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是福建農林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由創建於193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農科農學系和創建於1940年的福省立農學院農藝系演進而來。1952年6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廈門大學農學院與福州大學農學院兩強合併成立福建農學院,設農藝系,我國甘蔗事業先驅周可涌教授擔任農藝系主任,同年設定農學專業,農藝系更名農學系。1996年6月在原農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作物科學學院,2019年9月更名為農學院。

學院1962年即開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福建省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作物科學學院現設有“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和“植物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學院擁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 創辦時間:1936年
  • 主管部門:福建農林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洪誠 院長、院黨委副書記:曾任森 
  • 本科專業:3個
  • 院系設定:農學系、種子科學與工程系、植物科學與工程系
  • 院訓:崇德尚學、傳承創新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下店路15號
歷史沿革,科研機構,人才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學科資源,專業設定,精品課程,能力培養,交流合作,畢業英才,

歷史沿革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由創建於193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農科農學系和創建於1940年的福建省立農學院農藝系演進而來。
1936年於福州魁歧創辦福建協和大學農科,設農學系,1938年遷址邵武東門辦學,1940年成立農學院,設農藝學系,1945年回遷福州魁歧原址,1951年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組建福州大學,設有農學院,下設農藝學系。
1940年於永安黃曆創辦福建省立農學院,設農藝學系,1946年遷址福州戰坂,1947年遷入福州中山路,1949年更名福建農學院,農藝學系設定不變,1951年福建農學院併入廈門大學,改稱廈門大學農學院,設農藝系,我國黃麻事業先驅盧浩然教授擔任農藝系主任,1952年遷址福州魁歧。
1952年6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廈門大學農學院與福州大學農學院兩強合併成立福建農學院,設農藝系,中國甘蔗事業先驅周可涌教授擔任農藝系主任,同年設定農學專業,農藝系更名農學系。
1958年遷址福州梅峰辦學。文革期間,農學系伴隨著學校的撤銷、恢復、合併、遷址,走過了艱難的辦學歷程。改革開放後,1981年11月,學校遷址福州金山。隨著學校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1996年6月在原農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作物科學學院,2019年9月更名為農學院。

科研機構

國家甘蔗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成立於2008年。首席科學家為陳如凱教授。陳如凱教授是農業部科技委委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優秀專家。從事甘蔗研究50年來獲得建國以來糖料界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其它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撰寫5部專著和200多篇論文,培養了40位博士和近百位碩士。同時該中心也是中國作物學會甘蔗專業委員會、國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農業部甘蔗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甘蔗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和福建省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的掛靠單位。(詳細見百度詞條“國家甘蔗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2、作物套用遺傳學福建省高校重點(開放)實驗室
3、農業部甘蔗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

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具備研究生、本科、成人教育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現開設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三個農林類本科專業。已培養本科生6000多人,碩士生450人,博士生130人,博士後出站8人,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190 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098人,碩士研究生163人,博士生40人,在站博士後13人,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228人。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39人(含甘蔗中心、基因組與生物技術中心、植物免疫中心、植物發育中心),其中包括: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研究員35人,博士生導師28人,副高職稱32人;具有博士學位87人,碩博士占95%;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有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福建省“百人計畫”人選3人、福建省“雙百人才”2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講座教授8人。

學科資源

學院專業底蘊深厚,學科資源優良。現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作物遺傳育種;1個農業部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2個福建省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作物學;1個博士後流動站:作物學;7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科學與工程、草業科學與技術、農業生物技術、持續發展與推廣學、農業多功能性產業;1個專業碩士點:農業推廣。

專業設定

作物科學學院設有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
科研成果
學院一貫重視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為海西經濟建設做出積極貢獻。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特別是2006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實現了建國以來福建省生命科學領域零的突破。學院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經費總額一直名列學校前茅。近年來,共承擔科研課題124項,總經費14152.7萬元。其中國家863計畫項目10項,經費850.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經費350.0萬元;國家948項目3項,經費2260.0萬元;國家部委項目21項,經費10200.5萬元;省級項目76項,經費492.2萬元。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項;鑑定成果27項;審定(認定)41個作物品種,其中,國家審定(認定)12個;省級審定(認定)29個。申請、授權品種權保護28項,其中,品種權保護申請17項、品種權保護授權11項;專利申請14項;發表學術論文255篇。
學院重視科研成果產業化開發,組建了3個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型企業。其中福建金山種子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種子行業首家以科教單位為依託,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銷一體化的高科技型種子企業。水稻秸稈高效利用、水稻、甘蔗、紅麻、甘薯、花生等作物新品種推廣創造的社會經濟效益在15億元以上。學院已成為福建省發展糧、蔗、麻、油生產的重要技術依託單位,為繁榮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精品課程

