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福建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福建船舶工業歷史悠久,1866年清朝在馬尾創建的福建船政和1858年英商在廈門投資的廈門船塢公司,都是福建省近代船舶工業的發端,曾經為近代中國的飛機、艦船製造、海軍建設和科技人才培養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在中國近代工業史上留下了令人矚目的光輝篇章。改革開放給福建船舶工業重振雄風,再創輝煌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福建船舶工業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飛躍。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福建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 總部地點:福建
  • 成立時間:1866年
  • 經營範圍:船舶工業
簡介,歷史,

簡介

1983年元月,福建省成立了統領全省主要骨幹造船企業的福建省船舶工業公司。1997年,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組建為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為福建省人民政府授權投資經營機構,由23家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組成,是具有船舶建造與維修,船舶及海洋工程科研設計,大型鋼結構設計、製作和安裝,船舶進出口貿易,物資配套經營,勞務技術合作與科技諮詢,船舶專業人員培訓等多功能的法人實體。集團公司的骨幹船舶製造企業主要有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和東南造船廠等,均為“福建省百家重點企業”、“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和省、市文明單位。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還是“省級技術中心”、“省製造業信息化建設示範企業”、“技術進步先進企業”;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被評選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九五”以來,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加快發展,骨幹企業規模檔次和管理技術迅速提高。至2005年末,集團公司總資產達——億元,比“八五”末增加——倍;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1億元,造船總量56.46萬噸;單船建造能力從“八五”末的小萬噸級提升到5萬噸級,年造船能力從3萬噸提高到30萬噸,比“八五”末增長8倍;出口各類船舶109艘,創匯4.8億美元。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從只能建造2000噸船舶發展到能承造10500噸貨櫃船、30000噸多用途貨櫃船、53800噸雙殼散貨船、4900CAR汽車運輸船。4900CAR汽車運輸船是迄今為止國內建造過的同類型船中載車量最多、技術難度最大的船型。馬尾造船股份公司從只能建造千噸水泥船、5000噸貨輪發展到能批量建造萬噸級多用途貨櫃貨船。東南造船廠成為我國建造大馬力拖輪、漁輪的主要生產基地。產品出口到香港、韓國、日本、東南亞國家、南美和歐洲等世界各地,成為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創匯大戶。出口船舶建造質量獲得英國LR、美國ABS、日本NK、德國GL、法國BV、挪威DNV、中國CCS以及香港海事處等著名船級社認可和發證,並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歷史

福建船舶工業不但歷史悠久,而且發展船舶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全省擁有海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深水港口岸線資源居全國首位。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中,“海峽西岸”第一次被正式寫入了中央通過的檔案。實施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福建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福建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提出了“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高度重視船舶工業的發展。省委書記盧展工曾指出:“特別是造船業,可作為一個大的項目,形成合力大推進”。在《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國民濟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進一步把發展船舶業擺在重要地位。省政府把發展船舶工業列入六大“壯大戰略產業”之一,有力地推動了福建省船舶工業的快速發展,必將開創福建船舶工業的新紀元。 福建船舶工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思路和規劃目標是:培育經濟成長極,壯大工業總量;最佳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增長質量。進一步深化項目帶動,形成廈門、馬尾、泉州、福安四大造船基地,迅速壯大重點修造船龍頭企業,以重點帶一般,推動船舶產業鏈、產業群的發展,力爭到2010年實現年造船能力200萬載重噸,銷售額超百億元,修船產值30億元,船舶配套業產值20億元;到2015年,實現年造船能力300萬載重噸,銷售額超150億元,創匯10億美元,創利稅10億元,總量占全國造船份額的10%以上,修船產值45億元,船舶配套業產值35億元,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性發展戰略目標,使船舶工業的發展與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要求相匹配,與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要求相適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