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小檗

福建小檗(學名:Berberis fujianensis)是小檗科小檗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1,400米至2,1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谷疏林下、林緣、山頂灌叢中及矮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福建小檗
  • 拉丁學名:Berberis fujianensis C. M. Hu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木蘭亞綱(Magnoliidae)
  • :毛茛目 Ranales 
  • :小檗科Berberidaceae
  • :小檗屬Berberis
  • :福建小檗
  • 分布區域:福建省
  • 海拔區間:1900-2100
  • 是否中國特有:是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約1米。老枝微具棱槽,深灰色,幼枝圓柱形,淡黃色,具稀黑色疣點;莖刺三分叉,長1-2厘米,腹面扁平或微具槽。葉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7)厘米,寬1-2(-2.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漸尖,基部漸窄成短柄,上面綠色,略有光澤,中脈微凹陷,側脈微隆起,背面蒼白色,有光澤,中脈明顯隆起,兩面網脈不顯,不被白粉,葉緣平展,每邊具8-14刺齒;葉柄長3-5毫米。花(2-)4-8朵簇生;花梗纖細,長4-7毫米;花黃色;小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先端急尖;萼片2輪,外萼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內萼片闊倒卵形或近圓形,長約3.5毫米,先端圓形;花瓣倒卵形,長約3毫米,先端圓形,全緣或微缺裂,基部漸狹呈爪,具2枚緊靠的腺體;雄蕊長約2毫米,藥隔先端微突尖,子房具胚珠2-3枚。漿果橢圓形,長約6-7毫米,直徑3-4毫米,未成熟時綠色,無宿存花柱,有時微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種與石楠小檗B. photiniaefolia C. M. Hu的區別在於幼枝淡黃色;花梗較短;漿果無白粉。與二色小檗 B. bicolor Levl.不同在於花梗較短和花較小。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2100米的山頂灌叢中、林緣、山谷疏林下或矮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福建。模式標本采自崇安黃崗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