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晶洞花崗岩帶的岩石學和成因演化》是由礦床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洪大衛、郭文歧、李戈晶、康煒、徐海明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晶洞花崗岩帶的岩石學和成因演化
- 成果登記號:19860192[01552]
- 第一完成單位:礦床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860192[01552] |
項目名稱 | 福建晶洞花崗岩帶的岩石學和成因演化 |
第一完成單位 | 礦床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洪大衛、郭文歧、李戈晶、康煒、徐海明 |
主題詞 | 鹼性花崗岩;花崗岩;晶洞構造;成因;福建 |
成果摘要
1.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了中國東南沿海中生代以來岩漿活動的構造背景,提出大陸邊緣的性質,可為“斷塊大陸邊緣’,且從侏羅紀以來經歷了由壓壓性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岩石化學上論證了福建晚白堊世早期鹼性的出現,乃是浙閩大陸邊緣的構造性質由壓性轉向張性的標誌。而第三地區直至台灣、琉球、日本一帶廣泛的鹼性玄武岩漿活動,則是進一步產物。從鹼性花崗岩到鹼性玄武岩,代表了一個完整的大陸邊緣裂谷岩2.通過研究,建立了福建沿海以偏鹼性的含黑雲母晶洞花崗岩為鹼性、偏鹼性和鈣鹼性岩石所組成的鹼性花崗岩系列(或岩套)。並指(2O +K2O) /AL2O3有稍許變化,就會在此岩石系列的礦物組成上造成容易從鹼性的花崗岩過渡成偏鹼性的過鋁質花崗岩。它們之間有密切的從早期的鈣鹼性向鹼性和偏鹼性演化。 3,(對晶洞花崗岩的礦物學副礦物,尤其是鹼性閃石、鹼性輝石、變生鋯石和紅鈦錳礦等的成分、類質同象關係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證明在魁岐鈉閃石花崗岩中閃石-亞鐵鈉閃石-鎂亞鐵鈉閃石的固溶體系列,且以高F、Mn為特徵霓石以及偏鹼性花崗岩中的鐵質黑雲母都是在次固相線下晚期結晶的礦的相互關係受氧逸度和溫度的制約。同時證明魁岐鈉閃石晶洞花崗岩最組合,是變生鋯石-螢石-紅鈦錳礦。 4.根據岩石化學、稀土元同位素的資料可以認為:鹼性花崗岩系列的原始岩漿可能是二長岩質的,幔,可能由含鹼性物質較富的地幔部分熔融而成。原始岩漿首先分異析性岩漿、殘餘的岩漿向酸性方向演化。岩石的最終成分受地殼流體相的應的影響。 5.魁岐岩體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學資料證明,在鹼性暗曾發生過富稀土元素的含F流體的大量流失,因此提出了在更晚期的脈稀土、鈮、鉭及放射性元素礦化富集的可能。這一點尤應引起我們今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