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60年3月28日組建的專業表演團體,直屬福州市文化局管理,團址先後設在和平書場和天華劇場。“文化大革命”後遷福州八一七南路中心劇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市曲藝團
- 成立時間:1960年3月28日
- 從事:曲藝創作、藝術競賽、藝術教育
- 人員:110
是1960年3月28日組建的專業表演團體,直屬福州市文化局管理,團址先後設在和平書場和天華劇場。“文化大革命”後遷福州八一七南路中心劇場。
是1960年3月28日組建的專業表演團體,直屬福州市文化局管理,團址先後設在和平書場和天華劇場。“文化大革命”後遷福州八一七南路中心劇場。...
伬藝詞作者、福州市曲藝團團長陳曉嵐表示,評話和伬藝缺乏繼承人,傳習所成立後,希望能從全國高校吸收高材生。福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徐鶴苹表示,傳習所的成立,代表...
1960年,演出隊、組與福州市評話協會合併成立福州市曲藝團。福州藝與閩劇有歷史淵源關係,書目、劇目互有吸收,有共同的音樂曲牌,但唱法有所不同。藝尚明快,適於曲藝...
福州話(Hók-ciŭ-uâ),又稱福州語 [1] ,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3、金厝邊,銀鄉里 陳曉嵐詞 沈寶鋼曲 福州市曲藝團唱4、八月十五月光光 洪...
福州評話從伴奏樂器的形制、吟誦表演的方式、獨特的曲本體裁和傳統的話本題材等方面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被稱為古老曲藝的"活化石"。但是,福州評話...
16歲師從福州評話“三老”之一的蘇寶富。新中國成立初期,福州評話藝人成立了福州評話工作者協會,1960年又成立福州市曲藝團。從那以後,毛欽銘便開始自編自演了近...
唐彰文,男,福建人,福建評話藝術家,福州市曲藝團成員,主要評說作品有《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和《蘇小卿月夜販茶船》。...
黃益清是1960年成立福州市曲藝團,湧現出的一批藝術人才之一。同時湧現出的還有陳長枝、吳樂天、蘇寶福、葉神童、毛欽銘、唐彰文和80年代成長的林木林、陳如燕、王...
王秋怡,當代福州評話表演佼佼者,閩侯曲藝團團長,著名評話“三傑”陳春生流派的優秀傳人。她在繼承“陳派”“淚嗓”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新唱法...
福州市曲藝團成立後,保留這一曲種。1979年改編的評話伬《十五貫》,作多檔演唱,語言通俗,連演帶評,生動活潑,被省、市電台錄音播出。1979年,評話伬《梁山伯與...
黃天天,今閩侯縣青口鎮傅築村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農曆七月廿三日。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福州市評話協會副理事長、福州市曲藝團團長、福建省...
葉兆辰,福州評話傳承人。1961年生,自幼師從父親評話藝術家小神童。1980年進入市曲藝團拜評話藝術家唐彰文為師。其藝術特色是唱腔高山流水,委婉動聽,說白清晰,說書...
福州市閩江畔台江路 別名 天華戲院 容納觀眾數量 1000人 1956年公私合營後,因舞台狹小,不適合專業劇團演戲。1960年7月,成為福州市曲藝團團部。1975年進行局部...
福清與福州郊區亦時有木偶戲演出。60年代初,福州市文化局組織挑選5名福州藝校學員與福州市曲藝團伬唱名家黃連官帶領青年演員共赴漳州學習布袋戲《雷萬春打虎》、《...
從2013年起,石塔會館作為福州市曲藝團“曲藝書場”的固定演出場所,在春節、五一和國慶等重要節慶期間,定期開展公益性演出活動,回饋市民朋友。[1] ...
十、對入選全國曲藝、木偶戲及皮影戲優秀劇(節)目(節目)的福州平話《孝義巷傳奇》、伬藝《月白天青》創作單位福州市曲藝團,南音《悠悠南音情》創作單位泉州市...
強淑如,福州伬藝傳承人,1969年生,1991年拜著名伬唱表演藝術家陳潤春為師,1994年進入福州市曲藝團工作,從事伬唱表演藝術至今。她認真鑽研伬唱藝術,有豐富的舞台...
家協會和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蘇州評彈學校、廣東音樂曲藝團、蘇州市評彈團、上海市評彈團、北京市曲藝團、福州市曲藝團、天津市曲藝團等分別發來...