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993年的福建林學院計算中心。

1995年7月,成立計算機科學系。

2000年10月,原福建農業大學與原福建林學院合併為福建農林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 創辦時間:2001年5月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主管部門:福建農林大學
  • 在校生人數:2175人
  • 專任教師:154人
概述,師資隊伍,專業設定,專業介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軟體工程專業,教研成果,地址,地圖信息,

概述

2001年5月,將原福建林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基礎科學系高等數學教研室及原福建農業大學基礎部高等數學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幾部分合併組建而成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1人,博士及在讀博士14人,梯隊結構合理;聘請國內知名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7人為學院的外聘教授,1人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專業設定

學院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學科建設成績良好,辦學規模擴大。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網路工程、軟體工程等六個本科專業。
學院已為社會輸送人才5000餘人。畢業生就業的分布面較廣,有教育、銀行、交通、管理、保險、海關、檢察院、公安機關和電子信息等部門。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普遍反映良好,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知識紮實,有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專業介紹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接受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電子電路、嵌入式系統和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和開發套用的基本能力,能勝任電子設備、信息系統、網路系統、通信系統等領域從事設計、製造、研究和套用開發工作。
培養效果
該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寬領域工程技術適應性,實踐能力強,工作上手快,主要為電信部門、信息產業部門、企事業單位及有關公司錄用,同時也適宜在其他信息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各類電子設備、信息系統、網路系統、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等工作。

計算機類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論、方法和套用知識,接受本專業領域系統的實踐訓練,並具有良好外語基礎,能夠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其在相關領域套用等工作。
本專業已與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建立了“2+2”合作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後,若家庭經濟條件許可,英語達到加方入學要求,可以選擇後兩年赴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學習,成績合格者可同時獲得我校和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學歷。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離散數學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數據結構、編譯原理、資料庫原理及套用等。

培養效果
畢業生適宜在信息技術領域相關的企業、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部門單位就業,從事計算機相關的研究、教學、設計和套用開發等工作。

軟體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以計算機套用軟體開發為基本技能,具有較紮實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具有軟體開發實踐和項目組織初步經驗,具有團隊和競爭精神,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快速變化的高素質軟體工程專門人才。
本專業已與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建立了“2+2”合作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後,若家庭經濟條件許可,英語達到加方入學要求,可以選擇後兩年赴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學習,成績合格者可同時獲得我校和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學歷。

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英語、離散數學、程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軟體項目管理、軟體工程導論、軟體代碼開發技術、軟體設計與體系結構、軟體質量保證與測試等。

培養效果
畢業生就業率高,適宜在省內外知名的IT企業從事軟體項目的分析、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與套用系統開發等工作。

教研成果

承擔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60多項。
學院教師發表科研、教學論文共332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錄,出版著作或主編、參編教材31部。
數據結構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立項。

地址

福建農林大學石倉園(舊行政樓)1—3樓

地圖信息

地址:洪山橋上店福建農林大學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