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志·地震志》是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記述了福建省的地震活動史以及鄰近地區大地震對福建的影響,同時詳盡地記述了福建省地震工作的發展歷史,重點介紹了1970年以來地震事業發展變化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福建省志·地震志
- ISBN:750042945
- 定價:77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3-1
- 開本:大16開
簡介
編輯說明:
一、《福建省志·地震志》由福建省地震局承編。遵循詳今略古的原則,重點記述1970年以來防震事業發展變化過程,力求揭示福建地震活動特點及地震孕育、發展規律,對歷次地震、震災情況只作簡要追溯。時間下限為1998年6月。
二、本志引用的資料,一般來自檔案、文史資料或公開發行的論著。1970年以前的地震活動、震害資料主要引自《福建省地震歷史資料彙編》、《中國地震目錄》、《中國歷史強震目錄》,其中選摘的古代、近代資料均保持原文的內容與格式。1970年以後的地震活動、震害資料主要出自福建省地震研究所和分析預報中心彙編出版的《福建地震台網地震目錄》、《福建地震台網觀測報告》及其年度會商研究報告。所有資料均有出處,經過核實,因此不再注釋,不錄來源。
三、所有地震術語均為標準專業用語,計量單位用法定計量單位,一般採用漢字表述。1900年以前史籍記載的地震震級用分數表示,1900年以後儀器記錄的地震震級用小數表示。
四、地震參數遵循以下原則:發震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採用朝代紀年括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用公元紀年,儀器記錄均採用台北時間;震中位置,史籍記載的地震一般以史料中震害最嚴重的地方作為參考震中位置,儀器記錄地震按記錄數據確定震中;震級,史籍記載的地震根據地震史料分析確定震級,較強地震按巨觀破壞程度及範圍,用烈度公式推算震級,儀器記錄地震以測震計算結果為準。根據(GB17740-1999)檔案規定,地震震級用地震面波M測定,近震或小震震級用ML表示。
二、本志引用的資料,一般來自檔案、文史資料或公開發行的論著。1970年以前的地震活動、震害資料主要引自《福建省地震歷史資料彙編》、《中國地震目錄》、《中國歷史強震目錄》,其中選摘的古代、近代資料均保持原文的內容與格式。1970年以後的地震活動、震害資料主要出自福建省地震研究所和分析預報中心彙編出版的《福建地震台網地震目錄》、《福建地震台網觀測報告》及其年度會商研究報告。所有資料均有出處,經過核實,因此不再注釋,不錄來源。
三、所有地震術語均為標準專業用語,計量單位用法定計量單位,一般採用漢字表述。1900年以前史籍記載的地震震級用分數表示,1900年以後儀器記錄的地震震級用小數表示。
四、地震參數遵循以下原則:發震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採用朝代紀年括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用公元紀年,儀器記錄均採用台北時間;震中位置,史籍記載的地震一般以史料中震害最嚴重的地方作為參考震中位置,儀器記錄地震按記錄數據確定震中;震級,史籍記載的地震根據地震史料分析確定震級,較強地震按巨觀破壞程度及範圍,用烈度公式推算震級,儀器記錄地震以測震計算結果為準。根據(GB17740-1999)檔案規定,地震震級用地震面波M測定,近震或小震震級用ML表示。
目 錄
概述
第一章地震構造背景
第一節地殼深部結構
一、分層結構
二、重力場
三、磁場
第二節活動斷裂
一、北東(北北東)向斷裂
二、北西向斷裂
三、東西向斷裂
四、斷陷盆地
第三節新構造運動
一、地殼運動與斷裂活動
二、分區
第四節地震構造帶
一、泉州—汕頭地震構造帶
二、政和—海豐地震構造帶
三、邵武—河源地震構造帶
第五節現代構造應力場
一、活動斷裂分析
二、形變分析
三、地震破裂特徵分析
四、震源應力場分析
第二章地震活動
第一節分布
一、空間與強度
二、空區與條帶
三、輪迴劃分
第二節大地震
一、南澳—詔安海外7級地震
二、泉州海外71/2級地震
三、南澳—詔安海外7.3級地震
四、台灣海峽南部7.3級地震
第三節中強地震
一、宋至清年間
二、中華民國時期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第四節弱震
一、頻次、強度
二、空間分布
三、活動時段
第五節震群
一、時空分布
二、序列特徵
第六節水庫地震
第七節鄰區地震
一、台灣地震
二、廣東、江西地震
第三章地震監測
第一節定點監測
一、台站
二、監測
第二節流動監測
一、幾何測量
二、物理測量
三、天文測量
第三節加密監測
一、水口庫區
二、廈門地區
第四章地震預報
第一節監測資料傳輸
一、報送
二、設施
第二節監測資料處理
一、測震資料
二、前兆資料
