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語歌曲

福州語歌曲

福州語屬於漢語的閩語分支,是整個閩東地區代表性方言,在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語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本地人把福州語稱為平話,近十年來,隨著主流漢語文化的強勢推廣及各類泊來文化、網路資訊的海量衝擊,本地愛講福州語、會講福州語的青少年日漸式微,福州本土母語的沉沒必將伴隨著許多與之相生相伴,歲月所沉澱的文化多樣性的消失,這不僅是福州文化的悲哀,亦是中華財富、世界遺產的損失

大力倡導福州語歌曲,除了為福州本土民眾提供多一種娛樂方式,其重要作用還在於為傳承福州語提供了一種較為恰當的載體。讓人們在其樂融融的歌聲中沐浴鄉情,重拾鄉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語歌曲
  • 解釋:對福州語所創作的歌詞進行譜曲
  • 來源發展:上世紀70、80年代
  • 作品:《麻辣鍋邊糊》
目的,來源發展,相關報導,

目的

福州語屬於漢語的閩語分支,是整個閩東地區代表性方言,在唐末五代就已定型。福州語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本地人把福州語稱為平話,近十年來,隨著主流漢語文化的強勢推廣及各類泊來文化、網路資訊的海量衝擊,本地愛講福州語、會講福州語的青少年日漸式微,福州本土母語的沉沒必將伴隨著許多與之相生相伴,歲月所沉澱的文化多樣性的消失,這不僅是福州文化的悲哀,亦是中華財富、世界遺產的損失!
大力倡導福州語歌曲,除了為福州本土民眾提供多一種娛樂方式,其重要作用還在於為傳承福州語提供了一種較為恰當的載體。讓人們在其樂融融的歌聲中沐浴鄉情,重拾鄉音。

來源發展

1. 上世紀70、80年代,福建人民廣播電台的孔慶晉老師創作了《福州名牌歌》等福州語歌曲,由“福州語歌曲演唱第一人”、福州歌舞劇院的許振旗唱響,還有一首許振旗演唱的傳統民謠《一粒橄欖丟過溪》也受福州人關注和喜愛。
2. 2006年至2007年,著名儒商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出資舉辦第一屆福州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比賽徵集到了310件作品,其中二十餘首獲獎。邀請了蔣大為、毛寧、潘長江、付笛聲、任靜、呂薇、周彥宏、雷佳、郭冬臨、張帝等明星演唱福州語歌曲,並在福建省體育中心舉辦了大型演唱會。如今在坊間流傳的《金厝邊,銀鄉里》、《八月十五月光光》、《七遛八遛,還是福州》、《海連江》、《城市表情》、《酒歌》、《玫瑰妹妹》等歌曲,都是當年評出的獲獎作品。其中《水中間》在網路走紅,尤其深受年輕人青睞。
3. 從2009年初起,用福州語演唱的福州電視台三套“攀講”欄目主題曲《齊來攀講》播出至今,沒有更換,隨著攀講節目的深入民心,這首活潑風趣充滿濃濃“蝦油”味的短歌亦成為福州大街小巷,男女老少耳熟能詳的標誌性音響。
4. 2009年,一首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周虹演唱的福州語歌曲《福州喜娘》,極具本土特色,迅速熱透福州喜娘界,幾乎每個福州喜娘在工作實務中都會唱上一段。
5.2009年以來,福州本土音樂人賴董芳相繼推出《姐姐歡喜了》、《青橄欖》、《你好壞》、《再苦也是甜》、《麻辣鍋邊糊》、《廢品收購》、《福州歌齊來唱》等20多首福州語歌曲,部分還拍攝MTV。其中《再苦也是甜》、《姐姐歡喜了》、《青橄欖》在網路逐漸竄紅。賴董芳積極探索用不同的音樂風格對曲風進行嘗試,希望以多元化的視覺對不同文化元素進行融合,在藝術情趣方面有新的思考,常引發媒體、網路熱議。同期,馬來西亞古田籍歌手姚乙先生也出版福州語歌曲專輯,成為一道獨具馬來西亞特色的風景,在網路熱播。
6.2012年,福州語歌曲專業委員會成立,賴董芳任會長,成為專業、民間音樂人創作和交流福州語歌曲的平台,該機構將著力挖掘各路藝術人才,為創作、表演隊伍的年輕化鋪路架橋,提供服務。
7.2012年7月3日,福州閩都文化研究院招開新聞發布會,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再投巨資推廣福州語歌曲,如此大手筆推廣地方歌曲,在全國都極其少見。

