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機器局

1862年,同治皇帝諭令各通商口岸,“認真學習洋人製造各項火器之法,務須得其密傳,能利攻剿,以為自強之計。”福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869年12月,閩浙總督英桂在福州水部門內建立福建機器局,次年建成。有工人五六十名和少量機器,生產槍彈、銅引、開花炮彈。曾仿製槍炮,沒有成功。1872年12月停辦。1875年又開工。此後五六年間,時開時停。1881年由於海防需要開始仿製大炮。中法戰爭後,專造槍彈和炮彈,停造其他產品。1894年又開始製造抬槍和陸路小炮。中日甲午戰後,收購土硝、土磺製造火藥。後附屬於馬尾船廠。1899年5月獨立成廠。1900年增建槍彈廠。由於該局地址狹窄,無法擴展,便在福州西關外添建新廠房。1903年遷入新址,改名福建製造局。由於所造槍炮價高質低,隨即停造,只造槍彈、炮彈。1907年發生火災,全部停產。約於1910年恢復生產。

辛亥革命後,該局由福建軍政府接管。福建省長兼督軍李厚基將其擴建,局下設炮廠、步槍廠、機槍廠、槍彈廠、炮彈廠、無煙藥廠等6個廠,員工增至1500餘人。所產槍彈除自用外,還運上海、武漢換取物資。李厚基又將馬尾船廠下屬的造幣廠改建為福建製造局屬的造幣廠,所獲贏利用以支持兵工生產。1922年底,李厚基被趕下台,福建製造局由直系軍閥吳佩孚委任的援閩總司令孫傳芳接收,改名為福建兵工廠。
1926年11月,北伐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討伐福建的北洋軍閥取得勝利,該廠為何應欽接管。何軍撤離福建時,將該廠交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盧興邦管轄。盧興邦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加緊進行武器彈藥的生產,仿製成漢陽式79步槍,投入批生產。這時有員工約300人。1928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將該廠撤銷,機器設備歸併於上海兵工廠。盧興邦暗中將一些機器和人員搬到他的老家尤溪縣進行秘密生產。這時有匠徒360多人,生產79步槍、槍彈、手榴彈,修理槍械。1934年1月,工農紅軍攻下尤溪,將該廠機器遷往瑞金,擴充紅軍的江面兵工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