第三節震情分析
一、分析技術
二、前兆異常識別
第四節會商與預報
一、震情會商
二、綜合預報
三、預報程式
附:預報震例
(一)1992年2月18日南日島東南M5.2級地震
(二)1994年9月16日台灣海峽M7.3級地震
(三)1995年2月25日晉江東南M5.3級地震
(四)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M5.2級地震
第五章震害防禦
第一節工程震害防禦
一、地震區劃
二、工程地震評價
三、工程場地測試
第二節社會綜合防禦
一、地震宣傳
二、民眾測報
三、政府防禦措施
四、協作與聯防
五、平息地震謠傳
六、閩南地區綜合防震減災示範工程
七、水口庫區綜合防震減災工程
第六章地震應急
第一節震前準備
一、地震應急預案
二、震害預測
三、應急指揮系統
第二節震後應急
一、震情監視與判斷
二、現場科學考察
三、協助地方政府救災
四、震害損失評估
第七章地震科研
第一節課題研究
一、歷史地震研究
二、地震地質研究
三、深部探測研究
四、地震學研究
五、現代地殼形變研究
六、水庫誘發地震研究
七、地震前兆研究
八、台灣地震研究
九、工程地震研究
第二節學術活動
一、學會活動
二、學術交流
三、學術刊物
第八章機構與隊伍
第一節機構
一、省級
二、省局直屬事業機構
三、地(市)、縣級
第二節隊伍
一、編制
二、人員結構
第九章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節台站管理
一、質量管理
二、技術管理
第二節科研管理
第三節地震工程管理
一、法制建設
二、質量管理
第四節人員管理
一、教育培訓
二、職稱評聘
第五節財務與物資管理
一、事業經費
二、基本建設
三、物資裝備
第六節檔案資料管理
一、收集保管
二、整理
三、分析套用
附錄
大事年表
重要檔案
編後記
第一章地震構造背景
第一節地殼深部結構
一、分層結構
二、重力場
三、磁場
第二節活動斷裂
一、北東(北北東)向斷裂
二、北西向斷裂
三、東西向斷裂
四、斷陷盆地
第三節新構造運動
一、地殼運動與斷裂活動
二、分區
第四節地震構造帶
一、泉州—汕頭地震構造帶
二、政和—海豐地震構造帶
三、邵武—河源地震構造帶
第五節現代構造應力場
一、活動斷裂分析
二、形變分析
三、地震破裂特徵分析
四、震源應力場分析
第二章地震活動
第一節分布
一、空間與強度
二、空區與條帶
三、輪迴劃分
第二節大地震
一、南澳—詔安海外7級地震
二、泉州海外71/2級地震
三、南澳—詔安海外7.3級地震
四、台灣海峽南部7.3級地震
第三節中強地震
一、宋至清年間
二、中華民國時期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第四節弱震
一、頻次、強度
二、空間分布
三、活動時段
第五節震群
一、時空分布
二、序列特徵
第六節水庫地震
第七節鄰區地震
一、台灣地震
二、廣東、江西地震
第三章地震監測
第一節定點監測
一、台站
二、監測
第二節流動監測
一、幾何測量
二、物理測量
三、天文測量
第三節加密監測
一、水口庫區
二、廈門地區
第四章地震預報
第一節監測資料傳輸
一、報送
二、設施
第二節監測資料處理
一、測震資料
二、前兆資料
第三節震情分析
一、分析技術
二、前兆異常識別
第四節會商與預報
一、震情會商
二、綜合預報
三、預報程式
附:預報震例
(一)1992年2月18日南日島東南M5.2級地震
(二)1994年9月16日台灣海峽M7.3級地震
(三)1995年2月25日晉江東南M5.3級地震
(四)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M5.2級地震
第五章震害防禦
第一節工程震害防禦
一、地震區劃
二、工程地震評價
三、工程場地測試
第二節社會綜合防禦
一、地震宣傳
二、民眾測報
三、政府防禦措施
四、協作與聯防
五、平息地震謠傳
六、閩南地區綜合防震減災示範工程
七、水口庫區綜合防震減災工程
第六章地震應急
第一節震前準備
一、地震應急預案
二、震害預測
三、應急指揮系統
第二節震後應急
一、震情監視與判斷
二、現場科學考察
三、協助地方政府救災
四、震害損失評估
第七章地震科研
第一節課題研究
一、歷史地震研究
二、地震地質研究
三、深部探測研究
四、地震學研究
五、現代地殼形變研究
六、水庫誘發地震研究
七、地震前兆研究
八、台灣地震研究
九、工程地震研究
第二節學術活動
一、學會活動
二、學術交流
三、學術刊物
第八章機構與隊伍
第一節機構
一、省級
二、省局直屬事業機構
三、地(市)、縣級
第二節隊伍
一、編制
二、人員結構
第九章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節台站管理
一、質量管理
二、技術管理
第二節科研管理
第三節地震工程管理
一、法制建設
二、質量管理
第四節人員管理
一、教育培訓
二、職稱評聘
第五節財務與物資管理
一、事業經費
二、基本建設
三、物資裝備
第六節檔案資料管理
一、收集保管
二、整理
三、分析套用
附錄
大事年表
重要檔案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