術館總部策展的“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2014中國大陸巡迴”在我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行。
              2015年12月30日,“閩台緣兩岸書畫交流展”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開幕。展覽由福建省文化交流協會、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台灣中國書法學會、台灣中國畫學會主辦,中國書法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創作培訓基地、閩台書法交流中心承辦。

              場館特色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面向海內外宣傳中央對台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與台灣同胞相互交流、促進合作發展的重要平台,宣傳福建、宣傳海西的重要視窗。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採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台兩地傳統建築“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其中主體建築有通向觀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的屋面斜階,象徵著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樑和紐帶;觀景天台上的和平蓮則將常年播撒吉祥和平的福音。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景觀廣場由館名臥碑、倒影池、音樂噴泉、九龍柱、七彩燈柱等組成,以極富閩台建築特色的紅色為基調,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顏色和特製紅磚,紅白相間分隔出醒目的圖案,與主體建築融為一體。九龍柱和臥碑構成一組寓意深遠的景象,以“九龍吐珠”象徵海峽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海峽兩岸關係堅如磐石。景觀廣場中間的倒影池的水由里向外源源不斷地流動,象徵著海峽兩岸關係源遠流長。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二樓平台有兩幅石壁雕。這兩幅長各16米、寬各4.5米的巨幅浮雕內,不僅容納了海峽兩岸共同矚目的媽祖女神和泉州人文景觀與著名史跡開元寺、東西塔、老君岩、泉州南音、拍胸舞等,而且還將台灣的高山族文化、阿里山民俗和鹿港古渡等盡收其中。
              泉籍旅美現代藝術家蔡國強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成功爆繪了一幅巨型火藥爆繪壁畫。該畫高18米、寬9米,面積達162平方米。畫面由一棵大榕樹及樹根構成,用火藥在特製的大麻紙上爆破,炙燒繪成畫。作品後面運用現代化LED燈光藝術和現代化電腦技術控制,將180個百家姓顯像在這幅壁畫上,由電腦控制與榕樹交映顯現出奇妙的圖騰。這幅壁畫寓意深遠,象徵著海峽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根同源。

              參觀須知

              地理位置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北側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9:00-17:00(16:30關閉入場),全年開放。若遇特殊情況,開放時間將會另行公告。

              交通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