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城關基督教堂,作為教堂,這裡是古城長汀的宗教聖地之一——中華基督教堂;作為偉人留下的足跡,這裡曾經是偉大領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之一——周恩來、陳雲舊居;作為革命舊址,這裡是建立新中國革命道路上的驛站之一——中共福建省委駐地。教堂背靠汀江,坐西向東,由禮拜堂、牧師樓和學校樓組成,磚木結構。占地面積723.1平方米,建築面積916.62平方米。前半部分是禮拜堂,是當年黨代會會場,後半部分是樓房,樓下有4個房間和庭院,樓上中廳是召開攻打漳州會議室。周恩來留守汀州,居住在樓上右廂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城關中華基督教堂
- 地址:福建省長汀縣汀洲鎮人民巷43號
1892年,當時的中華基督教會閩南區會牧師周之德帶領布道團來汀傳教。翌年成立了“汀州區會”,並開始籌集基督教堂的建設資金。
1896年,在今縣城水東街人民巷43號建起了汀州區會中華基督教堂。教堂背靠汀江,坐西向東,由禮拜堂、牧師樓和學校樓組成,磚木結構。占地面積723.1平方米,建築面積916.62平方米。前半部分是禮拜堂,是當年黨代會會場,後半部分是樓房,樓下有4個房間和庭院,樓上中廳是召開攻打漳州會議室。周恩來留守汀州,居住在樓上右廂房。
1892年到1965年,先後有周之德、黃朝清、修中誠(英籍)、張倫、蘭一輝五位牧師在長汀中華基督教堂帶領和主持宗教活動。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於1993年12月6日批准登記,重新恢復開放,位於長汀縣汀州鎮水東街人民巷47號,現管理組織為城關基督教堂管理小組,有1名組長、2名副組長、8名組員(其中1名保管、1名會計、1名出納)。場所教職人員9人,教徒總數898(城關476人、鄉鎮422人),受洗人數732人。
1978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維修復原。
1988年,長汀城關基督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革命聖地、紅色閩都,是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4個起點縣市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中心城市,是中央蘇區唯一設立的蘇區市——汀州市,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裡開展過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瞿秋白、何叔衡等先烈在此捐軀。兩萬多汀江兒女參加紅軍,兩萬多紅軍將士用鮮血染紅了這塊土地,湧現出楊成武、傅連暲、黃亞光、童小鵬、何廷一、吳岱等一大批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為共和國的誕生和建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作為教堂,這裡是古城長汀的宗教聖地之一——中華基督教堂;作為偉人留下的足跡,這裡曾經是偉大領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之一——周恩來、陳雲舊居;作為革命舊址,這裡是建立新中國革命道路上的驛站之一——中共福建省委駐地。
1931年9月,紅12軍攻克汀州,使閩西和贛南蘇區連成一片,閩粵贛特委、閩西蘇維埃政府遷設長汀。10月,成立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蘇維埃政府,轄東、西、北郊和中心區等五個區,王觀瀾任市委書記。同時相繼成立汀州團市委、市總工會、市政治保衛局、紅色民警局、對外貿易局、糧食調劑局、消費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當年國家八部委及福建省委、省蘇、省軍區等省級機關均設在長汀,長汀城成為中央蘇區經濟中心和福建蘇區的首府、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福建的革命鬥爭進入會盛時期。1931年12月,周恩來從上海來到長汀,召開了閩粵贛臨時省委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羅明為臨時省委書記。
1932年2月,根據中共蘇區中央局的指示,閩粵贛蘇區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汀州中華基督教堂隆重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任弼時出席了大會,作了政治報告。這次大會通過了《目前政治形勢與閩粵贛蘇區黨的任務》決議案,以及《關於黨的建設問題決議》、《蘇維埃工作決議》、《白區工作決議》等重要決議,並宣布將中共閩粵贛蘇區省委改為中共福建省委,大會選舉了福建省委領導機構,羅明任省委代理書記,劉曉任組織部長,肖向榮任秘書長。選舉羅明、張鼎丞,譚震林、李明光、郭滴人等5人為省委常委,10人為省委委員。省委機關就設在中華基督教堂,設有組織部、宣傳部、婦女部等。在這裡歷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的還有劉曉、陳潭秋、劉少奇。
同年4月,毛澤東率領一、五軍團東路軍又一次來汀,毛澤東、周恩來等在中華基督教堂的省委機關會議室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攻打漳州緊急軍事會議。羅榮桓、聶榮臻、羅瑞卿、譚震林、羅明、劉曉等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從鞏固與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這一戰略方針出發,分析取得第三次反“圍剿”完全勝利後的大好形勢,並作了進攻漳州的形勢報告。
隨後,毛澤東率東路軍直下龍巖、漳州,指揮漳州戰役。周恩來留在汀州領導和組織民眾籌集軍餉,支援前線紅軍,居住在教堂後面的二樓右廂房,在汀州準備糧草,組織運輸隊、擔架隊上前線,主持了轟轟烈烈的支前工作,為前線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漳州戰役在政治上擴大了黨和紅軍在東南沿海的影響。紅軍攻打漳州取得了重大勝利,為創建閩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5月16日省委大廳召開聯歡會,周恩來致歡迎詞,羅明、陳榮講話。