學院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已建成農業生態學、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和生態學3 門省級精品課程;農村社會調查學和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2 門省級網路課程;遺傳學、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農業生態學、生態學、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和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7門校級精品課程。2004年以來主編、參編出版教材、著作22 部,其中,被列入“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農林規劃教材10 部。獲得國家級教材獎2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

能力培養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近年來,有70多項學生作品參加了大學生兩賽活動,其中,獲得第八、九、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自然科學類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挑戰杯”全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自然科學類二等獎1項;創業計畫大賽銅獎1項;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11項;校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在學風建設方面,近年來,獲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服務團隊4個;全國先進班集體1個;國家一等獎學金4人、二等獎學金6人;福建省高校文明宿舍2間;福建省優秀學生幹部5人;福建省三好學生5人;福建省先進班集體3個;學院還獲得了學校思想政治創新活動一等獎、學校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交流合作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綜合辦學實力。近年來,先後與美、英、德、澳、加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通過國家公派、校際交流合作等多種方式和途徑,有計畫地派遣了100 多人次教師和管理人員到國內外進修、訪問、攻讀博士學位或做博士後研究和開展科研合作;邀請了國內外不同領域的知名學者前來講學,平均每年達10人次以上;舉辦了10多次不同規模的國際性和全國性學術會議;年均 150 人次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學術會議,其中有 8 人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使學院的學術影響不斷擴大,學術聲譽不斷提高。在閩台合作方面,福建與台灣同屬亞熱帶,作物類型、栽培技術、耕作制度基本相同,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學院緊緊依託學校與台灣高校的學緣優勢和地理區位優勢、簽訂合作交流協定、建立正式校際交流關係渠道,加大閩台合作交流。主要有:(1)在互訪中提高師生學術水平。學院每年都派出1-2名專家學者赴台考察、開展合作研究。同時,每年邀請與接待來自台灣相關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5-8人,舉辦學術講座,開展學術交流,為學生授課,授課內容涉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最前沿。(2)在合作培養中擴大辦學層次。2008年3月該院2004級農學專業的陳生、朱斌、莊曉晶3位同學赴台灣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系學習。(3)在引進教材中更新教學內容。學院積極引進台灣農業高校教材,分別作為相關課程的任課教師教學參考書,教材質量普遍反映較好。(4)在合作研究中增強科研創新能力。學院建立了財政部海峽兩岸農產品品質基礎實驗室和台灣名特優作物種質資源引種示範基地;已獲農業部批准立項建設福建省閩台合作甘蔗良種產業化示範基地;開展了台灣作物優質品種資源的引進、發掘和育種利用研究;主辦了第四屆海峽兩岸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參加了第三、第五、第六屆海峽兩岸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承辦了以“庭園經濟與鄉村旅遊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科技與經濟論壇”,並與台灣屏東科技大學等合作,共同出版了第五屆海峽兩岸科技與經濟論壇論文集;與台灣休閒農業學會共同舉辦主題為《觀光休閒農場經營管理》、《休閒農場景觀規劃與環境管理》和《休閒農業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休閒農場培訓班。

畢業英才

學院為國家特別是海峽西岸經濟建設培養了一大批農業科學高級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和許多國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聯輝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教授是該院校友中的傑出代表;此外,發展我國黃麻和甘蔗事業的先驅盧浩然教授和周可涌教授,我國雜交水稻遺傳育種的著名專家蔡俊邁教授,我國知名的水稻專家吳志強教授、陳啟鋒教授、楊仁崔研究員、楊聚寶研究員等,我國甘蔗科研和生產的知名專家陳如凱教授,都是學院老一輩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現任校長、作物遺傳育種學家鄭金貴教授及其帶領的研究團隊,將作物遺傳改良技術與綜合利用、產業化下游技術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水稻秸稈品質及其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開闢了一條綠色農業的發展道路,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研究成果於2006年度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實現了建國以來福建省生命科學領域零的突破。據不完全統計,該院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已在各行業、各領域擔當重任。畢業生中湧現出一大批精英人才,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各 1 人,省級領導 6 人,廳局級領導 25 人;有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聯合司的司長;有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的校長、學者;有傑出企業家等。“今日我以母院為榮,明日母院以我為榮”的觀念深深植根於學子心靈。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