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建省廣播電視大學)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福建省廣播電視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f Fujian)成立於1979年1月,學校由省政府設立,是省屬正廳級高校,教學業務由省教育廳主管,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教育的新型高校,為廣播電視大學體系的組成部分。

學校實行系統辦學,除省校外,截至2016年12月,下設8個設區市電大分校和62個縣(市、區)級電大分校、學院、工作站。省校本級有桂山、左海兩個校區,固定資產總值近4億元,校舍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下轄各級電大共有教職工近160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近400人。

學校有學歷教育在校生10.7萬人,其中成人教育本專科近8萬人,成人遠程中職2.5萬多人,普通高職和中職近2千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400多人。學校還承擔5萬多名網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學員的學習支持服務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 外文名:The Open University of Fujian
  • 簡稱:福建電大(OUFJ)
  • 創辦時間:1979年1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綜合
  • 屬性:成人教育
  • 主管部門:福建省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陳興炎
    校長:吳國榮
  • 院系設定:8個設區市電大分校和62個縣(市、區)級電大分校、學院、工作站
  • 校訓:自強 求知 有為
  • 校歌:廣播電視大學校歌
  • 地址:桂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桂山路109號(350013)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體系,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辦學歷史

1979年1月,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創建。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高等學校,先後在福建省9個地市以及省檢察院、省農業銀行建立分校。
1986年,根據國家教委規定舉辦普通專科班,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
1987年,舉辦現代工程師繼續教育專修班,對大學畢業後人員進行教育。同時,舉辦專業證書班,試行多種證書教育制度。
1987年,設定中專部。
1988年,廈門市電大分校經國家教委批准,改為單列市廣播電視大學。
2005年,原福建鐵路機電學校併入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辦學條件

辦學體系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除省校外,下轄8所設區市電大分校、3所縣(市)級電大分校、8所縣級學院、51個縣(市、區)電大工作站,依託全省電大系統成立了1200多家市縣社區大學、社區學院和社區學習點。各市縣電大是當地的事業單位,辦學業務接受學校的指導和管理。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學校設有教學部門6個(職業學院、開放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中專部),學系6個(公共事業與教育系、法律與中文系、財經與管理系、工程與農林系、電子信息與計算機系、外語與文化藝術系)。
學校下轄3所中專學校(福建鐵路機電學校、福建廣播電視中專學校、福建燎原廣播電視學校)。
設區市電大分校:福州分校、泉州分校、漳州分校、寧德分校、莆田分校、三明分校、南平分校、龍巖分校
縣(市)級電大分校:永安分校、邵武分校、漳浦分校
縣級學院:蕉城學院、福安學院、福鼎學院、霞浦學院、鯉城學院、石獅學院、南靖學院、南安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近160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近400人。另外,省校本部共有教職工370多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先後開設教育學、經濟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180多個專業,學校在教育部“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總結性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據學校於2016年12月公開的資料顯示,近幾年,學校累計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精品課程、優質省建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18門,各級各類獲獎課件30多門,獲得福建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等獎項。
“福建省遠程高等教育中心”、“福建省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福建省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中心”依託學校成立。
國家開放大學共享專業:茶文化、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動關係方向)等
國家開放大學精品課程:管理方法與藝術、廣告美學、閩文化概論、考試管理技術、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影視藝術欣賞、民族與宗教、閩台經濟與文化、詩詞鑑賞
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鐵道運輸實訓基地
福建省省級精品課程:閩台經濟與文化(本科)、比較考試學(本科)、考試管理技術(本科)等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學校設有社區教育研究院、閩台文化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茶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2013年,學校校內共批准84個立項課題,承擔省社科規劃、省教育規劃、省教育廳課題16項,獲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獎11項。出版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社區教育論文集,收錄成果42篇。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建廣播電視大學
2014年,學校校內共批准67個立項課題,結題項目75個。承擔省社科規劃、省教育規劃、省教育廳和國家開放大學等課題20項。出版閩文化專著3部。
2015年度,學校校內共批准53項課題項目(含分校立項),經費為20.7萬元,縱向課題19項(配套經費29.3萬元),共安排科研經費50萬元;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般立項1項,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專項規劃課題研究項目1項,福建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1項,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11項。

學術資源

  • 學報期刊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是由福建廣播電視大學主辦、福建省遠程教育學會協辦的學術理論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社會科學期刊精品庫收錄期刊,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學報主要欄目有開放教育、社區教育、終身教育、區域文化、重點學科建設、教學探索、經濟管理研究、政治法律研究、文學語言研究等。
  •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12月,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約17萬冊,其中全文電子圖書約15萬冊。
2002年,圖書館建立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福建電大鏡像站。此後,又先後開通引入了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鏡像站、超星數字圖書館、萬方學位論文、金報興圖年鑑資料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自建了廣播電視大學試題庫等數字文獻資料。
2004年2月,數字圖書館資源全面向基層開放服務,省校圖書館和基層50多個縣(市)圖書館(室)承擔了向全省電大10萬讀者的圖書文獻資源支持服務。

文化傳統

  • 校徽
校徽是學校的象徵,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外觀整體為圓形,徽標由外環和中間兩部分組成,基色採用紅黃色和藍色相結合。徽志外環部分上方為中文“福建廣播電視大學”,下方為英文“THE OPEN UNIVERSITY OF FUJIAN”。
兩圓相切並形成新月式的開口,有英文“open”開放的意思,表示福建廣播電視大學是在辦學理念、教學過程、將教學資源、學習對象和學習方式實行開放的大學。
兩道光束是抽象信息傳播的多媒體的具象表達,表示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辦學與服務並舉,體現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建設福建現代遠程開放大學和福建現代遠程教育中心的目標。
標識基色採用紅黃色和藍色相結合。紅黃色代表熱情開朗、積極向上,蘊意福建廣播電視大學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藍色寓意“海西”,代表知識的海洋,表達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立足海西,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套用型人才。
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佩戴的有徽志內容的圓形金屬證章(或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 校訓
自強 求知 有為
  • 校旗
校旗旗面為紅色長方形旗幟,長與高之比為3:2,規格為2號旗或3號旗。旗面正中為學校徽志核心部分,下方為中英文校名標準字,顏色為黃色。
  • 校歌
校歌為廣播電視大學校歌。
  • 校慶日
學校校慶日為每年的1月26日。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陳興炎
黨委副書記、校長:吳國榮
黨委副書記:馬成斌
黨委委員、副校長:陳展虹
黨委委員、副校長:沈光輝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幼新

歷任領導

姓名
任期
職務
張格心
1979.02-1981.12
兼任校長(時任副省長)
宋世洪
1981.12-1985.02
兼任校長(時任省教育廳副廳長)
張渝民
1985.02-1988.02
兼任校長(時任省委常委、秘書長)
楊加興
1985.02-1992.05
黨組書記、副校長
陳明義
1988.02-1992.05
兼任校長(時任副省長)
葉杏生
1992.05-1993.05
黨組書記
1993.05-1995.04
黨委書記、校長
1995.04-1996.07
黨委委員、校長
陳如亮
1995.05-2000.10
黨委書記
樊祺泉
1996.07-2008.04
黨委委員、校長
鞠維強
2000.10-2002.08
黨委書記
(時任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
李紅
2002.08-2007.05
黨委書記
(時任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
葉文華
2007.06-2008.04
黨委書記
2008.05-2014.10
黨委副書記、校長
葉輝玲
2008.05-2010.11
黨委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