中共福建省委為福建蘇區革命鬥爭和各項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紅軍長征後,省委與省蘇、省軍區等機關轉移到四都一帶堅持游擊鬥爭。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按照愛國愛教、自主自辦、遵紀守法、信仰純正、民主管理、服務社會、和諧共處、穩定有序的總要求,依照“法制固和諧、適應求和諧、民主促和諧、管理謀和諧、文化育和諧、穩定保和諧”的總思路,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892年到1965年,先後有周之德、黃朝清、修中誠(英籍)、張倫、蘭一輝五位牧師在長汀中華基督教堂帶領和主持宗教活動。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於1993年12月6日批准登記,重新恢復開放,位於長汀縣汀州鎮水東街人民巷47號,現管理組織為城關基督教堂管理小組,有1名組長、2名副組長、8名組員(其中1名保管、1名會計、1名出納)。場所教職人員9人,教徒總數898(城關476人、鄉鎮422人),受洗人數732人。
1978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維修復原。
1988年,長汀城關基督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革命聖地、紅色閩都,是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4個起點縣市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中心城市,是中央蘇區唯一設立的蘇區市——汀州市,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裡開展過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瞿秋白、何叔衡等先烈在此捐軀。兩萬多汀江兒女參加紅軍,兩萬多紅軍將士用鮮血染紅了這塊土地,湧現出楊成武、傅連暲、黃亞光、童小鵬、何廷一、吳岱等一大批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為共和國的誕生和建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作為教堂,這裡是古城長汀的宗教聖地之一——中華基督教堂;作為偉人留下的足跡,這裡曾經是偉大領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之一——周恩來、陳雲舊居;作為革命舊址,這裡是建立新中國革命道路上的驛站之一——中共福建省委駐地。
1931年9月,紅12軍攻克汀州,使閩西和贛南蘇區連成一片,閩粵贛特委、閩西蘇維埃政府遷設長汀。10月,成立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蘇維埃政府,轄東、西、北郊和中心區等五個區,王觀瀾任市委書記。同時相繼成立汀州團市委、市總工會、市政治保衛局、紅色民警局、對外貿易局、糧食調劑局、消費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當年國家八部委及福建省委、省蘇、省軍區等省級機關均設在長汀,長汀城成為中央蘇區經濟中心和福建蘇區的首府、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福建的革命鬥爭進入會盛時期。1931年12月,周恩來從上海來到長汀,召開了閩粵贛臨時省委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羅明為臨時省委書記。
1932年2月,根據中共蘇區中央局的指示,閩粵贛蘇區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汀州中華基督教堂隆重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代表任弼時出席了大會,作了政治報告。這次大會通過了《目前政治形勢與閩粵贛蘇區黨的任務》決議案,以及《關於黨的建設問題決議》、《蘇維埃工作決議》、《白區工作決議》等重要決議,並宣布將中共閩粵贛蘇區省委改為中共福建省委,大會選舉了福建省委領導機構,羅明任省委代理書記,劉曉任組織部長,肖向榮任秘書長。選舉羅明、張鼎丞,譚震林、李明光、郭滴人等5人為省委常委,10人為省委委員。省委機關就設在中華基督教堂,設有組織部、宣傳部、婦女部等。在這裡歷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的還有劉曉、陳潭秋、劉少奇。
同年4月,毛澤東率領一、五軍團東路軍又一次來汀,毛澤東、周恩來等在中華基督教堂的省委機關會議室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攻打漳州緊急軍事會議。羅榮桓、聶榮臻、羅瑞卿、譚震林、羅明、劉曉等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從鞏固與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這一戰略方針出發,分析取得第三次反“圍剿”完全勝利後的大好形勢,並作了進攻漳州的形勢報告。
隨後,毛澤東率東路軍直下龍巖、漳州,指揮漳州戰役。周恩來留在汀州領導和組織民眾籌集軍餉,支援前線紅軍,居住在教堂後面的二樓右廂房,在汀州準備糧草,組織運輸隊、擔架隊上前線,主持了轟轟烈烈的支前工作,為前線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漳州戰役在政治上擴大了黨和紅軍在東南沿海的影響。紅軍攻打漳州取得了重大勝利,為創建閩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5月16日省委大廳召開聯歡會,周恩來致歡迎詞,羅明、陳榮講話。
中共福建省委為福建蘇區革命鬥爭和各項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紅軍長征後,省委與省蘇、省軍區等機關轉移到四都一帶堅持游擊鬥爭。
長汀城關基督教堂按照愛國愛教、自主自辦、遵紀守法、信仰純正、民主管理、服務社會、和諧共處、穩定有序的總要求,依照“法制固和諧、適應求和諧、民主促和諧、管理謀和諧、文化育和諧、穩定保和諧”的總思路,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