相關報導

A
福州語歌曲創作曾經輝煌
福州語歌曲演唱第一人,是福州歌舞劇院的許振旗。他回憶說:“歷史上只有福州民謠沒有福州語歌曲。1990年前後,有人將根據福州民謠改編的歌曲《一粒橄欖丟過溪》請我唱,沒想到很快就紅了。後來福建人民廣播電台的孔慶晉老師創作了《福州名牌歌》,我也唱紅了。這兩首歌已成為我演出的保留曲目。”
福州語歌曲的發展應該感謝世紀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2006年12月,黃如論在媒體上發表了《關於創作福州語歌曲的倡議書》,倡議全世界講福州語的華人們,用自己的鄉音歌唱家鄉的歷史、文化、山水、風物、人情和時尚。
3個月時間裡,福州歌徵集辦公室收到了310件作品,那期間差不多福州老中青三代詞曲作者都投入到福州語歌曲創作中。黃如論委託央視文藝中心前主任鄒友開,邀請了蔣大為、毛寧、潘長江、付笛生、任靜、呂薇、周彥宏、雷佳、郭冬臨、張帝等明星演唱福州語歌曲,還在福建省體育中心舉辦了萬人演唱會。如今在坊間流傳的《金厝邊,銀鄉里》《八月十五月光光》《七遛八遛,還是福州》(後被改為《七遛八遛莫敵福州》)等歌曲,都是當年評出的金、銀獎作品。
B
唱響《麻辣鍋邊糊》的福州“吉祥三寶”
歐勇是四川內江人,13年前他為了音樂夢想來到福州。去年國慶節,本報舉辦了《中國達人秀》選手招募活動,在本報記者的鼓勵下,他演唱了賴董芳創作的福州語混搭歌曲《四川人在福州》,說動妻子和8歲的女兒一起亮相選秀舞台。“達人秀”活動結束後,為了讓這首歌的“麻辣味”與“蝦油味”更濃郁,大家決定將這首歌改成《麻辣鍋邊糊》。
錄製《麻辣鍋邊糊》時,歐勇一家三口穿上黃澄澄的親子裝,歐勇用四川話,老婆用福州話,女兒用國語唱響了這首別具風味的福州語歌曲。“爸爸慢慢學講福州話,媽媽一點一點也吃辣,爸爸媽媽常常來到榕樹下,從此以後有了我呀有了這個家……”
這不是福州的“吉祥三寶”嗎?錄製現場,歐勇一家引來許多人圍觀。目前,《麻辣鍋邊糊》的網上點擊率已超過17萬。
C
喜娘投資製作福州歌MV
“福州福氣真是多,接連喜事我忙得像‘顛趴’,金鼓配花轎,姑爺配新人,滑稽角的‘跑虎媽’,樹葉配鮮花……”2010年,音樂人賴董芳寫了這首《福州喜娘》,邀請福州首屆喜娘大賽的十佳喜娘演唱。十佳喜娘雖說都能哼唱幾句小曲,可此前誰都沒上台完整地唱過一首歌。長樂、閩侯、鼓樓、倉山……十佳喜娘分布各處,集中排練一次不容易,可她們竟將《福州喜娘》唱進了福州十邑春晚,唱進了東南衛視主辦的《歡樂合唱團》決賽圈。
林蘇和林沁是這群喜娘中的兩位,因為唱《福州喜娘》,兩人迷上了福州語歌曲。林蘇近兩年創作了《青橄欖》和《摜粥摜到厝門口》歌詞,“摜粥摜到旗汛口,想起我家打風掉雨送我去學校;摜粥摜到南門兜,想起我妮在我做媳婦那一天淚汁流……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這首歌經林沁、柯雨等人演唱後,很快在民間傳唱開,成為福州拗九節的招牌歌。
林沁告訴記者,她剛學唱福州語歌曲時,母親很反對,認為唱福州語歌曲就像人牙疼時的呻吟聲,難聽,沒有美感。“當我和林蘇花了六七千元,製作了《摜粥摜到厝門口》的音樂單曲和MV,在福州電視台《攀講》欄目播出時,母親感動得哭了。她說想不到福州語歌曲也這么令人動情。”
D
大學生演唱R&B福州歌成網路紅人
“我多想變成仙,與你一起飛上天,你要的一切,我全都為你變……”被稱為“史上第一首福州語R&B歌曲”的《再苦也是甜》,讓福州大學土木工程系大二學生林迪成為網路紅人。從去年10月開始,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再苦也是甜》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網站上的點擊率超過70萬,成為時下在網路上最紅的福州歌。
林迪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雖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福州人,可到我這一輩,已經不太會說福州話了。雖然我平時喜歡唱歌,尤其是R&B歌曲,當《再苦也是甜》的詞作者賴董芳、曲作者一樂晴天找到我,希望由我演唱這首歌時,說實話,我對福州語歌曲應該唱出什麼味兒來,心裡還真沒底。”《再苦也是甜》在網路上紅了,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認可,可不少傳統的福州人直搖頭,正如林迪的爺爺所說:“歌的旋律很好聽,但不看歌詞根本不知道孫子在唱什麼;看過歌詞再去品味,雖然孫子的福州話咬字發音沒什麼毛病,但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方言歌最好用市井話(通俗的民間語言)來寫,才會朗朗上口;用國語寫歌詞再直譯成福州話來唱,有點拗口。”
E
“蝦油味”和傳唱度,二者兼得有點難
福建著名音樂人賴董芳是力推福州歌的積極分子,近5年他創作的福州歌大20幾首,絕大多數都製作成mp3和MV。他說:“目前福州歌創作挺糾結的,主要是目標觀眾難界定。中老年人喜歡朗朗上口的福州語歌曲,要突出‘蝦油味’,但這種歌曲在網路上點擊率不高。因為愛上網的大多是年輕人,他們對福州方言不甚了解,對福州語歌曲的審美評判標準是與流行歌曲作比對。而迎合了年輕人的喜好,所創作的福州語歌曲又失去地域特色,很多網路點擊率很高的歌曲,福州人聽起來不知所云。”
兩個多月前,福州電視台推出每周播出一次的小欄目《來唱福州歌》。談到福州語歌曲的發展“瓶頸”,該欄目編導林宏說:“福州語歌曲表演市場現在還不賺錢,這使詞曲創作者的熱情不高;福州語沒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推廣方面還未得到政府的資助與補貼;最普通的MV拍一首也要上萬元,年長的人玩不起,年輕人唱的福州語歌曲又少了‘蝦油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