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荔城區黃石鎮東甲村東甲塔

東田塔(俗稱塔子塔)、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東田村境內,離東甲自然村約7海里、石塔建在一片石灘上、石灘的正中突兀隆起如阜陵,故被稱為“塔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田塔
  • 外文名:Dongjia Tower
  • 地理位置:福建省荔城區黃石鎮東甲村東甲塔
  • 別名:塔子塔
  • 文獻記載:林子本行實錄
東甲塔(俗稱塔仔塔),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東甲村境內,離東甲自然村約7海里,石塔建在一片石灘上,石灘的正中突兀隆起如阜陵,石塔高出海平線,當海潮漲潮時,石塔只剩下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故被稱為“塔仔”。   據明《林子本行實錄》載:萬曆十三年乙酉二月(1585)教主(林龍江)以興化形勝,北九華山而西紫帽,南則有壺山,獨東濱巨海,風煞駛甚,議建三塔以補之,一鎮赤嶼,一鎮岩沁,一鎮寧海,不惟旋風收煞,關鎖水神,而合郡文星,以此超露矣,舉門人大參林公應節,節推陳公紳主其事,有命朱有開、陳光顯、僧雲章、僧明豐、僧法從、道士郭紹喜、陳君嚴、鄭而清等,畢效其勞。是秋,赤嶼塔成(即今東甲塔建成)附近居民鹹稱有大利益。東甲塔的建塔工程之艱巨(海上作業)、工期之短暫(從乙酉二月議建到是秋赤嶼塔成,不過半年時,其中扣除大潮、漲潮、颱風暴雨無法作業停工的時間外,實際工期不足三個月)、效益之明顯(鎮風鎖水),這與東甲村民的廣眾參與和辛勤勞作分不開。  明嘉靖年間,倭寇禍莆驟起,東甲村百姓身受其害,據黃廷用《少村漫稿·賀塗藩伯任齋先生布政使涂澤民督修堤事竣序》載:“自乙卯(嘉靖卅四年),倭奴入寇決堤(東甲鎮海堤)田不可耕,耕不得以償種”。(黃廷用,明嘉靖十四年進士,官終工部侍郎,被倭寇拘禁五個月,目睹身受倭寇罪行)倭寇禍莆時不但劫殺東甲人民,而且破壞鎮海堤,林龍江捐巨款,濟難民,命門徒收屍火化,以禮葬魂,現東甲村青山祠前有一地名叫“七墩”,就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林龍江命門徒朱惠虛等人收屍埋骨之處(七個大墓墩)。故此東甲人對林龍江感恩戴德,崇敬至極。  東甲的木帆船海上運輸始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海禁漸開後,至明萬曆十三年(1585)林龍江建塔時,東甲的海業運輸業已初見端倪,熟悉水性的弄潮兒及善於海上作業的能手大有人在,當得知林龍江建塔的喜訊時,戶戶出錢出力,人人參與勞動,石船應運而生,東甲人成為建塔的骨幹和主力軍。  林龍江在當時建塔的目的有二個,一是“收煞旋風”,二是“關鎖水神”。從風力風向上看,我省沿海多為東南風,八月大潮風大浪高,受害最嚴重者當為東甲鎮海堤,建塔後“旋風收煞”,風浪大為削弱,塔外巨浪滔天,塔內風平浪靜。從水流流速上看,東甲塔的建立擔當了緩衝作用,藉以制住港口漲潮(流西訊)退潮(流東汛)時洶湧澎湃湍急的海潮流量,達到“關鎖水神”的目的,使三江口港及東甲鎮海堤外形成一個水平浪靜的停泊塢(木帆船、石船、漁船大量停泊在鎮海堤外灘),這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東甲塔為石建仿樓閣式,空心,五級四方形,塔高約15米,塔底寬約4平方米,塔外底寬約16平方米,自第一層至第五層每層塔身向內收進約70厘米,形成上小下大的尖形塔形,塔基底盤砌用大而厚的規格石三層,長×寬約為36平方米,據傳底盤為鐵、銅和鼎梨砂等合成熔體澆鑄,在小訊落潮退盡後,底盤可全面暴露在陽光之下,閃耀發光,反射鋥亮,煞有刺目的情景,石塔每層塔檐都有拱石伸出約30厘米砌成塔檐翹角,整個塔形顯得古樸、典雅、牢固、大方。除第一層東向開一石門,石門闊約80厘米,高約1.5米,厚約1米外,其餘五層四向計置石雕佛像二十尊,現僅存一尊,其餘十九尊石雕佛像皆被人盜走。  東甲塔在當時是為“鎮風”和“鎖水”而建,而今成為引導船隻出入三江口的古代航標,建塔至今已有410多年歷史,歷經1604年八級大地震而巍然不動,至今仍然屹立在海天之間,俯看濤生濤滅,仰望高起高飛,撫慰著波中浪里的過往船隻。東甲塔忠於職守,400多年如一日,始終在守望煙波浩渺的興化灣,發揮其導航指津的功能,算是古代航標建築的一個奇蹟。  明代在東甲塔的北面鰲山村建有雁陣塔。東甲塔與雁陣塔遙遙相對,一南一北看守著木蘭溪入海口。可惜雁陣塔在抗戰期間被毀,東甲塔的塔邊塔角也被日本飛機轟炸,現塔角殘缺不全,成為日本侵略者侵華的歷史實物見證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